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 米

前几天和朋友在讨论一个问题,关于“人本质”的看法,她坚持认为,人因智慧(脑部心智)而称其为“人”,生下时为兽,长大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杂质(这是生命美丽有趣也是残酷的原因之一),不重新靠智慧锻造自己就一直是兽。

苏童 米_第1张图片
伊甸园

“成为人”,意味着,朝着“神”(最大智慧与善的集合)的方向,好好“做人”。法乎其上得其中,法乎其中得其下。

我和她的观点是不同的,当时举例了,两个方向。第一个寓言“人类是从混乱黑暗的地方 由太阳神(智慧)的带领走入具有太阳、阳光的场景。有的”人“展示了智慧和逻辑,然而这种智慧和逻辑带着一丝丝那种从混乱、黑暗的感觉,是一种对黑暗、混乱的抵触。在寓言中,人类从黑暗、混乱而来,是没有再想回去的。”

第二个寓言,“我们的离开是被迫的、被放逐的,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回去。这类人,相信自己本来是完美的,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智慧、欲望,障碍了自己完美的本身,让自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是我在看《米》之后,对人性的一次实验性探讨。

作者:苏童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磨铁图书
出版年:2019/2
页数:264
定价:48.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苏童作品集(精装典藏版)
ISBN:9787213090851

关于书中的故事,已经有人说了很多了,也有关于故事改编的影视作品。一个少年从洪水之地而来,进入城市为了求得生存的故事。反复翻阅这本书,觉得“五龙”这个名字,实在令人着迷,暗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喻,五行思想的体现。为什么偏偏叫“五龙”呢?来自乡土中国的人们,面对时代风云变幻的节奏,久久无法平复内心的挣扎、焦虑及生存的渴望。说的好听点,我们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当一个普通人被抛入这样的环境中之后,我们会不会像“五龙”一样?当所谓的智慧的人被抛入这样的环境中之后,他会如何发展,如何生存?

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论述。

在我的视角里,我会觉得《米》这个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黑暗而来的它们,它们成为了“人”,拥有了智慧和欲望,然而没有好好做人的。也可以说人们是一群被放逐的它们,渴望回归甚至是对回归的绝望。

“五龙”从一个淳朴的乡土而来,这是他的本来,是他生长的地方,也是他渴望回归的地方,功成名就,幻想这一切。然而他需要先在城市生存下来,一上来就遇到一具尸体,彻底打击了他对城市的幻想,继而他遭遇到了本地帮派的羞辱,再次被打击。仇恨、复仇就在此刻埋下。

“五龙”被米店老板收留,虽然米店老板是一个狡猾的商人,有着精明的本质,在收留五龙的时候,仍然在压榨,甚至提出让五龙娶风流的女儿,在设计陷害五龙。这一切让五龙更加疯狂,和对人性泯灭的痛恨。按照我朋友的说法,人要自省。“五龙”在这个时刻,要找自己原因,而不是算计自己一天值多少钱,算计米店老板应该怎么对他。在那样的情况下,生存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五龙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你是五龙应该怎么做呢?

我应该留在米店,质朴的干活。但帮派的人不会放过我,我会被米店老板一直压榨,我的尊严不复存在,更可怕的是,我个人的欲望会极度被压抑着。就算是我拥有智慧,然而我不想伤害人的本能,注定让我被欺压。

这本书《米》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我个人会感觉到有强烈的设计感,无论你怎么去思考,“五龙”这个角色都无法逃脱,他只能一步步这样走下去。这是需要强烈的思考后,才能得到的感觉。

我们被迫从一个美好的地方来到一个黑暗、混乱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的人带着所谓的“聪明、智慧”,然而背后藏着的是“黑暗、混乱、邪恶”,他们不愿意探讨黑暗,他们更享受黑暗。有的人看的贼清,有的人糊涂,有的人变得欲望,带着这些,在这个地方的人们,都无法回去。回那个美好的地方,唯有死亡可以抵达。

片段式的梦境,让五龙回忆起的乡土,有了现实的味道,满街的尸体,残破的房屋,暗示了他家乡的人都已经死了,也许就剩下了他一个人。这份绝望,无法回归的真实,逐渐从五龙的脑海中展现出来,带着这份绝望,他买下了所有的土地,带着米,死在了回归的途中,那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就让五龙停留在记忆中吧。

在和朋友讨论的时候,我开玩笑一样的说,还有第三种寓言。

成为一名哲学家。

苏童 米_第2张图片
哲学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童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