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 Myself 读书有感

Becoming Myself 读书有感_第1张图片

最近在读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的《成我我自己》,这本书是亚隆的一个自传。亚隆作为近四分之一世纪最受瞩目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人生当然是很传奇的。但是读完整本书下来,我却始终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这本书英文原版书名是《Becoming Myself》,好像是在说成为自己这件事情,始终是没有尽头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每一时每一刻,都尽量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其实很多时候好像我们都活在自己的“臆想”里,在这个臆想中,我们受万人敬仰,也可能被所有人唾骂。很多人为了成为别人眼中“好”的样子,发展出来了很多人设。可是这些所谓的人设,其实和我们真实的自己相去甚远。

我记得一个朋友和我分享过一个故事,在她接受心理咨询的时候,她的咨询师问了她一个问题,“你是谁?”,这让她印象非常深刻。她说自己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妈妈,然后想到是女儿,是妻子。但是在她说完之后,咨询师紧接着又问她,“好像你说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角色,那么除去这些角色之外,你是谁呢?”一瞬间,她懵了。

我想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想过自己是谁,但是就如同所有的哲学问题一样,这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存在主义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存在无意义感”,说的是对每个人来说生命的无意义感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人们之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理想、任务等等的追求,其实是为了避免这种无意义感带来的焦虑。于是,当我们无法正视生命的无意义,只是一味地逃避这种焦虑感而去让自己被所谓的“生活”填满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让自己的生命真的有意义。或者说,你的人生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不是你的。

写到这儿,我想起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剧中的苏明玉从小就被二哥苏明成各种欺负,从而在内心埋下了恐惧的种子。尽管她在成年之后事业成功,表现得对二哥不屑一顾,可是在她内心深处,她始终无法面对这种恐惧,以至于要用讥讽好冷漠的面具把自己包裹起来保护自己。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形象,他说被压抑的情感从来不会死去,而只是被淹埋了,总有一天它们会以更激烈的情绪再次出现。果然,在又一次二哥暴怒地殴打苏明玉的时候,她的恐惧又被唤起了,那种感觉甚至比小时候更加可怕。后来还是在男友的帮助下,她终于能够把对二哥的恐惧说出来并且去体会它,她才能够不被恐惧影响。

除了对生命无意义感的逃避,人们无法做自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未体会到过自己是什么样子。在儿童一岁以前,正是他形成自主感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养育者没有很好地照料儿童,不重视儿童的需要,那么为了避免被养育者抛弃,儿童就会本能地表现成养育者喜欢的样子。这样的经验会延续到一个人成年以后,他们很难正视自己的需要,甚至看不到自己的需要,只是在社会规范的要求下,表现成一副“好人”的面孔。

在咨询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来访者。在生活中,他们总是在追求完美,生怕别人对自己有一点不好的评价。追求完美这件事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过于苛求完美就会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了。我记得有一个来访者曾在咨询中和我说,我总是要对别人很好,掏心掏肺地好,生怕别人对我有一点不满意,可是我的每段关系,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他们最终都会离我而去。客观上说,她对每个人都很友善,友善得到了讨好的地步,可是过度的讨好是会让对方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人都离她而去。

后来,她和我说她的心理一直有个声音告诉她,如果你做的不够好,那么就没有人会喜欢你。我问她,这个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她愣住了,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原来自她出生以后,父母就离婚了,而她是被寄养在姑姑家的。姑父和姑妈对她从来都是非打即骂,她说觉得自己就是姑姑一家人的奴隶,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她养成了凡事都要看别人脸色的条件反射,而这种本能贯穿了她之前的整个人生。

每个人存活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总会有很多社会化的行为规范,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是按着社会期望规定的样子活着,那未免也太过于可悲了。也许小时候,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要有一套行为准则来让别人喜欢我们;可是成年了,在我们有了力量以后,兴许我们也可以试着在某些时刻成为自己。我特别喜欢亚隆在《当尼采哭泣》中写到的一句话:学习去变得缺德吧,在你旧生命的灰烬上,建立起一个新的自我。

最后,就像亚隆说的,“becoming myself”,在任何时候正视自己的需要,成为自己最真实的样子都不算晚,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去这么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Becoming Myself 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