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杂想

这一篇是对于杭州行的总结。

“千课万人”杂想

在论资排辈的现在,能让我参加这样高规格的学习,我是幸运的……

杂想其一

今天从7点开始进入“战斗状态”一直9点多才放松下来,着实累得很。但心却是充实的,虽然有的时候听着有点懵,但总感觉这种“浸透式”的学习,一定能给我带来改变。管建刚说过:他刚开始进入教育行业时,能听课,但不会评课,甚至有时候不知道人家的一节课到底好在哪里。虽然我已经教书5年了,但有些课我评不出来,或者心里很明白但说不出来。这也是我的一个短板——口头表达能力不强。还是写反思,以他人观自己更适合我。一下见了这么多名师,激动万分呀。也憧憬着自己什么能成为名师……还是算了吧,还是好好写写反思吧。

(一)最好走的路是套路

听了五节公开课,我发现这几节课都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师生课前聊天,可能是因为师生彼此不认识,靠课前这几分钟和孩子熟悉起来,让孩子不要拘束,放松下来,用一个老师的话就是“谈情”,有情好办事嘛。第二都有写作环节,语文不外乎听说读写,师生朗读很正常,没有读书声就像歌唱家没了嗓子,课内小练写有时候也能见到,但一天上五节课,五节课都有小写作,还是让我震惊了一把。也给了我一个启示:课内不仅要读出文本,也要创作文本外的文本。在孩子还对文本有情的时候练笔,即使辞藻不美,但美在情在,我觉得足矣。第三音乐,五节课每个老师都配上了相应的音乐。这个套路是在调情,情到深处自然浓。随着文本的深入,音乐的烘托,学生读不出感情也能听出感情了。即使学生什么都没学会,但读书的精神享受应该是有的,哪怕就一点,这个音乐用得也值了。第四对文本的独到理解,我习惯了讲解文本时一段一段进行,但这几位名师,把文本揉碎了教,看似揉碎了但又连接的那么紧密。在看到王崧舟的《湖心亭看雪》的预案的第一条学习疑词难字时,我心里想难道名师也会像我们一样出示字词,练读正音讲解吗?果然是名师,直接提出文本主问题让孩子找文中主体诗句,读诗句找难字难词,在学习这些字词的时候也为孩子埋了伏笔或说是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不愧是高手。

就像让孩子仿写一样,我告诉他们仿写仿写防的都是结构,结构防好了能写出不丢分的作文,如果字词稍加润色,就是不错的文章。我想这些公开课也是一样的吧,先学他们的框架,准没错。

(二)最难走的路是自己

这五位老师有相同的套路,但最出彩的是他们自己。王崧舟老师不苟言笑,不看一眼文本,想必文本已经烂熟于心了。这是我欠缺的。他从四个带有“一”的句子入手,直接感受作者,再学前文,加深感受,大师风范尽显。在古代一定是能一剑封喉的深沉侠客。低沉缓慢的声音让我觉得他就是那个痴人张岱。没看到他炫技,就是一句一句引着孩子感受。但我觉得我做不到,因为他有着先天魅力。虞大明老师特别注重仪容仪表,腰背一直挺的很直,仿佛他没有教师职业病。最欣赏他的是除了文本之外提供了多种表现形式的材料,让我对诠释文本有了更好的方法,就评课教授说的他就是刘德华式的教师。最后一个老师说自己长的像螳螂,看来看去,他对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他就是薛法根老师。他的课听下来,更像是一线老师平时的课堂,特别真实。与孩子们玩笑连篇,把我笑得人仰马翻。但玩笑过后,就提一个“美好画面”就把文本解读的差不多了。牛。他的板书很真实,现在我有时候会忘了板书,听了他之后,我不再觉得是自己太投入课堂了,而是偷懒,是抛弃了教学精华。现在一定要牢牢记住板书是思维的外显,无板书不思维。他的评价语很真实,听过很多公开课的评价语,时常觉得这些评价语是提前写好的吧,感觉离我的课堂好远,也可能是我内功太浅。但薛老师的评价语更符合童心,也更有童趣。他们都坚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不为主流风格而改变。《无声告白》封面语中就写了大概这样一句话:人终其一生都在找自己,都在成为自己。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最舒服的自己。不知我何时可以找到自己?

(三)告诫自己

老师,师范。很多时候孩子不会,都需要老师亲自动手师范给他看。光靠嘴效果就不好了,要运用更多的方法,比如唱、演……核心就是提醒自己要放得开。这是性格问题,但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放开。“最近发展区”,大学学的知识,早已忘了,今天重新记了起来。以前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看得很淡,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学习不能同步,但可以共同进步。但换了新单位,慢慢的我坚持不住了,我想让学困生赶紧赶上大部队,而忽略了他的起点在哪,他每一步的距离有多远。看似老师费了很多心血在他身上,但孩子还原地踏步。多想想“最近发展区”,适合他的才是最好的,管他什么优秀率什么班级排名,对于学生长久的发展,这些都是浮云。

杂想其二

今天我又发现了我真是幸运的,幸运能见到小语界和教育界的泰斗人物,和一些对语文、教育有着极大热忱的人;还幸运能熟识我们“杭州团”的同事。

(一)高大上

窦桂梅应该是我们语文人心里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物。能听到她上课,简直像做梦。今天早上有幸能听她的课,简直太幸福了。我抱着极大的期待听……听着听着,我给旁边的同时说:“我有点失望,她的课怎么是这样的?”我观察她的课堂,容量很大,六年级的课文用五年级的学生教,好多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精准地说出答案,感觉像在读字典,感觉像表演(原来是预学单的事)。她整节课都用小组合作来贯穿,让小组分享,让小组发言人代替老师去提问下一个小组或观点,我看着窦老师在旁边小声的告诉孩子怎么说,再由学生大声说出来,突然觉得像是演员忘词了,工作人员再不断地提醒给他提词。现在不是鼓励孩子自己说,说自己吗?你让孩子大声说出你小声说出的原话,意义在哪里?最疑惑的地方是这节课的结构我理不清。简单一句话,我失望了……

但在听教授点评之后,这些都是敢说真话的专家,也提出了很多疑惑。最后窦老师解释了这是一节什么课:是校本课程,是他们对苏轼的探索,不是传统意义的课。她更多在向我们传达她的课程观、学生观以及课堂文化。她的语速特别快,我只接收到了一点点观点:课程不是单个学科课程,而是放在整个课程体系里,通过各个方面的研究,让学生对一个知识或人物进行丰满的认识。这对学生有太深远的意义了。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好多学校在整合课程,它确实能让孩子成长。学生观就是一直说的那句话以学生为中心。不管是让学生去引出其他同学的观点,还是其他的东西,她是真的把学生放对位置了。因为她讲的是苏轼的《书<戴嵩画牛>》,是一篇题跋(晚上的专家说这不算是题跋,我懵了),文中最后有观点。她让孩子理解这个论点,然后自己有拿出资料打碎这个论点,孩子也是一脸懵,就这样一点一点跳出了文本,由孩子提出自己的论点。最出色的是又回到文本,让孩子把自己的观点加到文本中,对文本进行了改造。最后让孩子写自己观点的题跋。现在想来她的课堂结构就是进入文本——走出文本——再回文本——创造文本。她说她认为让孩子学会思辨特别重要,想来确实如此。她的这个观点也下午美国教学模式的目标有点相似。我们班孩子不会思考,想来可以从文本上下下手。

窦老师的课高大上,扩宽了我的思路,增长了见识。深知自己达不到她的高度,也只能对她摆出痴妹脸。

(二)接地气

下午是第一节英国是怎么进行母语教学的,和咱们的非常类似:读文本,解文本,创文本。第二节课是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式,到现在我依旧记不住这个模式的名称。因为他们是纯英教学,对于语文老师的我那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看了个热闹而已。比昨天提早下课了一个小时。

我们“杭州团”漫步路边找吃的。也忘了是怎样挑起了班级阅读的话题的。我把我平时做的1、2、3说给她们听,也说了我的困境。她们告诉我,我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太单一、太流于形式,做的有点浮躁。也告诉了我方法一定要多起来,要相信孩子,相信家长的能力。真是一阵见血啊!她们又问我:想让孩子学习好吗?“当然想了。”“抓学习态度。”“怎么抓?”“最有效地抓书写,一般浮躁的孩子写字都能看出来。”我瞬间想起了我们班一个很聪明但很浮躁的孩子。“还抓啥?”“抓课堂纪律……”

和一群这样的同事学习,有幸呀!她们给我方法直接就能用。好的教育智慧都出自接地气的一线老师呀!真心想给学校提建议让这些老师“开坛讲书”吧。

(三)告诫自己

一告自己要时时更新观念,思维的改变是最难的,有可能这些教学根本用不上,但观念先行,总会有改变;二告自己要踏实做事,切不能急功近利,教育是慢的过程;三告自己要多思考,让阅读花样多起来,氛围托出来;四告班级纪律一定不能偷懒,坚持原则;五告自己对孩子们好,对学困生好;六告自己要严格要求自己,读书写字和微笑;七告自己要坚持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次回家后要列出最近在做的事,找出那些一定要坚持下去的的事情。

现在已经七个告诫了,明天再告诫自己吧,不然真成八戒了。

杂想其三

看过蒋军晶老师关于群文阅读的书,也模仿着上了一节课,不管效果怎么样,都是一次尝试。今天又听了他的单篇课,佩服至极。《马裤先生》是老舍先生的小说,极富老舍先生的写作风格。五年级的孩子要学这么长的小说,我很好奇蒋老师找哪个点来分析文本?往常的一般流程都是分析、感受,蒋老师直接让孩子说读后的感受,这是多么的信任孩子,信任文本。再由孩子的感受入手,单拎出马裤先生的语言描写——“茶房。”及要求,再扩大到茶房的反应、周围人的反应。这这样简单的过程就读出了语言的幽默、讽刺及马裤先生的自私等。流程一点都不花哨,简洁而踏实。想来原因一定是蒋老师对文本的感受已经到了骨髓。有时候的自己总想再课堂上设计一些花里胡哨的环节,还美名其曰激发兴趣,单靠文本就可以激发孩子兴趣,这样的原因就是我对文本解读不深刻。

听孙双金老师的《开天辟地》,是享受。单不说课的精彩,就说最后他说的一句话:要通过一个点打开四面八方。孙老师的眼界胸怀、境界真的已经到达了一般人无法到达的高度。我最多想的是怎么把课文讲明白。咳,要继续努力。孙老师以同类型的神话成语引出神话故事的特点,仅仅用了几个词!震惊!再由一个词贯穿整个文本,逻辑绝了!孙老师课有成语的积累、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对比、中西方神话的对比,古往今来对比,还有一些其他的方面的,比如习作手法、创作等。做孙老师的学生可真幸福!

下午何捷老师的课也十分精彩,结构很清晰,上课初就把目标告诉孩子,只有一个。但听完他的课能听出来里面有许多小目标。课堂板块特别清晰,孩子跟着深入文本,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情境,孩子不仅细读了文本也掌握了写作方法,又是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下得到的,真是厉害。

听了三天课,最让我感动的一节课是戴建荣老师的课。整个诗没有讲解一个字,没有解释一句话,但孩子却理解了。由甲骨文“马”字入手,引出马背上的民族敕勒族。让孩子去替斛律金用《敕勒歌》鼓舞将士。孩子做着动作,嘴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去读去唱。这一节课孩子坐在座位上的时间估计就五分钟,不停的跟着老师蹦着跳着唱着。戴老师告诉孩子们这是节奏。又用这样的方法学了另外两首不一样的诗,诗和诗的节奏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是画意。又这样操作,直接问孩子对诗的感受,孩子说的特别好,蒋老师说这是诗情。就这样看似简单的读(他的读不是一般形式上的读,但见过一次终身不忘)把孩子都带进了诗里。在蒋老师说下课是的时候,孩子极其不愿意相信。在孩子排队的时候自发的唱起了这首诗,被制止后,没过几分钟,孩子又唱了起来。把我们感动到不行。我们要的不就是这些吗?想必这些孩子一辈子都会记得这首诗的。

这几位老师都有一些共同点,对于孩子的课堂习惯要求很严格;课堂设计很简单,但每一步都特别用心,特别踏实;课堂是只利用一个点来撬动整个文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写上(除了《敕勒歌》)。真不知道这些老师文本都读了多少遍!也明白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哪怕是专家不认可的方法也好,目的都是孩子的生长。

今天只告诫自己一个:研究文本,不要流于形式!

杂想其四

当我知道和校长一起去学习的时候,心里甚是担心。但到了火车上,才发现校长还是那个校长,但怎么感觉有些接地气儿了呢。听着校长和主任聊着天,我心里想的却是怎么不把握好机会问问心中的难题,不管是谁提出哪怕一点点建议,那也是好的。

终于插上嘴了。我直接说出我们班小松的问题(无人管教,极度缺乏关爱,行为习惯差等)以及我的毫无对策。主任说了一句,家庭的问题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是啊,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都有影响,怎么能指望自己三言两语就把对孩子的影响解决的一干二净呢。是我把自己架到了这个问题上,看来太负责不一定是好事。刚想到这些时,校长说了一句:能有什么办法,只有对她好。听到这句话时,心里在想这不是白说嘛,我要不对她好,何必有那么多烦恼。但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终于想明白了。之前我对她的好,是功利的好,我希望我对她的好能换来她的积极进取,能换来她的一份好成绩;我对她的好是带有眼镜的好。孩子是敏感的,她应该是感觉到了我有色的好,所以孩子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亲近我,或者说信任我。想想那句“能有什么办法,只有对她好”,这个好应该只是单纯的好,是老师对孩子那种纯净的好,不在乎学习、性格等。再回想领导讲给我的例子,是啊,单纯的好,是信任是依赖。要我,我也喜欢这样的老师。在杭州几日,一有空闲,我就在想,我要创造什么样的机会才能让我们重拾信赖,什么的机会能让她在班级里展现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这几日,无解。

回到班级后,孩子都围着我说着好想王老师,问着王老师到底去干什么了。只见小松远远地望着我,眼神里有惊喜有胆怯。第二天早读,我们照例开始进行古诗过关(每个孩子到我面前背诵我要求会背的古诗)。她排在了他们那一组的队尾,我一直在心里暗示自己,要对她微笑,要单纯的对她好,哪怕她只背出题目,也要及时给她肯定。终于到她了,出人意料的是她背的极其流利,极其熟练。我毫无顾忌的拥抱了她,她笑的似花开,其他的孩子看见了也在咯咯笑。排在她后面的一个程度很好的孩子,神助攻地说了一句:“小松背的真好,比我都背的都熟。”

在第二次、第三次背古诗的时候,小松都能迅速过关,我有时竖个大拇指,有时摸摸她的头,现在她上课特别积极,也知道空余时间拿起课外书开始阅读。我心里很高兴,为她也为自己。

现在我才突然想起来蒙特梭利有一句话,大概是这样说的:与孩子有身体接触,能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不知道是我的态度变化还是那一个拥抱,拉近了我俩的关系,但现在的开端是十分好的。虽然她今天又没有在课堂时间完成习字任务,但已经很不错了。能符合她的最近发展区,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现在的她时不时就找我聊天,我也愿意陪她聊。她让我知道,拉近一个孩子其实很简单,但改变一个孩子还需要坚持。要时刻提醒自己:爱他们,是不掺杂任何东西的爱。他们是透明的,我要努力使自己变得透明,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做老师的,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教育自己,提醒自己。就像陶渊明说的: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累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守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课万人”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