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道

将相忠奸(资治通鉴第四卷C)

书接上文

接下来这个故事妇孺皆知

完璧归赵——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赵王欲勿与,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王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写了一篇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依赶考先生看,王世贞先生的文章也无多大新意。附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卫嗣君薨,子怀君立。嗣君好察微隐,县令有发褥而席弊者,嗣君闻之,乃赐之席。令大惊,以君为神。又使人过关市,赂之以金,既而召关市,问有客过与汝金,汝回遣之;关市大恐。又爱泄姬,重如耳,而恐其因爱重以壅己也,乃贵薄疑以敌如耳,尊魏妃以偶泄姬,曰:“以是相参也。”

荀子论这是雕虫小技,上不了台面。

这个事值得大家思考一下,司马光先生为什么还写进资治通鉴,这么不上台面的故事?

写上就写上吧,为什么还写上荀子的论述?

也许不善文言文的朋友还没闹清怎么回事

翻译——

话说有一天,一位县长整理内务,倒腾褥子时露出了破席子,看起来是位廉洁的官儿。次日,卫嗣君竟然送给他一条新席子,让这位县长大吃一惊,这是第一件事儿。卫嗣君派人在通过市场管理处时,悄悄给管理人员使了银子,想必是故意夹带了些违禁品,然后召见管理人员问是不是收了某某人的小钱,令其退还贿赂,这个人自然吓个半死,这是第二件事儿。卫嗣君很看重大臣如耳,为了不被其蒙蔽,就有意识给另一位大臣薄疑升官职,使他们两人互相牵制,这算第三件事儿。卫嗣君在家庭生活中也喜欢玩心眼,明明喜欢小老婆泄姬,却故意把大老婆魏妃抬得高高的来搞平衡,这是第四件事儿。

《资治通鉴》是“政治教科书”,是给皇帝们看的。不是言情小说,这卫嗣君这小动作背后,必然有大文章

,国君,龙椅,小动作。

现在思考的问题是,这些小动作有用吗?

赶考先生以为 有。

是不是大道?不是

学不学————学。

接下来这个故事还是妇孺皆知(主人公还是蔺相如)

————负荆请罪

不放原文了,大体意思就是,赵国宦官蔺相如,因在渑池会上保住了赵王的面子,后来又用智慧保住了和氏璧,被赵王封为上卿,官比劳苦功高的廉颇大,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处处忍让,并告诉手下人原因:自己不是怕廉颇,而是怕将相失和,让秦国有机可乘.廉颇知道后,很惭愧,脱了上衣,身背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本书故事的推进安照资治通鉴的顺序来的,

司马光先生在将相和这三个小故事中间放了

卫嗣君的故事。

将相和就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  失空斩有点像,无三不成文。

让赶考先生思考,为什么?

将相和的寓意是海纳百川 将相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事业。

那司马光先生讲这一段又是什么意思?

卫嗣君很看重大臣如耳,为了不被其蒙蔽,就有意识给另一位大臣薄疑升官职,使他们两人互相牵制,这算第三件事儿。

将相和重要吗?重要

平衡制约手下臣子重要吗?重要

矛盾吗?

不矛盾。

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赶考先生时而“臣”

时而“君”。读完这篇文章,让赶考先生想了很多,做臣子的没有不争宠的,有的话,也是极少,以不争为大争型的。

做君主的没有一个不担心,屁股的,有的话,也是极少,以毒攻毒型的。

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君”怎么驾驭手下这些同志,是个技术活,

完成工作上,将相和,休闲娱乐里,要牵制。

打天下要将相和,守天下要牵制。

物质上要将相和,精神上要牵制。

招都是好招,怎么用是“君”的水平体现。

乐毅的故事还没有完,书接上文

乐毅围攻两城,一年未能攻克,便下令解除围攻,退至城外九里处修筑营垒,下令说:“城中的百姓出来不要抓捕他们,有困饿的还要赈济,让他们各操旧业,以安抚新占地区的人民。”过了三年,城还未攻下。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挑拨说:“乐毅智谋过人,进攻齐国,一口气攻 克七十余城。现在只剩两座城,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下,之所以三年不攻,就是他想倚仗兵威来收服齐国人心,自己好南面称王而已。如今齐国人心已服,他之所以还不行动,就是因为妻子、儿子在燕国。况且齐国多有美女,他早晚将忘记妻子。希望大王早些防备!”

燕昭王听罢下令设置盛大酒宴,拉出说此话的人斥责道:“先王倡导全国礼待贤明人才,并不是为了多得土地留给子孙。他不幸遇到继承人缺少德行,不能完成大业,使国内人民怨愤不从,无道的齐国趁着我们国家动乱得以残害先王。我即位以后,对此痛心疾首,才广泛延请群臣,对外招揽宾客,以求报仇。谁能使我成功,我愿意和他分享燕国大权。现在乐毅先生为我大破齐国,平毁齐国宗庙,报却了旧仇,齐国本来就应归乐先生所有,不是燕国该得到的。乐先生如果能拥有齐国,与燕国成为平等国家,结为友好的邻邦,抵御各国的来犯,这正是燕国的福气、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说这种话呢!”

于是将挑 拨者处死。又赏赐乐毅妻子以王后服饰,赏赐他的儿子以王子服饰,配备君王车驾乘马,及上 百辆属车,派宰相侍奉送到乐毅那里,立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惶恐,不敢接受,一再拜谢,写下辞书,并宣誓以死效忠燕王。从此齐国人敬服燕国乐毅的德义,各国也畏惧他的信誉,没有再敢来算计的。

燕昭王明君,乐毅贤臣。

但是,明君亡,贤臣就做不了,燕昭王之子,听信谗言,不用乐毅了,乐毅知道回燕国没有好果子吃,便去了赵国,但燕军的人心军心是不稳了。

乐毅到了赵国待遇不错,赵国的君主是有想法的,当然了,也是爱才。林大元帅假如到了苏联,待遇也不会错,因为自身有价值,你的价值,就是从你过往的故事里体现的。

燕惠王(就是听信谗言的屌丝)便派人去批评乐毅,并道歉说:“乐将军你过于听信传言,因为与我有矛盾,就抛弃燕国跑到赵国。你这样做为自己打算是可以的,然而,又怎能报答先王对你的一片恩情呢?”

接下来就是很有名的《报燕惠王书》

诸葛亮写的《出师表》连称先帝13次,而《报燕惠王书》则称先王15次,其感情之深,令人动容。

附书原文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 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附翻译

——“我不才,不能够奉承先王的遗命,顺从大王您的心意,害怕如果真的回到燕国受到了刀斧的刑罚,那样既损害了先王英明,又损害了您的道义,我为此才逃奔到赵国来。虽然承担了不贤的罪名,本来不敢为自己表白。现在大王派人来数说我的罪过,我恐怕大王不能体会先王重用我的理由,也不明白我尽力事奉先王的心意,才敢写信给大王您。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拿财富轻易赏赐给自己的亲人,而是授给有功劳的人;不把官位轻易送给喜欢的人,而是赐予有本事的人。考察才能的大小然后分别进行封赏,这才是有成就的君主;根据德行结交,才能树立一个贤士名声。我当初凭着自己的学识观察,先王的举止,大大高于一般的世上的人,借助做魏王使节的机会,我曾到燕国考察。也是先王对我的过分抬举,从宾客中把我提拔上来,安置在群臣的位置之上,还不与王室的长辈商量,坚持便任命我为亚卿。我自已觉得能够奉行先王的命令、秉承他的教导,可以侥幸不犯什么过错,就接受了任命。先王对臣说:‘我跟齐国有着深仇大恨,纵然我的力量很弱小,也一定要报仇。’臣说:‘齐国是曾经的霸主,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骄人的战绩,他们熟悉军事,擅长攻战。大王要伐齐,必须发动全天下的人来对付它。要发动全天下的人,最好是同赵国结盟。淮北,本来是宋国的土地,被齐国独吞了,楚魏两国都想得一份。赵国如果没异议,再加上楚、魏、宋,有这个四国的力量,就可大破齐国。’先王说:‘好!’臣接受命令,准备符节,南下出使赵国。回国不久,便发兵攻齐。凭借上天的正义,先王的声威,黄河以北的土地,都随着先王进兵济上而为燕国所有,济水上的燕军,奉令出击,大获胜利。加上士卒英勇,武器精良,长驱直入齐都。齐王被迫逃到莒,才幸免一死。珠玉财宝,车辆盔甲珍器,全都收归燕国所有。大吕钟陈列在元英殿上,燕国的宝鼎重新运回历室殿,齐国的宝器陈列在燕国的宁台里。原来树立在蓟丘的燕国旗帜,现在插到齐国汶水两岸的竹田。自从五霸以来,没有谁的功勋能赶上先王。先王觉得惬意,认为我没有辜负他的托付,于是对我裂土加封,使我成为了一个小国诸侯。臣不才,自以为能够奉行先王的命令、秉承他的教导,可以侥幸不会犯什么过错,就接受了任命。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建立功业而不荒废,才能被记载于史册;有预见的贤士,成名之后而不随意败坏,才能为后世称赞。先王报了仇雪了恨,征服了万辆兵车的强国,没收了它八百年来的积蓄,直到离世,还留下叮嘱后人的遗训,使执政任事的官员能遵循法令,安抚亲疏,并推及百姓奴隶,所有这一切必然永久地让后世感受到他的恩泽。

“我听说,善于创造不一定善于完成,善始不一定要善终。伍子胥说服了阖闾,吴王才扩张至楚国的郢都;夫差不信预见能立功,便把伍子胥溺死江中一点也不后悔;伍子胥不能预见新旧两主的气量不同,直到被投入江也还不悟。脱身免祸,彰显先王的业绩,这我的上策。遭受诋毁和侮辱,既毁害先王的美名,也是臣最大的恐惧。面临着不测的罪,用侥幸来获利,我不做这种不义的事。

“臣听说,古代的君子,和朋友断绝交往,不会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不为自己表白。臣虽然不才,也曾多次受过君子的教诲,只怕大王轻信左右的谗言,因此冒昧回信,希望您略微考虑一下我的说辞。”

乐毅是不是叛国罪?

乐毅该不该投奔赵国?

精忠报国岳武穆,有人言称为愚忠的话,就不应谈乐毅为叛国,历史冷冰冰的摆在哪里

我们血未冷,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后面的故事更精彩,(田单的故事)

敬请期待资治通鉴第四卷

君臣之道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君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