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9读完]《杭州简史》读书摘录

[2017-06-09读完]《杭州简史》读书摘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杭州简史》本书编委会(编)杭州出版社 2016年6月第1版 ISBN 978-7-5565-0471-8

跨湖桥文明:距今7000~8000年,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湘湖社区。(p7)
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主要分布在北达苏皖北部,南至钱塘江,西至宁镇地区,东迄大海的广大区域,尤以太湖周围为其密集的分布区。在时序上,良渚文化与长江下游距今6800~57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900~5200年的崧泽文化相衔接。(p16)
杭州地处钱塘江下游,地属浙北平原。古时这里原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海湾。北面的宝石山和南面的吴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冲击,湾口泥沙沉积,岬角内的海湾与大海隔开了,湾内成了西湖,湾口则成为今天的杭州。(p28)
秦推行郡县制,于公元前222年在吴、越故地设置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在现杭州地设置了钱唐县,这是杭州有建置的起始。与钱唐几乎同时设县的还有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一带)。钱唐初设县时,西湖还没有形成,现今的杭州城区尚在波涛汹涌的海中。(p33-34)
钱唐县故址,大致在今西湖以西、北至岳坟到灵隐一带,其地三面皆山,僻陋可知。(p35)
苏轼利用葑泥,从南面的南屏山到北面的栖霞岭,堆筑了一条长堤,上面建造了跨虹、东浦(一作束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桥,沟通了里湖和外湖,便利了南北交通。苏轼又把湖面分配给人们种植菱藕,并在湖上建了三座小石塔,禁止在石塔以内的水域种植。后来这三座小石塔就演变成了“三潭印月”景观。(p86)
隋唐北宋时,皇宫并不固定地叫做“大内”;正式把皇宫称为“大内”,是从南宋开始的。《宋史·舆服志》云:“南渡后,皇帝之居曰殿,总曰‘大内’。”(p103)
南宋大内的宫殿、园林和亭阁,依傍于凤凰山东麓,围绕着馒头山,利用自然山水和地形而建。(p104)
南宋杭州城城门共有13座,分别是东城的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门、崇新门、东青门(庆春门)、艮山门,西城的钱塘门、丰豫门(涌金门)、清波门、钱湖门,南城的嘉会门,北城的余杭门(武林门)。(p106)
在杭州的市中心,有一条“天街”(今中山路)贯穿南北,是主干道,也是杭州城的主轴线。这就是御街,它起自皇城北门和宁门,老百姓呼其为“十里天街”,是为皇帝参加祭典而修建的。御街用巨型石板铺成平坦大道,街中心另辟御道,街的两边有走廊;御道两侧为砖石砌岸的河道,河中植莲花,岸上栽桃李,“望之如绣”。河道与走廊之间还设杈子,禁止行人超越。河道外的走廊才允许百姓行走,走廊外面允许居民设铺经商。(p106)
太学的领导称呼:校长称国子祭酒,教务长称国子司业,教授称国子博士,副教授和讲师称学录和学正。(p116)
明正德年间,杨孟瑛将湖中取出的葑泥从栖霞岭西侧,绕丁家山,沿里西湖至南山,筑起了一条长堤,时人称为杨公堤。堤上又自北至南筑起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六桥,称“里六桥”,与苏堤六桥合称“西湖十二桥”。(p136)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杭州回舫》一诗中写道:“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此为“西湖”名称的由来。西湖,又名武林水、钱唐(塘)湖、明圣湖、金牛湖、潋滟湖、放生池、西子湖、美人湖等。(p186)
西湖水域原为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后在海潮和钱塘江挟带的大量泥沙冲淤下,逐渐演变为潟湖。大约在2600年前,由于泥沙的不断淤积,堵塞了湖与海的通道,又使其演变成淡水湖泊。后经历代人工疏浚治理,演变至今。(p190)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6-09读完]《杭州简史》读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