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认真真讲房价

最近又一轮楼市调控,但是大家都对楼市麻木了。涨价再高,反正10万一平还是30万,100万一平都是买不起,何必再闹心呢。但我想有些事还是要弄明白点,就为了我这读书读出来的酸劲。

中国房价上涨最初是城市化的逻辑。城市化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过去穷,基础设施建设的钱谁来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垄断土地,利用土地垄断溢价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再把成本摊到用地的企业和居民身上。谁用地谁付钱,天经地义,甚至很有效率。是想,假如政府出面每家每平摊派4000元,建成一条地铁新线,会使房子本身溢价1万元,居民自然会接受这种涨价。因为规模效应,政府这么修地铁,公路这样的公共产品是有效率的。但是过去制度不规范,垄断了以后别的问题就出来了,垄断溢价里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钱,还有开发商的暴利,行贿款,拆迁补偿的支出,其它挪用等等。到后来,由于土地成本和动拆迁款的刚性上升,政府卖地价格翻了几番,但实际拿到手的钱仅能还点基建贷款的利息了。没有基建配套,房价上涨就是无根之水,怎么涨都是有限的。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大规模基建基本都停了,没钱建不动了。房价涨得慢了,但还在涨,尤其是2016年这轮涨,足以称得上诡异了。房子没有因为基建导致自身价值的上升,实体经济也没有什么热点激发城市化需求,价格上升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近年的房价上涨,是政府和金融逻辑的结果。首先,政府没钱了,但支出是刚性的。所谓刚性就是政府要养人发工资,要办事运转,还贷款利息等支出,必须按时按量支出,不能少不能欠,削减支出也很困难。政府过去可以靠土地溢价里的一部分收入来填补支出,现在不行了。第一个办法就是向银行借钱。政府借钱,主要的抵押物就是土地。这里讲的政府,要广义上看,包括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和机构。这种借款,从一开始就是权宜之计,因为税收没办法填补支出,政府也不能大量裁剪公务员数量和待遇,所以必须每年一直借,不停借钱一边还利息一边填窟窿。但是土地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银行要土地也没用,再加上真的让政府违约了,公开拍卖这种土地在中国还有法律问题,因此,银行明知道政府不可能还钱,也必须借钱给政府。若是地方银行,更是地方政府的下级,更没办法。但是,银行也不可能估价1个亿的土地借给政府2个亿吧。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土地每年都涨价,今年估值1亿可以贷款6000万,明年估值1.2亿,又能追加1200万贷款。假设一个地王需要100亿的资金,但是周边土地评估价的上升可以让政府贷出1000亿资金来应急,那么这个地王就很合算了。这就是近年来房价上升的新逻辑。所以,近年来地王不是连续出现,而是周期性出现,因为还款压力是周期性的,一到周期就涨一轮。

那么,谁来创造一个又一个地王呢?不是政府,他们没钱,不是企业,他们不傻。答案只有一个,次级贷,或者说,老百姓。我们知道,这几年投资行情不好,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接近0点了。那么,现在市场上那么多鬼都不知道是什么的理财产品在干什么?那么多钱通过理财产品,进入了银行的表外业务(没有监管的地带)。这些钱绝对没有大规模流入实体经济!有一部分进入股市,结果造成了年初的事故,被封杀了。所以他们只有一个流向-----房地产。

假如我是银行,我手里一批土地贷款要违约了,很多,几乎一个城市所有的土地都在抵押贷款。如果贷款违约,我就会破产。我就会让人想办法提升土地价格,避免违约。没人干,我就自己上。为了规避监管,我会用4%或更高一点的利息,去搞一堆谁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理财产品。跟企业说,买这块地,用这个价格,别怕卖不出去,过1年我再找人买回来,用更高的价钱。

如果我的逻辑是真实的话。那么房价会无限上升,真的可以无限上升的!结局,大概就是生活水平极度恶化,社会崩溃为止。即使贷款违约了,风险也是买了理财产品的老百姓。

如果说中国目前最罪恶的事,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个房价的链条。政府应该用最快的速度遏制它。解决房价先要解决财政,解决财政先要解决权责分工,解决分工先要整顿吏治。理顺权力结构就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再不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中华和民族的利益必将无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认真真讲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