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王垂死于度量——写于查斯特·贝宁顿自杀之后。

        林肯主唱查斯特·贝宁顿自杀,朋友圈又掀起了一股跟风猎奇之热。许多人并不了解他,却在朋友圈发着祈祷,走好之类的话。

艺术之王垂死于度量——写于查斯特·贝宁顿自杀之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Sary是林肯的粉丝,在今早跟我絮叨着他15年没去林肯的演唱会,他问我为什么查斯特·贝宁顿自杀了,我不了解这个歌手,此前我只听过几首林肯公园的歌。所以我很难去安慰和回答他。但我还是给她讲了一个故事,是一部电影,叫《昨天》。


艺术之王垂死于度量——写于查斯特·贝宁顿自杀之后。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昨天》,一部关于男演员贾宏声的传记片。 影片前半部分描述的是贾宏声在戒毒过程中的痛苦和惑幻,他认为世界是假的,每个人都在欺骗,骗别人也在骗自己,他不知道每个人奔波忙碌的目的,他一直低声呢喃四个字,顺其自然。这一部分中的冲突场景真实且琐碎,贾宏声的本色出演富有张力,带入感极强,很容易把观者情绪引入到一种极端自我的状态。影片转折点出现在一小时十五分,在一次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家庭冲突后,导演把镜头拉远,剧场的所有布景以及灯光道具全部充进屏幕,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贾宏声正在演出的话剧,原来一切都是假的。这一刻是贾宏声的信仰之死,理智之始。


艺术之王垂死于度量——写于查斯特·贝宁顿自杀之后。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镜头再次被拉近,继续讲述贾宏声的故事,在那次冲突过后,他被送进精神病院,戒毒,戒酒,他逐渐清醒,另一方面是妥协吧,他怕自己一生都会活在精神病院里,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是列农的儿子,自己没有英国血统,自己只是一个人。

        最后影片以贾宏声出院后的温馨的家庭场景结尾,观者积攒了两个小时的情绪在此刻无处释放,略显潦草的结尾是影片的败笔。可能是因为传记片的形式,影片必须尊重当时的事实,并且给电影一个积极的结尾。

     

艺术之王垂死于度量——写于查斯特·贝宁顿自杀之后。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现实没像电影给贾宏声一个光明的结束,本影片拍摄于2000年,2010年,贾宏声在北京东城坠楼自杀,43岁。

        很多人都思考过这一个问题,我是谁?普通人离这个问题的答案太远了,所以我们只是想想便作罢了。艺术从业者可能比我们更接近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他们更加疯狂的去追寻,我是谁,意义是什么?我相信自杀者都已经找到了这个终极哲学问题的答案,也相信重生者顿悟后比我们更明白活着的意义,这都很好,但你别跟世界死磕。

要么变优秀,要么就放弃。

Peace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之王垂死于度量——写于查斯特·贝宁顿自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