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什么学习勤奋刻苦,但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为什么工作认真加班加点,领导对你却并不满意?

为什么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好好学习,但并没有天天向上?

或许你可以好好学习一下成甲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一书,或许会给你带来些许启发。

全书用一句话来概述:如何发现和构建自己的临界知识,并应用它来改变自己人生。

因为近日在学习研究查理·芒格的思维模型,又回顾了一遍成甲的《好好学习》。

文中提到一个背景:即我们已经身处一个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用原先的学习方式只会陷入“低水平勤奋陷阱”。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而这,让我们陷入了学习的"老鼠赛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_第1张图片
老鼠赛道

如何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就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What:何为“临界知识”?

深刻理解问题的实质,然后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这便是“临界知识”。也是查理·芒格提出的普世智慧。同样,稻盛和夫认为:面对复杂的问题,要从简单的、基本的原则入手。

Why:为什么临界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影响更有决定性作用?

两个假设:

一、 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这也是查理·芒格和稻盛和夫赞同的从简单的基本的原则规律着手,解决复杂问题的方式。

二、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那么从输入— 消化 — 理解底层规律 — 生产、创造 — 生长,知识不再是独立的一个点,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

How:如何学习与掌握临界知识?

首先是掌握底层的思维和方法,其次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思维上要转变:不要盲目追求死记硬背新知识,放慢速度,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到发现临界知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_第2张图片
温故而知新

具备两个心态:学习时,减少习惯性防卫,拥有绿灯思维;具体执行时,以慢为快。

方法一、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练内功)

反思≠总结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 研究原先假设 → 反思校正假设   (PDCA)

方法二、以教为学

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知的过程;

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加我们的认识。

方法三、刻意练习

关键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改变思考过程),而不是简单的1万小时定律。

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

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必须关注两点: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2,大量地持续练习。

其次,作者还提出了记录 、定期回顾和付费购买三个技巧。

那么,我们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呢?

重点是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

     1,从天赋开始。认真的检查下自己在哪些方面上有天赋,如果有,那就从这个天赋开始,把它培养成自己的能力。

     2,如果找不到天赋,从兴趣开始。

知行合一,发现了自己的临界知识,下一步就是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1,刻意练习。 持之以恒,大量练习、抓住问题本质

    2,借助外部资源。“给出一个问题场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理性思考”

    3,构建自己的能力圈,在能力圈投资。

由于每个专业领域已经够复杂了,而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范围又有限,我们只能尽可能多地掌握临界知识。在部分领域培养自己的优势,精耕细作,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优势,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很利益。

文章最后一节,作者罗列出了一系列常用的临界知识及案例分析。如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二八原则、安全空间、系统思考、进化论等。里面多次提到的黄金思维圈和系统思考力等均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文中的一些核心观点和思想,能看到很多经典书籍中的影子,这点作者在末尾也已罗列一份非常棒的书单。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本书也是作者自己阅读成果的一次展示。

为什么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好奇心、热情与独立思考。学习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_第3张图片
《好好学习》思维导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