linux操作接口:
GUI: Graphic User Interface
Windows
X-Window
Gnome
KDE
Xface
CLI: Command Line Interface
sh
bash
csh
ksh
zsh
tcsh
linux终端介绍
tty控制台终端
tty1-tty6
tty1:图形界面
图形-->字符:ctrl+shift+alt+F2-6
物理机:ctrl+shift+F2-6
字符-->图形:alt+F1
pts虚拟终端,通过ssh链接上也属于
ctrl+shift+T 新建虚拟终端
Alt+1,2,3虚拟终端之间切换
放大终端:Ctrl+shift ++
缩小:ctrl+ -
shell提示符
[用户@主机名 当前目录名称]提示符 root为# 普通用户为$
Bash Shell 基本语法
命令[选项] ([参数])[选项值] ([参数的值])
以空格作为分割
常见选项: -h --help
选项样式:-字母 缩写
--单词
命令类型:
内置命令(shell内置),内部,内建
外部命令:在文件系统的某个路径下有一个与命令名称相应的可执行文件
type 命令查看
ls
查看当前目录文件信息
ls [options] directroy ,不指定目录则是查看当前所在目录
参数
-l:显示详细信息
-a:显示隐藏文件
-d:查看目录
-h:增强文件信息可读性
-i:查看inode号
-r: 逆序显示
-R: 递归(recursive)显示
ls --author -l:打印出每个文件的创建者
pwd
查看当前目录
cd
切换目录
cd 目录名[路径]
cd ~ 切换当前用户的主目录下-->cd
cd - 与上个目录切换
cd /etc/ 与 cd /etc// 没区别
hwclock
查看系统时间,BIOS时间
-w: 将系统时钟写入硬件时钟
-s: 使每次开机时读取RTC时间,并同步给系统时间
-r:看时间是否在变化
shutdown
关机,重启,定时关机
-r 重启
-h 关机
-h 时间 :定时关机
-c 取消关机 ctrl+c 中断关机进程
shutdown -h now
shutdown -r +10 #10分钟
shutdown -r 12:00 #12:00
init命令
切换运行级别
init 0-6
vim /etc/inittab
init 0 #关机
init 1 #单用户模式,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陆,就像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登录
init 2 #多用户模式,没有NFS网络支持
init 3 #完整的多用户文本模式,有NFS,登陆后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init 4 #系统未使用,保留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用尽时,可以切换到这个模式来做一些设置系统未使用,保留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用尽时,可以切换到这个模式来做一些设置
init 5 #图形化模式,登陆后进入图形GUI模式,X Window系统。
init 6 #重启
查看当前运行级别
runlevel
Linux获取帮助信息
1.--help 或者-h
2.whatis
在系统刚装好后有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对whatis的数据库进行更新,数据库文件在/var/cache/man/whatis ,进入到/var/cache/man下用makewhatis进行更新
3.man(manual)手册页,提供命令的详细帮助信息
例: man ls
按q退出
man手册页分类:
1:用户命令(/bin, /usr/bin, /usr/local/bin)
2:系统调用
3:库用户
4:特殊文件(设备文件)
5:文件格式(配置文件的语法)
6:游戏
7:杂项(Miscellaneous)
8: 管理命令(/sbin, /usr/sbin, /usr/local/sbin)
9:内核(RHEL6)
0:新的(RHEL6)
linux系统目录结构
倒置的树状结构
文件系统:
rootfs: 根文件系统
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Linux
/boot: 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如内核、initrd,以及grub(bootloader)
/dev: 设备文件
设备文件:
块设备:随机访问,数据块
字符设备:线性访问,按字符为单位
设备号:主设备号(major)和次设备号(minor)
/etc:配置文件
/home:用户的家目录,每一个用户的家目录通常默认为/home/USERNAME
/root:管理员的家目录;
/lib:库文件
静态库, .a
动态库, .dll, .so (shared object)
/lib/modules:内核模块文件
/media:挂载点目录,移动设备
/mnt:挂载点目录,额外的临时文件系统
/opt:可选目录,第三方程序的安装目录
/proc:伪文件系统,内核映射文件
/sys:伪文件系统,跟硬件设备相关的属性映射文件
/tmp:临时文件, /var/tmp
/var:可变化的文件
/bin: 可执行文件, 用户命令
/sbin:管理命令
/usr:shared, read-only
/usr/bin
/usr/sbin
/usr/lib
/usr/local: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usr/local/lib
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
绝对:从根开始找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相对:
cd /etc
cd sysconfig
.:当前目录
..:上级目录
touch :
创建空文件
-a或--time=atime或--time=access或--time=use 只更改存取时间
-m或--time=mtime或--time=modify 只更改变动时间
-t<日期时间>: 使用指定的日期时间,而非现在的时间。
-c或--no-create 不建立任何文件
-r 把指定文档或目录的日期时间,统统设成和参考文档或目录的日期时间相同。
mkdir:
创建文件夹
-p:连同父目录一起创建
-v: verbose
mkdir -p /a/b/c/d
mkdir -pv /a/b{c,d}
同一路径下文件名与目录名不能一样
cp
cp 源文件 目标文件
-r 拷贝目录
/cp 不提示
-a 源文件与目标文件所有属性保持一致(权限,时间戳,主,组)归档复制,常用于备份
cp file1 file2 file3
一个文件到一个文件
多个文件到一个目录
cp /etc/{passwd,inittab,rc.d/rc.sysinit} /tmp/
rmdir 只能删除空目录
rm
-r 递归删除,删目录
-f 强制,不提示
/rm 不提示
rm -rf 文件名
mv
mv 源文件目录名 目标文件目录名
-t
install
-d DIRECOTRY ... :创建目录
SRC DEST
install -t DIRECTORY SRC...
tree:查看目录树
修改文件的时间戳
stat xuegoe
Access: 2014-12-05 20:02:56.479435107 +0800
Modify: 2014-12-05 20:02:56.479435107 +0800
Change: 2014-12-05 20:02:56.479435107 +0800
access 访问时间:文件被访问的时间
modify 修改时间:文件的内容被修改的时间
change数据改变的时间:文件的属性发生变化(名称、大小、权限等等)
访问时间可以用查看命令去修改
修改时间可以用echo命令去修改
数据改变的时间可以用mv、echo命令去修改
vim命令可以修改以上3个时间
补充:
time
参数用来计时
time dd=if of= ....
通常用来记录编译时间
命令链接
a&&b a成功运行后才能运行b
a;b 不管a成功与否都运行b
a&b 同时运行
shopt -s cdspell自动纠错cd命令
[pagoda@mylab ~]$ shopt -s cdspell
[pagoda@mylab ~]$ cd /ect
/etc
永久生效写入/etc/profile中即可
命令历史:
查看命令历史:history
-c:清空命令历史
-d OFFSET [n]: 删除指定位置的命令
-w:保存命令历史至历史文件中
彻底清空命令历史还是需要清空记录命令历史的文件
环境变量
PATH:命令搜索路径
HISTSIZE: 命令历史缓冲区大小
命令历史的使用技巧:
!n:执行命令历史中的第n条命令;
!-n:执行命令历史中的倒数第n条命令;
!!: 执行上一条命令;
!string:执行命令历史中最近一个以指定字符串开头的命令
!$:引用前一个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Esc, .
Alt+.
命令补全:
PATH:
路径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