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十年,致敬庄辰超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经觉得自己会是最后一个退休的在线旅游公司CEO。

然而,就在几天前,媒体公布庄辰超(人称CC)的公司内部邮件,宣布卸任去哪儿CEO和董事一职。

其实,我从没见过CC本人,倒是经常和去哪儿的技术牛人们沟通,包括CTO David(此次也卸任)在内都曾经是我们各种大会的分享嘉宾,再加上最近去哪儿和携程合并之后媒体的连番报道,也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CC。

CC的卸任不意外,就像大众点评张勇、快的打车吕传伟、赶集杨浩涌一样,合并必然存在融合的问题。

向庄辰超致敬,是因为他在去哪儿公司内部崇尚技术和学霸文化,是技术男的标杆。

据媒体报道,中学时,CC就拿过全美数学金牌,大学时,和同学开发的中文搜索引擎“搜索客”拿到百万融资后卖给了默多克新闻集团和人民日报合办的Chinabyte,之后又参与创办“鲨威体坛”,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粉碎前以1500万美元卖给了李嘉诚旗下TOM集团。

随后,赴美任世界银行系统架构师。2005年,也就是10年前,回国合伙创办去哪儿网。就像在内部邮件中所说,这是一次冒险,义无反顾:

商业世界如同一部高速运转的复杂机器,时时刻刻都有新的零部件在运转中更新的机会。我们凭借着商业分析的工具,好奇的在这个复杂的系统里寻找下一个大的部件更新的机会,这些分析的图表最终指向了一个概率最高的细分市场,在线旅游——以旅游搜索的方式切入。

于是我们几个仅仅坐过飞机住过酒店的人开始了大胆的冒险,完全根据我们分析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好奇心一直驱动着我们用独特的视角看待这个市场,用创新的策略不断探索前行。

向庄辰超致敬,是因为他披荆斩棘,从在线旅游市场抢占了自己的地盘。

其实早在去哪儿开始创业的时候,行业老大携程已经在两年前上市,但是这并没有阻碍CC前进的热情。10年之后的2015年,当携程宣布投资行业老三艺龙的时候,去哪儿已经稳居行业第二的位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起步的2010年,CC抓住时机比携程提前两年推出移动端。据财报显示,去哪儿的移动端业务连续7个季度以400%的速度增长,收入占比从2013年的15%,到2014年的40%,再到2015年的68.1%。这也是CC在邮件里有所体现:

10年后,经历了种种艰难,在多个关键时刻上我们苦战过关,Qunar成为了一家年收入超过40亿人民币的公司。这一切的成绩都是Qunar的团队艰苦不懈的努力所共同造就的......现在,高速成长的Qunar在旅游行业建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我们资金充沛,我们历史上每一个承诺都能超额交付,我们流量上已经完全独立自给,我们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及源源不断的融资能力。

向庄辰超致敬,是因为他爱憎分明,是个有血有肉的汉子。

从媒体公开的内部邮件中,我没有找到“百度”的字眼,这并不寻常,我大概读懂了其中的含义。历史上看,去哪儿虽然技术方面见长,但是曾经在资本和流量方面存在问题,为了解决相关问题,百度在2011年以3亿多美元先进收购了去哪儿61.05%的控股权,CC个人占股7%左右,他是比较开明的,宁可不控股,也要让企业获得长远发展,而不是倒在自己面前。这也为今天埋下了伏笔。

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厮杀日益激烈,有关携程和去哪儿合并的传闻一直不断,就在半年之前,去哪儿曾书面拒绝携程收购所有流通股邀约。携程马上宣称“基于去哪儿最近的业绩表现和公司行为,携程不再保留与去哪儿探讨可能的投资机会的兴趣”。事后媒体报道,当时携程和百度基本谈好协议后告知去哪儿,结果引发庄辰超的强烈反对,导致收购失败。

而这一次合并落地,也不是去哪儿想要的结果,CC在内部邮件中这样说的:“发生在10月底的交易,并非管理层无数次推演的场景中的最优解,也不是次优解。”连次优解都不是,可以想象CC的感受。对于内部的员工,CC则是尽力保护,据有些去哪儿的朋友透露,合并之后CC给广大普通员工的奖励“够意思”。

庄辰超曾经说过:“技术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很多事情与其说是命运,不如说是概率。”

致敬庄辰超。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哪儿十年,致敬庄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