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传统金融学从“应该是”的视角寻找长期均衡的规律;而行为金融学用“实际是”的视角解决当前具体的金融决策。
传统金融学认为市场是不可预测、无法战胜的;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有规律的,战胜市场是可能的。
原因是,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而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有规律、可以预测。
我还希望你记住的是,我今天讲的学科树的故事。这样,你的学习就可以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收获碎片化的信息。
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争论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行为金融学不仅提供了另外一套完整的金融学思维方式,也在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判断与决策。
对于投资者来说,市场是由人组成的,人的行为有规律,于是可以预测,这就让金融市场有规律可循,战胜市场是可能的。
对于融资者来说,因为市场上的人是非理性的,利用人的非理性,靠设计融资时间、融资方式、回馈投资者的方式,就可以筹到更多钱。
对于监管者来说,市场管还是不管,是不是要积极干预,对于整个金融市场来说,结果完全不同。
独立于传统的行为金融学基础框架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大树可以和传统金融学对比来看,最核心的分歧主要有三点:
第一,传统金融学认为大盘是不可预测的;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大盘是可预测的。
第二,传统金融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而行为金融学认为,人是非理性的,一群人在一起,还会产生系统性偏差。
第三,传统金融学认为套利可以消除一切价格偏差;而行为金融学认为真实市场中的套利是有限的。
最终,在套利也不能纠正价格偏差的情况下,心理学这条腿就站起来发挥作用了。
现实生活中,你应该如何套利?
这一讲,你了解了真实套利中的成本、风险以及收益不确定性。
跨市场套利、跨商品套利、跨期限套利
零成本这个条件现实中不存在,套利是有风险的,套利的收益也是不能保证的
小概率事件让LTCI对冲基金溃败
有限套利使理性人即使看到有套利的机会也不太敢去做套利,这样,套利机会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由于现实中套利不能纠正价格偏差,我们才有必要了解价格偏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这时候,心理学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你能真正了解一家公司吗?信息收集阶段的认知偏差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分成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四个阶段。
在信息处理的不同阶段,人都会产生认知偏差。
信息收集阶段,信息的来源分为两类,当信息来源于被你记住的信息时,常常容易产生易记性偏差;
当信息来源于还没有被你记住的信息时,容易受首位效应和末位效应的影响。当两种效应都存在时,要看信息到达的速度和强度。
为什么股评不可信?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
这一讲我们讲了在人的信息处理第二个阶段,即信息加工阶段最容易犯的认知错误——代表性偏差。
代表性偏差指,当事物的代表性特征表现出来以后,人容易冲动地做判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多决定性的信息。
归根结底,代表性偏差源于人们以为小样本的代表性特征就可以用来做推断。
在金融投资中,很多人或投资标的都会展现出一些代表性特征,学习了今天的课程后,下次你在做投资决策时,应该警惕这种直觉式思维,至少,你得认识到这样的决策有很大的风险。
为什么人越自信赔得越多?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
我们讲了人在信息处理第三个阶段,即信息输出阶段,最容易犯的认知错误——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指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水平。
过度自信是生物的本能,但它在金融投资中却可能是有害的。
主要表现在,过度自信使人低估风险,做出不必要的买和卖。因此,减少交易次数是明智的。
多站在第三方的客观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减轻过度自信的影响。
踩过的坑为什么还会踩?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信息反馈阶段,人的认知偏差主要有自我归因偏差、后见之明偏差、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和神奇式思考等。
正是因为在信息的反馈阶段存在这些偏差,导致了人们并不能像传统金融学预期的,可以通过不断的反馈学习而纠正自身的错误。
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重蹈覆辙,踩过的坑下次还会再踩。
所以,正确归因、尽量用反例来思考、寻找因果证据,可以帮助你改善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盈利和亏损得看参考点?参考点依赖
这一讲,我们讲了决策非理性的代表理论,前景理论的第一个概念——参考点效应。
任何选择不是看绝对水平,而是看相对水平。
参考点与历史水平、期望水平、他人决策等有关。
参考点还可以被控制和调整。
例如,你到现在还感觉到不幸福,或者说效用不高,无一例外,那一定因为参考点定高了!试着调低一些参考点,你的幸福感将油然而生。
有了参考点,才有了盈利和亏损的概念,下一讲我就来讲你在面对盈利和亏损时的不同态度,以及这会对决策的影响。
牛市赚不到头,熊市一亏到底?盈利和亏损的不同风险偏好
这一讲,我讲了人处在盈利和亏损时的不同风险偏好。
人在盈利时讨厌风险,喜欢落袋为安;人在亏损时却偏好风险,希望能够扳本。这样的风险偏好,让投资者很难在牛市中赚到头,却又会在熊市中一亏到底。
此外,人会损失厌恶,难以在亏损时及时止损,加重损失。牛市中的“赌场钱效应”会减轻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在牛市中轻视风险而产生损失。
唯一重要的方法就是忘记参考点,往前看。
为何投资者总把小概率事件扩大化?错判概率导致的决策偏差
人在决策时,事件的决策权重并不等于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低概率区域,投资者会被极端损益所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低概率;在高概率区又会产生“失去才最美”效应,在心目中忽视大概率事件。
此外,还有两种,直接漠视或者直接把概率生成1,你也了解了这两种情况什么时候会出现。以后再做决策时,你是不是可以理性使用概率了?
到这里,我们已经完整地讲完了行为金融学第一个获诺奖的理论:“前景理论”。
第九讲说的是参考点理论,即人在决策时经常会往回看,找参考点。
第十讲讲的是对盈利和亏损的风险态度。在盈利时风险厌恶,在亏损时风险喜好。
第十一讲讲的是决策权重理论。概率到决策权重的转化非线性,同样会导致决策错误。
以上就是行为金融学最著名的“前景理论”的全部内容。
为何不能天天查看自选股?狭隘框架
这一讲,我们讲了决策理论中的狭隘框架理论及其应用。
投资上的狭隘框架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都会出现。
横截面上的狭隘框架主要表现在对资产组合没有全局观,关注单个资产的涨跌,导致没有正确理解风险。
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主要表现在频繁清点资产,对每个时间点的资产孤立来看,这会受到参考点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决策。
正确的做法是“向前看”。
做股票亏了无所谓而吃饭钱丢了可不行?心理账户理论
这一讲,我们讲了理查德·塞勒的心理账户理论。
人的决策取决于心理账户,而非真实账户。
投资者会将资金分为不同用途,为其建立各个心理账户,并对不同的心理账户采用不同的风险态度。这样的投资决策有约束自己消费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优组合。
在生活中,心理账户也是无处不在。
我们对事物的评价可能并不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取决于我们将其放在哪个心理账户中进行核算。
知道了心理账户与真实账户的不同,了解理性人决策应该取决于真实账户,这对未来理性分析事物和正确投资决策都有帮助。
股票市场就是个选美博弈:我得看你怎么选
这一讲是这个模块的最后一讲,这个模块我们讲的是决策非理性。
行为金融学共有三个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两个理论就在这个模块。
前景理论告诉我们,所有的决策取决于参考点。对于投资的启发意义就是,人容易“往回看”,即总是与参考点比较。
比较后就会感觉出赢利和亏损,在赢利和亏损时,人对风险的态度又不同,这就造成投资决策非理性。
我们还讲了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账户理论。
心理账户理论与之前一讲的狭隘框架理论密切相关,它本质上也是因为人的视野狭隘而造成的。
这一讲我们讲的是投资立场,告诉你站在他人的立场决策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投资至关重要,因为价格泡沫是常态,学会怎样与资产泡沫共处是一种重要技能。
买熟悉的股票不对吗?分散化不足
学完了这一讲,你应该对什么是风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实际上,即使是金融专业人士,也并不一定完全清楚风险的真正含义。
请你记住我讲的“雪上加霜”这个词,了解风险是指与风险源的正相关性。
风险分散应该寻找波动方向相反的证券。
熟悉偏好是导致本地偏差的重要原因。
投资熟悉的资产其实是一种错误,因为它风险集中,悖离了分散化投资原则。
理性的分散化投资与熟悉与否无关,是在一定风险下收益最高的配置决策,也称组合投资。
为什么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还是赔了?简单分散化
这一讲我们讲的是资本配置中的一种偏差“1/n法则”,指的是投资者知道要进行分散化投资,以分散风险,但并不了解分散风险的正确做法,往往采用非常简单朴素的一种资本配置方式,即简单平均。
而研究发现,资本配置才是影响收益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想克服资本配置上的非理性,今后就不应该多花时间在资产选择,也就是仔细挑选哪几只股票上,因为你选来选去,对你收益的影响有限,你应该多花时间仔细思考在大类资产的资本配置比例,这会极大改善你的投资收益。
来回倒腾为什么不如不动?过度交易理论
这一讲,我们讲了影响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交易频率。
投资者由于关注绝对收益,很少考虑交易成本,容易导致投资受损,这是投资者区别于理性人的普遍现象,造成它的原因是过度自信。
有研究表示,性别与过度交易有关,男性比女性的过度交易更严重。
此外,方便的交易方式、与朋友的密切交谈、交易经验等都可能潜在地增加过度交易。
所以,你应该做的是降低交易频率,有效节省交易成本。
卖出盈利的还是亏损的?卖出行为偏差
这一讲我讲了出售资产时的一种典型行为偏差——售盈持亏的处置效应。
投资者会过早出售盈利资产,过长时间持有亏损资产。售盈持亏是错误的,反之,售亏持盈也不对。
正确的做法是向未来看,不要受买入成本等参考点的影响。
售盈持亏很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在牛市时赚不到头,而在熊市时却一亏到底。基金及上市公司管理者清楚地知道投资者有这种行为偏差,所以他们会做出对自己有利而对投资者可能不利的决策。
涨停敢死队怎么赚钱的?买入行为偏差
这一讲我讲了买入行为偏差。
投资者存在几种典型的买入行为偏差,第一种是追涨,正确的做法是决策不要太冲动,且投资不要“往回看”。
第二种是有限关注所导致的行为错误。例如极端收益(涨停或跌停)、放量、发布新闻等,都会引起投资者关注并买入。
我们还通过对“涨停敢死队”现象的剖析,让你初步了解了行为金融交易策略的主要运作原理:一部分人要犯错,而另一部分人利用他们的错误来盈利。
最后,我们还讲了其他几种常见的买入行为偏差——重复做同一只股票以及摊薄成本偏好。
这些买入交易错误都是由狭隘框架及参考点效应所导致,要避免这些买入错误,应该将视野扩大,投资时“向前看”。
追逐热点投资对不对?羊群效应
这一讲,我带你了解了金融市场上的羊群效应。
通过对概念股炒作过程中“羊群效应”投资者行为的分析,你应该对“羊群效应”的表现及危害有了比较深刻的意识,也知道识别出概念股炒作后应该怎么做。
大盘可以预测吗?大盘可预测理论
这一讲讲的是行为金融学第二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大盘可预测性。
大盘可预测的原理是,股票价格不应背离公司的经营情况。如果背离了,则股价将会回归,但股价围绕公司盈余的波动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回归,因此,大盘在长期,例如10年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
大盘可预测的基本原理还是受投资者的心理偏差所推动,投资者错误地将企业过去的盈利增长外推到未来所致。
无论如何你都应该买点股票:股权溢价之谜和战略资产配置
战略性资产配置是可能的。股权资产有超常溢价但风险不高,所以无论你的风险偏好如何,你都应该在资产配置中考虑配置一些股票。
具体配置多少,则取决于你的风险偏好。
但是,战术性的资产配置,也称市场择时则十分困难,上一讲时你已经知道,成功的择时取决于投资的期限,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但短期的预测效果不好。
坚持长期投资会有较好的回报,这也是机构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不太重视择时的原因。
怎样解读放量?价量关系理论1:Miller假说
米勒假说指出,股价有泡沫是常态,股价泡沫的大小与投资者的交易量有关,交易量是投资者意见分歧的体现,卖空限制越严重,价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明显。
而新闻、舆情对投资者的情绪影响很大,这是交易量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
你参与了股票市场的击鼓传花?价量关系理论2:博傻理论
投资者愿意以高于基本面的价格来购买证券,这“很傻”,但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只要可以快速在短期内交易给另一个投资者,还是有利可图的。
行为金融交易策略如何盈利?利用人们的错误
总结一下,这一讲你了解了行为金融学最厉害的部分——制定交易策略,它打败市场的核心就在于利用投资者的错误来反向交易。通过这样的操作,很少的人就可以控制大量的资金。
就在于它利用了普通投资者的错误来构建自己的投资策略。所以,这个策略成功需要有三个条件:
首先,投资者要犯错。
其次,需要做与犯错的投资者方向相反的操作。
最后,从长远来看,价格需要向理性的方向收敛。
行为金融的学术研究与实务联系非常紧密,追踪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抢先一步利用新的投资机会非常重要。
当然,任何一种交易策略都不可能长期有效,价格最终会向传统金融学揭示的价值方向收敛,策略也需要不断迭代更新。
为何会有免费的午餐?行为组合策略原理
这一讲我们剖析了行为组合策略的构建步骤。
行为组合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却能够产生超额收益。它应用简单,不需要依赖个股的基本面,只要有投资获利的经验直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构建策略。
当然,采用行为组合策略需要有一定的资金量,所以更适合机构投资者,毕竟构建组合需要买入和卖空一组而不是单只股票。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是不是就不能操作了呢?不是的,所有人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操作。
例如,如果你资金不够,你可以减少买入和卖空的量。你甚至可以不卖空。当然这样你就会承担一部分系统性风险。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了有战胜市场的方法存在,找到这些特征至关重要。它们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收益。
买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股票?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
总结一下,我带你了解了两种最常见的行为金融策略——规模策略以及价值股策略。
策略的制胜原理是,这些“特征”被投资者所低估,所以,利用大众心理造成的资产定价错误反向操作,就可以获得盈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利用这些策略时需要注意具体的投资环境,不能一味照搬。
跌久必涨还是惯性效应?如何用好股价规律
总结一下,这一讲你学习了通过理解股价规律而产生的两种交易策略——长期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
这两种策略的构造方法刚好相反,一种是利用了长期价格规律,买跌卖涨,一种利用了短期价格规律,追涨杀跌。
这两种交易策略都很容易复制,你可以结合我上面的内容在你的投资实践中运用。
财报里藏了什么秘密?利用财务报表信息来制定交易策略
总结一下,本节你学习了利用企业基本面信息来构建的两个经典策略:
应计交易策略(应计项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应计项目越高质量越差)
盈余公告后漂移策略,看市场是否预期到盈余,意料之外好消息才能构成利好。买入高意外组,卖出低意外组。(中国信息泄露多,更适合用业绩预告来做策略,等正式报告就晚了)
这两个策略分别从财务报表的内容和财务报表的发布两个角度来构建。
类似的策略还有很多,不仅有利用财务报表各种标准化信息的,还有利用非标准化信息的,通过文本挖掘、数字分析、甚至是视频、声音等信息来制定策略,今后我会持续给你介绍这些策略的最新进展。
免费的午餐一直都有?持续获得有效的投资策略
这一讲你学习了行为金融交易策略的制胜条件——投资者犯错,且错误的价格会向理性的方向收敛。
行为金融策略异象的检验需要使用传统金融学的风险模型,这推动了两个学科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