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有别

      2018年1月25日,我们给万宁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设计了一个某镇中学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舆情演练,在最后的新闻发布会演练环节,扮演副市长的学员在通报情况的时候说~

      事件发生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启动了应急机制,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分别为医疗组,组织医院全部力量抢救中毒学生;事件调查组:封存食堂和食堂购买的菜种,查明中毒原因;安抚组:教育局负责,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舆情引导组,宣传部负责,主流媒体首先介入;综合组,处置相关工作。

      张磊在点评的时候说,刚才副市长的情况通报中有几个问题,一是讲到安抚组的任务时,说是去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这个是不对的,问题不是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出了问题,而是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应该是在事件层面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二是有些工作组是不能介绍的,比如说舆情引导组,引导是按我的思想去想,去做,舆情是什么?舆情是事件发生后的舆论情况,是人们的观点和情绪,对突发事件来说,本质上是要解决事件,而不是要去解决舆情,再比如说维稳工作组,虽然这项工作确实要做,但不能通报。

      那么,为什么这位副市长会这样通报?他又应该怎么做呢?这就涉及到内外有别的问题。

      “内外有别”,是我国对外宣传的经典原则之一,事实上,不只是在对外宣传领域,在一般的政治传播范畴内,也应该注意内外有别,也就是说,政治运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对工作有益的,并不一定在传播上有效。

      以刚才的工作组为例,在向上级汇报的时候,成立了哪些工作组是必定要提到的,这是组织运行的基本机制,对组织而言,这非常重要,工作机制是否能够良好运转,决定了最后的工作成效,但是,对公众来说,并不在乎你是成立了三个工作组还是五个或十个工作组,他们关心的是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因此,在向公众沟通的时候,可以一带而过讲到成立了几个工作组,但没必要再展开讲每个组的职责,而是要多讲这些工作组都做了哪几项工作?收到了什么成效?

        一言以蔽之,不用讲“工作机制”,而要讲“工作”。

      因此,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一定要注意到自己是组织内外沟通的枢纽,注意到发言人工作的特殊性,既要遵循组织沟通的一般规律,又要了解公众沟通的基本特点,分清“内”与“外”,做到内外有别,二者兼顾。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外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