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
年度好书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金雀花王朝》
《野蛮大陆》
《茶叶大盗》
《蒙古帝国的兴亡》
《阿伦特手册》
《德意志之魂》
《中国之翼》
《美国民意》
《西方情报机构与苏联解体(1980~1990)》
《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
《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诗与政治》
“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坚持严肃学术图书的出版,并在近几年打造了"甲骨文"出版品牌,引进了众多高质量的学术精品,凤凰读书从该社2015年出版的1200多种图书遴选了13种好书,向大家推荐。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作者:(美) 裴士锋(Stephen R Platt) 译者:黄中宪
出版年: 2016-11
简介|
(美)裴士锋(StephenRPlatt)黄中宪译中国近代史上,反清革命领袖中有一半是湖南人,同盟会中湖南籍成员最多。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作者|
裴士锋(StephenR.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RockwellField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天国之秋》(AutumnintheHeavenlyKingdom:China,theWest,andtheEpicStoryoftheTaipingCivilWar)。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尔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
译者
黄中宪,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专职翻译,译有《天国之秋》《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
作者:(英)琼斯
出版年: 2015-8
简介|金雀花王朝的初代国王从诺曼王朝手里继承的是一个四分五裂、流血漂橹的残破国家,随后却将它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帝国,其版图在巅峰时刻从苏格兰一直延伸到耶路撒冷。在这部史诗式的叙述历史中,丹·琼斯提出了一个观点:都铎王朝的君主们远远比不上之前的金雀花国王们,那些同样血气方刚、英勇无畏而足智多谋的帝王。
作者|
丹·琼斯是专攻中世纪史的史学家,曾获多项大奖。他是伦敦《标准晚报》的长期专栏作家。他毕业于剑桥大学,是大卫·斯塔基(DavidStarkey)的得意门生。琼斯曾为BBC的“不列颠手工艺术”系列节目制作纪录片,还作为嘉宾参加了流行的历史题材电视节目“时代小组”。他的著作《夏日之血》(SummerBlood)记述了1381年的英格兰农民起义,被《独立报》选为年度好书。琼斯常为报刊撰写文章,目前和妻子及两个女儿生活在伦敦。
陆大鹏,英美文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代表译作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等。
作者:基思·罗威
出版年: 2015-7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一片混乱。地形地貌被彻底改变,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数千万人惨遭屠戮。在欧洲大陆绝大多数地方,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机构——比如警察、传媒、交通、地方政府和全国政府——要么付之阙如,要么破败不堪。罪恶横行,经济崩溃,欧洲人挣扎在饥饿边缘。
作者|
基思·罗威(KeithLowe),全职作家和历史学家,曾做过十余年的历史类图书出版商。他被公认为二战史权威,经常在英国和美国的电视广播上发表意见。饱受赞誉的历史著作《火焰地域:1943年汉堡灭顶之灾》(Inferno:TheDevastationofHamburg,1943)即出自他之手。
作者:(美)萨拉·罗斯(SarahRose)著,孟驰译
出版年: 2015-10
简介|
《茶叶大盗》是一部描写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雇员罗伯特·福钧在华经历的历史故事书,情节非常吸引人,写法像小说,将罗伯特·福钧个人的“冒险故事”讲述的异常精彩。罗伯特·福钧的故事核心是受东印度公司在利益和社会需求驱动的商业行为资助,凭借着自己的植物学才华和强烈兴趣在中国寻找优秀茶种的故事。
作者|
萨拉·罗斯SarahRose,作家,现居纽约,生长于芝加哥。罗斯分别从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获得学位。她是美国纽约文学基金会的受助者。《茶叶大盗》(ForAlltheTeainChina:HowEnglandStoletheWorld'sFavoriteDrinkandChangedHistory)是她的处女作。
作者:杉山正明
出版年: 2015-12
简介|
《鲤译丛·蒙古帝国的兴亡(套装上下册)》一部全球范围内欧亚史、蒙古史顶端学者——日本京都大学杉山正明教授有关蒙古帝国历史的精彩铺陈,杉山关于蒙古帝国兴亡历程的研究精华。
作者|
杉山正明,1952年出生于静冈县。京都大学文学部卒业,同校大学院博士课程单位取得退学。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专攻中央欧亚史、蒙古史,他的蒙古研究很有特色,新意迭见。著有《忽必烈的挑战》《耶律楚材及其时代》《蒙古帝国与元朝》《蒙古帝国的兴亡》《大漠:游牧民的世界史》《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大蒙古国的世界》等。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7年凭借《蒙古帝国与元朝》获日本学士院奖。
孙越,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翻译学硕士。
邵建国,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德)霍尔,(霍)海特尔,(德)罗森穆勒
出版年: 2015-1
简介|
《阿伦特手册》的目的是展现汉娜阿伦特的思想发展过程。以一个简短传记的方式,描述了她哲学、政治和文学的背景和状况,介绍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并提示了这些著作对理论界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这些著作的评价和解读。此外,这本手册还阐释了比如反犹太主义、邪恶、权力、革命、共和国、民族国家、极权主义等一些贯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关键性概念和构思。
作者|
沃尔夫冈霍尔博士,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政治科学研究院编外讲师,汉娜阿伦特在线网站总编。
贝恩德海特硕士,专业方向为哲学、社会学和日耳曼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政治科学研究院讲师。
斯特凡妮罗森穆勒博士(女),专业方向为哲学和法学。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学院和奥托-苏尔学院以及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社会科学院讲师;博士论文是有关汉娜阿伦特司法评判中的公共意识;汉娜阿伦特在线网站编辑。
译者
王旭,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目前定居德国。职业译者,译有《自由的权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寇瑛,西北大学哲学学士,德国马尔堡大学合作经济学硕士。曾任教于西北大学哲学系,目前任职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上海)。译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辞典》(组织并参与翻译)《人性的退化》。
作者:(德)多恩,(德)瓦格纳
出版年: 2015-8
简介|
这是一本前所未有的书。关于它,可以如此形容:所有被称之为德意志的——一份爱的宣言。
《德意志之魂》一书的突破性意义在于:两位作者为德意志民族寻找传承下来的正能量,也为德国人赢回了爱国的权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德国人不敢流露爱国情怀,似乎爱国就等同于犯罪一般。两位作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经历,从不同视角出发,溯本追源地探讨了浓缩在历史、文化之中的德意志之魂。
作者|
特亚·多恩(TheaDorn),1970年出生于黑森州的奥芬巴赫,成长于半新教家庭。她十四岁时萌生了对理查德·瓦格纳歌剧的热爱,但有朝一日能在舞台上亲自饰演布伦希尔德的梦想却未能实现。她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哲学,毕业后前往柏林,在那里结识了里夏德·瓦格纳。继《少女杀手:一部爱情小说》后,特亚·多恩出版了杂文集《啊,和谐》。2004年起,她为西南广播电台主持读书节目《文学入门》。
里夏德·瓦格纳(RichardWagner),1952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的巴纳特,他生命中的前35年是在那里度过的,作为天主教徒和受迫害的德裔少数民族。里夏德·瓦格纳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家当》和杂文集《德意志地平线》。
丁娜,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现居住在德国慕尼黑。曾在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工作两年,现供职于某专利律师事务所。主要译作:《寻访行家》(合译)、《何谓成功》、《饥饿与丝绸》和《幸福,在幸福远去的时代》等。
作者:格雷戈里·克劳奇(Gregory Crouch)
出版年: 2015-5
简介|
《中国之翼》书写了一段未被透露的航空编年史的篇章,它讲述了二战时期亚洲战场动荡的背景下的航空冒险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的主体是激动人心的真实的“空中兄弟连”的冒险事迹。正是这些人在二战期间帮助打开了被封锁的中国的天空,并勇敢的在各种冲突中勇敢守卫着它。
作者|
格雷戈里·克劳奇(GregoryCrouch),毕业于西点军校,专业为军事史。他完成了美国陆军空降及护林兵学校的训练,在巴拿马带领过一个步兵排,为此赢得了作战步兵徽章。之后,他离开军队,转而追求其他方面的兴趣,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登山运动。他的作品在许多刊物上登载,其中包括《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Geographic)、《美国历史》(AmericanHistory)、《户外》(Outside)、《攀登》(Climbing)、《琼斯母亲》(MotherJones)等。克劳奇还著有《不朽的巴塔哥尼亚》(EnduringPatagonia)一书。他现居美国旧金山湾区。
《美国民意》
作者:(美)克拉格特,(美)谢弗
出版年: 2015-2
简介|
在战后时期,美国政治实质性冲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种冲突又是如何反映在美国民意中的?是否有可能与民众而不是精英阶层讨论“议题结构”事宜?议题结构与选举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威廉·J.M.克拉格特和拜伦·E.谢弗通过对l952~2004年间四大政策领域——社会福利、国际关系、公民权利和文化价值——的公众偏好的测量与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他们的研究揭示了民众的政策偏好对选举的影响,指出了重视公众偏好的重要性。
作者|
威廉·J.M.克拉格特(WilliamJ.M.Claggett),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政治学系的副教授。《两大党派与当代美国政治之谜》(与拜伦·E.谢弗合著)一书的作者。在美国的一些主要学术刊物如《美国政治评论》《美国政治学杂志》《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有关公众舆论和选举行为的文章。
拜伦·E.谢弗(ByronE.Shafer),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政治学系教授。著作包括《南部例外主义的终结:阶级、种族、党派的变化》(与理查德·翰斯顿合著)、《两大党派与当代美国政治之谜》(与威廉·J.M.克拉格特合著)、《政治分支:全国代表大会的演变与改革》和《无声的革命:民主党的奋进与改革后政治的形成》等。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其中有些被收录到《两大党派与当代美国政治之谜》之中。他还曾荣获沙特斯耐德奖、种族与族群奖,以及美国政治学协会党政奖暨南部政治学协会的V.O.基奖。
《西方情报机构与苏联解体(1980~1990)》
作者:(以)阿尔贝尔,(以)埃德利
出版年: 2015-1
简介|
二战以来,美苏这两个庞然大物像是绕着圈子的相扑手,不断找寻着对方的弱点。官僚主义、互相的恐惧令它们无法冷静地思考,海洋、陆地、天空甚至太空都成了它们打斗的场所。然而作为处心积虑才得以“获胜”的美国一方,在面对苏联的轰然崩塌之时,竟然是大为惊讶。苏联解体前的诸多端倪何以被彻底忽略?美苏双方的情报信息中究竟有多少误解与错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猫鼠大战”中,最该保持客观的情报机构又扮演了何种角色?诚然,“胜利者不受审判”,但这份错愕与尴尬仍然化作了一连串的迷思,待人探察。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受访者包括政府官员、学者以及情报官员,一场神秘知情人的隔空对话将在本书中精彩呈现。
作者|
戴维·阿尔贝尔,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官员。
兰·埃德利,以色列著名记者、作家,对军事情报学颇有研究。
《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
作者:马克·格拉诺维特
出版年: 2015-10
简介|
本书共收录格兰诺维特六篇代表性论文,向国内读者介绍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行动间的关系,也就是新经济社会学和关系管理学的一些主要理论概念。格兰诺维特倡导的新经济社会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社会学界的显学,该学派试图将社会结构以及人的非理性因素如信任、情感等带入经济分析之中,开启了社会分析与以自利动机、理性选择为前提的经济分析之间的对话。
作者|
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男,著名社会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Joan Butler Ford讲席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斯德哥尔摩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曾任该校社会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经济社会学、社会分层和社会理论。提出的主要理论概念如“镶嵌”(embeddedness)、“弱连带优势”(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等,在当今世界社会学界应用广泛。在社会学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罗家德,男,1960年生,祖籍四川,出生于台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CMPM及DBA课程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组织研究、社会网分析、经济社会学。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负责人、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负责人,并在国际国内多个中国管理学研究学会担任重要职位。在学术领域致力于将社会网研究应用于经济社会现象以及企业管理,做社会网研究以及关系管理学的推广者。
《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作者:张济顺
出版年: 2015-4
简介|
老上海是否曾消失得无踪影?上海的地方性是否延续?国家“入场”与都市“在场”怎样互动?……如同问题的发掘难以穷尽,几乎每一个问题都大有文章可做,且大有引发新问题的余地。本书仅从“劳动人民”“知识人与文化人”以及“小市民”三个研究主体出发,对1950年代的上海社会文化作一次重访,以期将历史巨变中那个远去的都市拉回到历史的真实中来。
作者|
张济顺,1949年生,上海人。“文革”期间下乡插队,后进厂当工人。1978~1985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98年于复旦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历史学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著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观(1943~1953)》,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
《诗与政治》
作者:姜进
出版年: 2015-8
简介|
越剧在二十世纪的上海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从男班到女班的脱胎换骨。来自嵊县的乡下姑娘在改造越剧的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和命运。她们所演绎的梁祝、红楼、西厢等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凝聚着女性的生命体验、诗性想象与政治诉求,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人之私人情感世界,形塑了人们的婚姻、性别和爱情观。追踪这一段轰轰烈烈却未见于经传的历史,作者试图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之语境中探寻和思考越剧之意义。
作者|
姜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