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史上十大合并案

中国互联网史上十大合并案:从群雄逐鹿到强强联姻, BAT依然掌权大半江山(转)

 

摘要:这一系列重大合并案背后,BAT魅影频现,腾讯系一枝独秀,阿里系和百度系不分伯仲。在市场竞争及利益驱动下,互联网行业巨头都在加速从“群雄逐鹿”转向“联姻合并”,尤其2015年“资本寒冬论”影响下,互相损耗不如抱团取暖。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圈里不断上演“死对头合并或结盟,从相杀到相爱”的大戏,震惊业界。并购年年有,今年特别多!2015年互联网大合并事件空前爆发,体量之大、数量之多、规模之巨,让业界目不暇接。探寻这一系列的同类巨头合并案背后,一方面折射出资本方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不惜代价推动合并的霸道逻辑;另一方面暴露出互联网新经济天生爱垄断,强强联合不过是屈从于免费经济和注意力经济。

 

  《投资界“十大系列”年终策划》,本文盘点中国互联网史上十大合并案,看看都有哪些“曾经相杀”的竞争对手成为“今日相爱”的同盟伙伴?这些大的合并案背后哪些资本推手在推波助澜?互联网界1+1>2的公式是否成立?诸多同类项式的强强合并,能否改写行业未来格局?

 

 

  优酷+土豆,目前市值41亿美元,属阿里系

 

  优酷网,成立于2006年6月,创始人古永锵,2010年12月8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土豆网,成立于2005年4月,创始人王微,2011年8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合并方案:2012年3月12日,优酷土豆宣布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合并后,优酷和土豆在新公司分别占股71.5%和28.5%,土豆作为独立品牌继续运营;2012年8月20日,优酷土豆集团正式成立,土豆即将从纳斯达克摘牌退市;2015年8月6日,正式更名为合一集团。

 

  幕后推手:这出“闪婚”大剧,正是由土豆大股东“纪源资本”代表符绩勋与优酷大股东“成为基金”代表李世默一手策划的。早在2009-2011年,优酷土豆在背后资本方的助推下已多次接触洽谈,但都未达成意向。土豆也是在于亏损状态下流血上市的,作为其投资人,IDG(投了7年)、纪源资本(投了6年)、今日资本(投了5年)都希望迅速套现退出。

 

  合并后结局:优酷土豆合并后,一度也曾占据网络视频市场最大份额;但是很遗憾,二者合并长期未能独霸视频市场,爱奇艺、乐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异军突起,两强合并并没有产生双倍的协同效应。2015年10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以超45亿美元全资收购优酷土豆;如一切顺利,优酷土豆可顺利实现“私有化”,未来或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爱奇艺+PPS,目前估值超30亿美元,属百度系

 

  爱奇艺,成立于2010年1月6日,由百度投资建立,4月22日正式上线,创始人龚宇。

 

  PPS,成立于2005年6月,三位联合创始人雷量、张洪禹、徐伟峰。

 

  合并方案: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亿美元现金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其与旗下爱奇艺合并。合并后,爱奇艺CEO龚宇将出任新爱奇艺公司CEO,负责新公司的统一管理。PPS创始人张洪禹、徐伟峰任联席总裁,继续负责PPS相关业务及新公司的业务拓展。目前爱奇艺估值超30亿美元。

 

  幕后推手:PPS经历多轮融资仍未成功IPO,虽早有盈利对烧钱的视频网站而言是杯水车薪,多方权衡,联创策源、启明创投等投资方就卖掉PPS达成了共识。在重资产的视频行业里,资本操作已经成为洗牌之战的关键筹码,自此之后,行业内并购整合之风趁势而起。

 

  合并后结局:2014年6月6日,在爱奇艺“迎娶”PPS一年后,两个视频服务品牌“爱奇艺”和“PPS”统一整合为“爱奇艺”;非视频服务品牌,如网络游戏等业务则继续使用PPS品牌发展。随着视频网站不断被并购,视频行业进入寡头竞争时代。龚宇指出,合并收购就是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和产生协同效应,最终都希望1+1大于2。未来视频行业格局或四分天下,爱奇艺(百度系)、优酷土豆(阿里系)、腾讯视频(腾讯系)、乐视网,斗到最后还是成了BAT垄断的天下。

 

    搜狗+搜搜,目前估值超30亿美元,属腾讯系

 

  搜狗,2004年8月3日开始运营,创始人王小川,搜狐公司的旗下子公司;2010年8月9日,搜狗分拆成立独立公司,并引入战略投资。

 

  搜搜,2006年3月开始运营,腾讯公司旗下的主要业务之一;2010年4月2日,腾讯成立SOSO 搜索事业部;2014年,搜搜品牌消失。

 

  合并方案:2013年9月16日,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国内两大搜索引擎正式合并。2013年12月,腾讯搜搜正式启用了搜狗搜索的结果页面。目前搜狗估值超30亿美元。

 

  幕后推手:据悉,彼时百度、360、腾讯三家都参与了竞购搜狗,也都与搜狐张朝阳进行了多轮密谈,最终还是王小川说服了张朝阳,选择了与搜狗文化契合的腾讯,并顺利实现搜狗单飞的独立梦想。马化腾认为,搜索引擎市场特别讲究规模效益,流量规模和变现能力息息相关。搜搜与其和搜狗竞争,还不如一起把流量做大。

 

  合并后结局:“搜狗+搜搜”的组合,其实就是腾讯将自己搜索相关的业务完全剥离出来,把未来“押注”到搜狗之上。马化腾表示:“如果把双方的优势互补起来,增加PC、手机的联动性,市场份额也会更加显著。”双搜合并之后,国内搜索市场上三分天下,百度、新搜狗、360(戏称搜索3SB),这中间暗自饮恨的非360莫属。2015年搜狗用户规模超5.2亿,这一合并案最终印证了马化腾所说的“搜索流量1+1变现确实大过2”。

 

       京东+易迅,目前市值378亿美元,属腾讯系

 

  京东,成立于1998年6月18日,创始人刘强东,2014年5月2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易迅,成立于2006年,创始人卜广齐,2012年1月被腾讯以5亿人民币收购,占股80%。

 

  合并方案:2014年3月10日,腾讯2.14亿美元战略入股京东(占股15%),并将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易迅继续以独立品牌运营,京东会持易迅少数股权,同时持有其未来的独家全部认购权(这等同于京东随时可以并购易迅)。

 

  幕后推手:据悉这起合并案的幕后推动者是高瓴资本,但最大赢家无疑是京东。不仅少了易迅这个直接的竞争对手,还得到了腾讯陪嫁过来拍拍、QQ网购,从此京东就是B2C+C2C双概念,另外腾讯入口也带来一定流量提升,怎么看都是从多方面提升了京东IPO的估值。

 

  合并后结局:卜广齐带领的易迅,在腾讯的支持下,曾专门成立“打狗指挥中心”并喊出“超越京东只是时间问题”,没想到最终却成了京东上市的嫁衣裳。如今,这个曾经雄心勃勃的B2C电商,已经走到了曲终人散的境地,易迅网已经陨落。腾讯暂时卸去了“电商”这个包袱,未来“小马哥”也许谈笑间就将京东收入囊中。

 

    腾讯文学+盛大文学,目前估值超15亿美元,属腾讯系

 

  腾讯文学,成立于2013年9月,腾讯旗下,2014年4月独立运营,CEO吴文辉。

 

  盛大文学,成立于2008年7月,盛大旗下,2011年2月独立运营,前CEO侯小强一手打造。

 

  合并方案:2015年1月26日,腾讯文学与盛大文学合并成立为“阅文集团”,阅文集团将统一管理和运营原有子品牌,包括:QQ阅读、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云起书院、潇湘书院、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中智博文、华文天下等。人事安排方面,腾讯文学CEO吴文辉和盛大文学CEO梁晓东将出任联席CEO。

 

  幕后推手:在经历起点团队出走、上市受挫、CEO侯小强离职、两度IPO未果等等事件后,陈天桥已心灰意冷,将盛大文学与腾讯合并,盛大集团可以更专注于互联网投资;而对于一直在布局互动娱乐上游IP的腾讯来说,鲸吞盛大文学不仅极大提高了内容生产力,还在网络文学市场地位上秒超百度。

 

  合并后结局:腾讯文学+盛大文学的市场份额近70%,未来网络文学市场或将从盛大、腾讯、百度三国争霸走向腾讯一家独大。面对不同性质的两个团队,吴文辉和梁晓东的首要事宜是对团队进行整编和业务上的整合,之后将会立足于网络文学业务,利用其内容储备、作家作品、跨终端产品等优势,与游戏、动漫、影视等跨行业的泛娱乐业务进行更多的IP合作与联动。未来是否能做到“1+1大于2”,并且庞大的市场份额是否会对行业格局产生影响,都还有待观察。

 

    滴滴+快的,目前估值近165亿美元,属腾讯系+阿里系

 

  滴滴打车,成立于2012年6月6日,创始人程维,合并前已获4轮融资,总金额超8亿美元。

 

  快的打车,成立于2012年5月,创始人陈伟星,合并前已获4轮融资,总金额9亿美元。

 

  合并方案: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以100%换股的方式正式合并。合并后,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幕后推手:合并是双方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双方共同看好移动出行市场,恶性、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可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很多新的业务。

 

  合并后现状:滴滴快的合并后成功占据了中国出行行业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出行行业龙头地位稳固。9月份正式更名滴滴出行,成为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在获得新一轮30亿美元融资后,滴滴国际化战略扩张也初露端倪,未来或与Uber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竞争。据悉,滴滴出行目标是做移动出行的综合入口、生活O2O的超级APP。

 

    58同城+赶集网,目前估值100亿美元,属腾讯系

 

  58同城,成立于2005年12月,创始人姚劲波,2013年10月31日,美国纽交所上市。

 

  赶集网,成立于2005年3月,创始人杨浩涌,2012年赶集网欲赴美上市,因总裁杨浩然离婚风波而搁置。

 

  合并方案:2015年4月17日,58同城与赶集网达成战略合并协议。58同城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具体代价为3400万份普通股(合1700万份ADS)和4.122亿美元现金。双方继续两个品牌独立管理,定位上适当差异化,姚劲波和杨浩涌担任联席CEO,开启“双CEO模式”,新公司估值达100亿美元。

 

  幕后推手:最终促成双方合并的“红娘”,是被誉为“并购专业户”的包凡带领的华兴资本并购团队。赶集网此次通过与58同城合并将实现上市梦想,背后的蓝驰创投、红杉资本、老虎基金等6家投资机构获得退出机会。不过按照今日资本和红杉资本的一贯风格,对于这样的独角兽公司,很大可能是长期持有,继续享有高成长带来的收益。

 

  合并后现状:目前58赶集双方的创始人以及管理团队目前并没有大量流失,这与其他合并案管理层快速离职出局不同。双方在具体业务方向上各有侧重,58专注到家、房产,赶集专注招聘、二手车;除此之外,双方在业务上各自独立发展的空间和需求还有无限可能。姚劲波和杨浩涌都表示,双方合并之后每年将会节约大量的市场投放,以及在渠道竞争的费用,这些钱将会投入到创新业务的发展。

 

    携程+艺龙,目前市值131亿美元,属百度系

 

  携程,成立于1999年10月,创始人梁建章,2003年12月10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艺龙网,成立于1999年5月,创始人唐越,2004年10月28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合并方案:2015年5月22日,携程宣布通过购买Expedia所持有艺龙的部分股权实现了对后者的战略投资。据悉,携程本次与另外几家投资方共同参与购买了Expedia所持有的艺龙股份。其中,携程出资约4亿美元,持有艺龙37.6%的股权,成为后者最大股东。

 

  幕后推手:早在一两年前,面对业绩日益下滑的艺龙,Expedia就想甩掉这个烫手山芋。艺龙算不上优质资产,业务增长乏力、败象已成,但携程还是溢价100%高估值收购,无非是想保持在线旅游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取得绝对话语权。

 

  合并后结局:合并之后,双方依然保持独立反正,但跳出价格战,携程和艺龙的亏损现状都有望改变。此外,梁建章将携程高管江浩空降到了艺龙担任CEO,8月腾讯发出的私有化要约,收购艺龙的全部公众股东股票。携程顺利将竞争对手收入麾下,未来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加大业务覆盖,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美团+大众点评,目前估值150亿美元,属阿里系+腾讯系

 

  美团,成立于2010年3月,创始人王兴。

 

  大众点评,成立于2003年4月,创始人张涛。

 

  合并方案:2015年10月8日,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估值150亿美元)。新公司将实施联席CEO制度,美团CEO王兴和大众点评CEO张涛同时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包括包括以团购和闪惠为主体的高频到店业务。美团、大众点评现有股东将权益注入新组建的境外公司(仍采取VIE架构),比例大致为5:5。

 

  幕后推手:此次合并是继“滴滴快合并案”后,阿里和腾讯又一次走到一起,而红杉沈南鹏却是背后最强力的推手。据悉,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的新公司,红杉资本将成为最大股东,比阿里巴巴和腾讯所占的股份都要多。作为和沈南鹏一样都投资了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包凡也出力不小,华兴资本担任此次合并的财务顾问。

 

  合并后结局:合并后大众点评的业务重点是低频、高客单价业务,如婚庆、会展等,不再参与高频、低客单价领域的价格战、补贴战。虽然两家公司合并后,彼此作为对手的关系不复存在,但压制两家公司营收和盈利空间的长期压力并没有消失,即O2O在BAT重构未来互联网商业格局中的战略价值始终存在,这意味着价格战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如影随形。合并刚开始,未来如何尚未可知。

 

       携程+去哪儿,目前二者市值合计约187亿,属百度系

 

  携程,成立于1999年10月,创始人梁建章,2003年12月10日,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去哪儿,成立于2005年2月,创始人庄辰超,2013年11月1日,去哪儿纽交所上市。

 

  合并方案:2015年10月26日,携程宣布与百度达成一项股权置换交易。交易完成后,百度将拥有携程普通股可代表约25%的携程总投票权,携程将拥有约45%的去哪儿总投票权。合并后,去哪儿继续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运营,百度成为携程股东之一,未来将在多个领域展开旅行相关产品的全面合作。

 

  幕后推手:这次合并,百度成为公认的最大赢家,而纪源资本(2013年参与主导优酷土豆合并案)却是携程和去哪儿 “合并”幕后的媒人。据悉,2011年百度超3亿美元投资去哪儿时,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就是主要推动者。百度对携程觊觎已久,携程对去哪儿也是虎视眈眈,因此这一合并案在纪源资本的撮合下一拍即合。

 

  合并后结局:携程称,未来去哪儿将继续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运营,与携程在在线旅行市场切磋并进,为旅行者创造差异化的产品与价值;去哪儿网称,未来独立发展计划不变,与携程协商双方公司的协作/竞争机制,各自选定并加强主攻的市场。虽然公告中没有谈及庄辰超及去哪儿其他高管的安排,但庄辰超出走,携程接管或成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有人套现上岸,有人如愿接盘,继续一统江湖。

 

  结语:这一系列重大合并案背后,BAT魅影频现,腾讯系一枝独秀,阿里系和百度系不分伯仲。在市场竞争及利益驱动下,互联网行业巨头都在加速从“群雄逐鹿”转向“联姻合并”,行业洗牌趋势愈加明显,尤其2015年“资本寒冬论”影响下,互相损耗不如抱团取暖。(李红双)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