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_第1张图片

黄牛

白莲春


收起被风撕烂的帆和扯断的缆绳

停在农民手中 农民的妻子和瞎眼的母亲

以及还未出世的女儿都在精心地

缝补黄牛的伤 它的桅杆仍是笔直

骨头露出雪的白 在石头上航行了

一个春天一个夏天和一个秋天

黄牛的伤比去年更像它脚下的波涛

离阳光和天堂的门越来越近 停在

冬天的港口 农民温暖的干草使泥土上

这条河流一直向东 一直 在

黄牛的背上走 黄牛一边吃着干草

一边喝着泥水 在这个荒凉的傍晚

云贵高原上的风正猛烈地撕扯着

黄牛知道在云贵高原上

风只有在它的背上撕扯的时候

才叫风 而农民只有在它的前面

把它当船拉的时候叫农民


文晓村


没有华丽的装饰

没有动听的歌喉

无所谓雄心

无所谓壮志

让花族在春天齐放

让歌鸟在林间争鸣

让狮子在旷野 称王

让猴子在动物园 表演

我只是守着一方土地

一步一步

默默耕耘


不是一头牛,而是一群牛

何小竹


那天的确也是这样

先是一个农民牵来一头牛

让我们拍照

后来别的农民听说了

也把他们的牛从牛圈里牵出来

牵到雪地上

让我们拍照

副县长说,够了,够了

别牵来了

记者们没有胶卷了

但农民们还是把所有的牛都牵了出来

他们都想给自家的牛

照一张像


奶牛

奶牛低垂着它的头

一堆堆必须完成咀嚼任务的草料

不仅仅属于盛宴

山一样艰巨地摆在它的面前

它不加思考  心无杂念

像一台听话的机器

按部就班运转

使我似曾相识地看到了

被广泛宣传的劳动模范

为了进一步弄清它的想法

观察到具体的表现

我谦虚地走到它的跟前

它相貌突出的特点

是那双硕大无比的牛眼

两颗琉璃  又像两汪碧潭

一往情深  不露一丝疲倦

对身边的事物了然于心

司空见惯

始终不动声色

以不变应万变

为吸引它的注意力

转移它对草料的细嚼慢咽

递过去五颜六色的糖块

和诱人胃口的水果

它闻都不闻  看都不看

如此说来

这草料的一成不变

最适合它忠贞的性格

生活内容

甘于这样简单平淡

看奶牛的咀嚼

是一种巨大的精神享受

甚至令人快要垂涎

摸一摸奶牛身上的毛

真多  真软

量一量奶牛身上的皮

真厚  真宽

不能不涌起一股感激和温暖

是人类的朋友  也是人类的伙伴

吃进去的是草料

挤出来的是鲜奶

价值等同于血汗

这被人类无比赞美

无比喜欢的味道


收集了关于"牛"的一些诗歌

唐*李白

怪石崔嵬好似牛,江边独立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嫩草平铺难入腑,长鞭任打不回头。从今鼻上无绳系,天地为栏夜不收。

唐*李峤 牛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唐*陆龟蒙《牧牛歌》

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岛立。

五歌·放牛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唐*柳宗元《牛赋》

抵触隆曦,日耕百放。往来修直,植乃禾黍。

唐*元结《将牛何处去》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唯牧童。

唐*张籍的政治讽刺诗《牧童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喙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融,官家截尔头上角。

唐*白居易《牛官》

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驱载沙,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毂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荫下铺沙堤。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右丞相,马蹄踏沙虽净洁,牛领牵牛欲出血。右丞相,但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何妨。

唐*李家明咏卧牛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宋*李纲 《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宋*黄庶《咏牛诗》

春牛不使冲残日,归来黄昏饮小川。

宋*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宋*陆游《牧牛儿》

儿归牛入栏,烟火茅檐湿。

宋*王安石《耕牛》

朝耕草茫茫,著耕水滴滴,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南宋*陈与义《题牧牛图》

犊儿狂走先过浦,却立长鸣待其母。

元*吴澄《题牧牛图》

一牛先登乱犊背,犊毛湿湿犹未稀。一牛四蹄俱在水,引豆前望喜近堤。

元*洪希文《饭牛歌》

不愁饥肠雷漉漉,风檐独抱牛衣宿。

元*舒顿《百牛图歌》

只今农父把锄耕,处处于耕皆尔力。

元*宋无《老牛》

草绳穿鼻系柴库,残喘无人问是非。春雨一犁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

明*李东阳《北原牧唱》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山苍茫,水清浅。

明*高启 牧牛词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清*叶士鉴《老牛叹》

“老牛代耕年已久,自问此生亦无负,但愿卖牛心莫起,老牛不死耕不已。

清*端木国瑚《卖牛词》

朝向垅上去,千犁随身走。暮向市上来,千刃随身受。既困牧儿鞭,又苦屠儿手。命尽主人心,肉尽忍人口。异日要扶犁,陇上还记否?

清*魏禧《登雨花台》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清*袁承福《老翁卖牛行》

老翁卖牛手持饼,持饼食牛抱牛颈。念牛力作多年功,洒泪别牛心不忍。回首视牛牛眼红,吐饼不食心恋翁。买牛人自鞭牛去,老翁泪湿东西路。

当代*臧克家《老黄牛》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当代*石天河

未许心闲任笔闲,何妨纸墨发危言。民间底事非关己,世上阿谁恶弄权?铁骨铮铮干气象,云笺叠叠写新篇。天教我辈头生角,索性抵牾到百年。

佛教的禅诗

禅宗的十牛诗:

廓庵师远〈十牛图颂〉

(1)寻牛∶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2)见迹∶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3)见牛∶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4)得牛∶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 烟云深处居。

(5)牧牛∶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

(6)骑牛归家∶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7)忘牛存人∶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8)人牛俱忘∶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9)返本还源∶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10)入廛垂手∶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民间牛歌:

凡人听我说根由,世间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同用力,四时辛苦未曾休;

犁耙肩上千斤重,麻鞭百万肩上抽;恶言恶语诸段骂,喝声快走敢停留?

田土坚硬轿不动,肚中无草泪双流;指望早晨来放我,谁知耕到午时头;

饥饿吃口田中稻,顿遭主人骂“瘟牛”一年吃的都是草,种得田禾你自收;

秘米白米做饭吃,糯米做酒请亲友;麦粟棉花诸般有,芝麻豆谷满目收;

娶媳嫁女做善事,无钱又想卖耕牛;见我老来无气力,卖与屠行做莱牛;

捆缚就把咽喉割,剥皮剥肉有何仇?眼泪汪汪说不出,破肚抽肠鲜血流;

剥我皮来作鼓打,惊天动地鬼神愁;卖我之人穷得快,吃我之人结大仇。

咏卧牛

【唐】李家明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注:

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披五彩龙纹外衣,于一个夜间,下令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信道狂奔燕营,五千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呐喊助威。燕军见火光中无数角上有刀﹑身后冒火的怪物直冲而来,惊惶失措。齐军勇士乘势冲杀,城内军民紧跟助战,燕军夺路逃命,互相践踏,骑劫在混乱中被杀。田单率军乘胜追击,齐国民众也持械助战,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七十余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牛阵”。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

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牧牛词

【明】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关于牛的诗句!


1、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李白《咏石牛》

2、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牧童词》 唐·张籍

3、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田家词》 唐·元稹

4、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饮牛歌》 宋·陆游

5、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唐·顾况

6、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饮牛歌》 宋·陆游

7、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骑牛歌》 清·陆师

8、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牧童词》 唐·储光羲

9、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牧牛词》 明·高启

10、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病牛》 宋·李纲

11、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耕牛》 宋·梅尧臣

1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应当)一饮三百杯。——《醉酒歌》李白

13、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田家词》 唐·元稹

14、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田家词》 唐·元稹

15、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高启《牧牛词》

16、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词》 唐·张籍

17、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骑牛歌》 清·陆师

18、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饮牛歌》 宋·陆游

19、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词》 唐·李涉

20、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21、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吟牛》

22、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老黄牛》臧克家

23、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禾熟》 宋·孔平仲

24、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黄牛》臧克家

25、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将牛何处去》 唐·元结

26、江村小儿好夸骋,脚踏牛头上牛领。——《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唐·顾况

27、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2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29、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田家词》 唐·元稹

30、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官牛》 唐·白居易

31、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病牛》 宋·李纲

32、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高启《牧牛词》


关于牛的诗句或者典故


      据传我国在公元前七千年左右便开始养牛,当时为了吃肉。黄帝时代开始用牛驾车,西周时又用它耕田。而《诗经》中的牛主要用作祭品。《礼记•王制》云:“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牛羊猪三牲全备者,谓之太牢;只有猪羊者,曰少牢。《鲁颂• 宫》:“秋而载尝,夏而 衡。白牡 刚,牺尊将将。”为了使秋天祭祀用的牛完好无伤,夏天就用栏木把它们圈养隔离起来,足见郑重其事。用红色和白色的公牛祭祀,还要把酒尊也做成牲牛的形状。

  《小雅•楚茨》:“ (洁)尔牛羊,以往 尝。”冬天和秋天的祭祀分别称为 尝。《周颂•我将》:“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煮好并献上牛羊祭品,恭敬地放在右方供神享用。《小雅•大田》“来方 祀,以其 黑”和《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 牡”是以赤色和黑色的牛羊为贡品来祭天。

  此外,《诗经》用牛尾来装饰物品。《吕氏春秋》记载古人把牛尾作为舞蹈的道具:“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风•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陈奂疏云:“谓之干旄者,以注旄于干首,故《释天》云:‘注旄首曰旌。’李巡曰:‘旄牛尾注干首。’”干旄是在顶端饰有牦牛尾的旗杆,当时用它表示一定的身份,《毛传》说:“注旄于干首,大夫之旃也。”《小雅•出车》之“建彼旄矣”与此同。早在夏朝,“西南夷常贡旄牛尾,为旌旗之饰,《书》《诗》通谓之旄。”

  也有用牛角做酒器的。如《周颂•丝衣》也有“兕觥其 。旨酒思柔。”兕觥是用野牛角制成的酒杯。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古代社会中是头等大事,而《诗经》中作为祭品的牛,无疑为人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不管这些牲牛如何神圣光洁,它们毕竟是死的物品。难怪庄子不愿做“郊祭之牺牛”,而宁愿做“游戏污渎之中自快”的小猪。不过,《诗经》也有些篇目把牛作为田园风物进行描写,极其生动活泼,令人叫绝,简直如范曾笔下的牧牛图一般。

  二

  生活中的牛自然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生民》“牛羊腓字之”,马瑞辰解释说:“《说文》:‘字,乳也。’字、乳、育三字同义。”牛羊非但不践踏弃置在巷道中的后稷,还用小腿肚子庇护他,并哺乳他,何等的仁爱!《小雅•黍苗》“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有负任者,有挽辇者,有将车者,有牵傍牛者,叙述的是役夫建筑谢城的辛劳和勤恳。《何草不黄》中有“匪兕匪虎,率彼旷野”,行进在旷野中的牛何其自在!《诗经》里的牛有时还是点缀风景的道具,常与“羊”一道成为田园风光中的可爱物象,最典型的是《小雅•无羊》和《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为少妇思念征夫的诗歌,质朴无华,情真意切。诗分两章,各有一句写牛:“日之夕兮,羊牛下来”,“日之夕兮,羊牛下括”。太阳下山,牛羊回圈了,少妇触景生情,不禁引发了对丈夫的思念。牛羊在这里就不仅仅是景致,而是饱含着深情,引人联想:日暮时分,吃饱了嫩草的羊撒着欢儿地跑回来,哞哞叫的小牛撵着母牛也神气十足地归来了,农家小院里顿时呈现出一派欢腾景象!而在外服役的丈夫却归期杳杳。牛羊对妇人思夫起到了反衬作用,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据毛序,《无羊》是宣王考牧之作,郑玄解释说:“厉王之时,牧人之职废。宣王始兴而复之,至此而成,谓复先王牛羊之数。”全诗纯用“赋”法,却体物入微,再现了一幅乡村放牧图,对牛羊的描摹极其逼真:“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 。”诗以反问句开头,问得突兀,却又诙谐有情,极力抒发诗人乍一见到众多牛羊的惊奇、赞赏之情。“《毛传》:‘黄牛黑唇曰 。’瑞辰按:《尔雅》又云‘牛七尺曰 ’,诗义当取此,极言肥大者之多尔。”尔是牧人,用第二人称的方法直指,给人以亲切感。“三百”和“九十”都是虚指,极言牛羊之众多,以数目突出牛羊成群、尽情欢腾的情状,表达了对牛羊繁盛、人丁兴旺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接下来的四句更为神妙:“尔羊来思,其角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体物而传神,可谓“诗中有画”。画图绘物重在传神,但一般总有两种遗憾:一是物象不足不真难以传神。二是物象太盛又压住了神韵。所谓神韵者正是“ ”、“湿湿”的感觉。《毛传》解释这两个叠音词说:“聚其角而息 然。 而动,其耳湿湿然。”即“ ”是一群羊犄角挨犄角的情状,“湿湿”是众多的牛随着咀嚼而摇耳的样子。诗人抓住牛羊身上最富特征的部位,用两个叠音词稍加描摹,那羊角簇立、牛耳耸动的奇妙景象,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几句简直是神来之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第二章对牛羊和牧人进行动态描写:“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 。”讹,《毛传》:“动也。”前三个排比句写散布四处的牛羊自得其乐的情状:它们摇头摆尾,互相耍斗,有的跑到山坡上缓缓“散步”,有的下水涧俯首饮水,有的静卧草间闭目养神,有的在耸动耳朵、细咀慢嚼。一切是那么自然灵动,无拘无束。此时,蓝天、白云、绿草、羊牛、牧人以及山坡、池边等交织成一幅清丽的放牧图。人与自然界的美景和动物构成何等和谐的艺术境界!纯用白描手法,而运笔变化无端,节奏舒缓,轻笔点染,韵味悠远。方玉润叹其“以见人物并处,两相习自不觉其两相忘耳。其体物入微处,有画手所不能到。晋、唐田家诸诗,何能梦见此境?”

  第二章末两句“三十维物,尔牲则具”,郑玄《笺》云:“牛羊之色异者三十,则女之祭祀,索则有之。”注意,这里的“物”用的正是其本义,指杂色牛,“王国维:卜辞中‘物’为杂色牛之称。作为‘万物’的‘物’是引申义。”诗句说用作牺牲的各种毛色的牛羊都已备齐,随时可以取用。古代不同的祭祀要用不同毛色的牲畜,《周礼•地官•牧人》云:“凡阳祀,用 牲毛之。阴祀,用黝牲毛之;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牲毛之。”方玉润则认为“尔牲则具”为全诗的主脑,“盖祭祀、燕飨及日用常馔所需,维其所取,无不具备。所以为盛,固不徒专为牺牲设也。”

  这些诗篇中的牛羊都已成为农村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先民对牛羊充满了热爱之情,所以诗人笔下才能活泼泼地呈现出牛羊动人的情状。这两篇诗不借助比兴而全用赋法,却也是颇具神韵的上乘之作。然后是关于牛的一些成语和诗句:


首先 关于牛的成语很多:


牛郎织女、庖丁解牛、汗牛充栋、牛头马面、对牛弹琴、目无全牛、牛鬼蛇神、风马牛不相及、九牛一毛、初生牛犊不怕虎、牛角挂书、蹊田夺牛、执牛耳、吴牛喘月、气冲斗牛、钻牛角尖、牛刀小试、泥牛入海、牛衣对泣、犀牛望月、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九牛二虎之力、司马牛之叹、牛溲马勃、杀鸡焉用牛刀、多如牛毛、风牛马不相及、吹牛拍马、亡羊得牛、兔角牛翼、归马放牛、马牛襟裾、牛角书生、隔山买老牛、童牛角马、如牛负重、床下牛斗、一牛吼地、目牛无全、猕猴骑土牛、一牛九锁、齐王舍牛、卖剑买牛、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牛角之歌、休牛归马、鸡尸牛从、牛马襟裾、骑牛读汉书、呼牛呼马、扛鼎抃牛、汗牛塞栋、牛衣岁月、牛童马走、牛骥同槽、牛头不对马面、散马休牛、敲牛宰马、裾马襟牛、鲸吸牛饮、牛蹄中鱼、牛蹄之涔、争猫丢牛、版筑饭牛、茧丝牛毛、壮气吞牛、对牛鼓簧、饭牛屠狗、带牛佩犊、犁牛骍角、一牛鸣地、牛之一毛、槌牛酾酒、椎牛歃血、椎牛飨士、牛羊勿践、牵牛下井、牛农对泣、牛听弹琴、骑牛觅牛、牛刀割鸡、牛星织女、牛衣夜哭、九牛拉不转、牛口之下、屠所牛羊、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瘠牛羸豚、牛衣病卧、汗牛充屋、牛骥同皁、气克斗牛、一牛鸣、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椎牛发冢、牛骥共牢、牛蹄之鱼、买牛息戈、羞以牛后.............


关于牛的诗句:

1、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唐·元稹<田家词>

2、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唐·陆龟蒙<五歌·放牛>

3、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宋·陆游<饮牛歌>

4、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有关牛的诗句。——高启<牧牛词>

5、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醉酒歌>

6、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李东阳<北原牧唱>

7、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宋·李纲<病牛>

8、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唐·储光羲<牧童词>

9、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唐·元结<将牛何处去>

10、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宋·孔平仲<禾熟>

11、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明·高启<牧牛词>

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关牛的诗句。——鲁迅

13、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唐·李涉<牧童词>

14、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唐·白居易<官牛>

15、江村小儿好夸骋,脚踏牛头上牛领。——唐·顾况<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16、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李白<咏石牛>

17、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唐·元稹<田家词>

18、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唐·顾况<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19、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宋·陆游<饮牛歌>

20、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唐·张籍<牧童词>

21、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臧克家<老黄牛>

22、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宋·李纲<病牛>

23、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唐·储光羲<牧童词>

24、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元·宋无<老牛>

25、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吟牛>

26、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唐·李涉<牧童词>

27、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宋·陆游<饮牛歌>

28、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高启<牧牛词>

29、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宋·梅尧臣<耕牛>

30、鼻之柔也,以绳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宋·黄庭坚<画牧牛赞>

31、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唐·元稹<田家词>

32、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清·陆师<骑牛歌>

33、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唐·陆龟蒙<五歌·放牛>

34、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唐·张籍<牧童词>

35、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唐·元稹<田家词>

36、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高启<牧牛词>

37、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老黄牛>

38、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清·陆师<骑牛歌>

——————————————————————————————————————————

其实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牛的描写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共有二十余处描写“杀牛宰马”的场面。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比,《水浒传》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写是很突出的。这种描写反映了人民群众反封建社会的一种精神,《水浒传》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牛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具有重要价值,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讲,杀牛意味着对社会制度的挑战~

论《西游记》里的几个牛精——牛年贺岁文(作者郭健)侵删~谢谢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和牛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除了二人、一马、一猴、一猪的取经团队外,牛在里面也占据了不小的地位,这里不谈火云洞、金兜洞、玄英洞里的小妖,讲的是师徒四人在路上遇到的老妖中的牛精。

  唐僧出长安的时候,除了白马和紫金钵盂外,唐太宗还分拨给他两个从人,是两个长行的从者,可惜刚一出河州卫,还没离开大唐,就给一个寅将军和他的两位客人——熊山君和特处士给吃了。那个特处士是个野牛精,熊山君是个熊罴精,寅将军是个老虎精,尤其是特处士,极为好吃,见了唐僧他们就是:“可能待客否?”要不是熊精还算识相,不吃唐僧,根本就不要去取经了。这第一只牛精没有多大本事,天一亮就散了。唐僧后来也没有让徒弟们来收捕这群妖怪,到此为止。

  第二只牛精就厉害多了:他严格意义上不是牛,是个小孩——善财童子红孩儿。因为他的老爹是牛魔王——一头大白牛成精的妖王,所以他也可以算是个厉害的主儿。曾经在火焰山修炼三昧真火,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把个有着“十里一山神,十里一土地,共该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的“六百里钻头号山”地皮都搜刮光了:“常常的把我们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小妖儿又讨什么常例钱……没钱与他,只得捉几个山獐野鹿,早晚间打点群精;若是没物相送,就要来拆庙宇,剥衣裳,搅得我等不得安生!”唐僧路过这里,撞到这个魔头,给抓了起来;孙行者算是厉害了,被他用三昧真火和烟熏得差点“了账”;猪八戒肉眼凡胎,被他变成观音菩萨的模样,抓住装在牛皮袋里倒吊在洞里。要不是观音菩萨亲自赶来,也无人能够收服他。

  第三只又是四众的克星,叫做独角兕大王,在金兜山金兜洞里,是太上老君的坐骑板角大青牛下凡。此妖本身本领倒是有限,但是他有个宝贝:金刚琢,孙大圣的金箍棒、如来的金丹沙、李天王的宝塔、哪吒的兵器,甚至水火、雷电都能套走、挡住,要不是太上老君的另外一件宝贝——芭蕉扇儿还在,唐僧的取经也就到这里为止了。

  第四只是如意真仙,虽然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的叔叔,但是本领不大:就是占据着女儿国的一个落胎泉,坐地收钱。被孙悟空一顿打,“推了一个蹼辣,挣扎不起”。也没有成什么大气,只是趁着唐僧师徒怀着鬼胎时,出场的一个跳梁小丑罢了。能够出来跳梁,还是因为牛魔王的关系。

  第五只就是有着七十二变的牛魔王。书中对牛大爷的描写太过于人性化了:自称“平天大圣”,娶了一个有能耐的女仙,有一个有本领的儿子。自身有着七十二变的本领,书中仅次于二郎神和孙悟空。真可以说是牛中间的神圣了。自然,这样的成功“牛士”,也容易招蜂引蝶:积雷山魔云洞的玉面公主,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他为夫。老牛也和那些素质不高的成功人士一样,就势在小公馆里住下了。直到孙悟空和猪八戒打到积雷山,剿除了狐狸精为止。虽然老牛是被哪吒和李天王收伏的,但是因为他不是仗着什么宝贝作战,书里他是第一牛!

  除了这五头牛外,书中还有三头犀牛精,在天竺国金平府敲诈百姓,骗取酥和香油喝。在所有牛精中,这三头犀牛下场最惨:老大被井木犴吃了颈子;老二老三被猪八戒砍了头。

  综上所述,特处士就是一个“村牛”,天一亮就不行了。犀牛精毕竟不是真牛,加上能耐一般,就会玩点人海战术,遇到狠主儿也就缴枪投降了。独角兕大王主要仗着老君的宝物逞凶,一旦离开了宝物,只怕沙僧就要了他的好看。而牛魔王家族就不一样的:如意真仙不是长房的牛,本领要差点,但是却霸占了女儿国打胎的专利资源生产线,进行敲诈。红孩儿毕竟还年轻,本领也没练到家,属于“一招鲜,吃遍天”的典型了(他在号山那样横行,主要是托了牛魔王的威名)。他让我想到了刚学会“亢龙有悔”的郭靖,无论谁来进攻,都结结实实的打出一招“亢龙有悔”,可也就让很多高手(孙行者、猪八戒和龙王)无法应对。不怪观音菩萨最后要把这个小妖收在身边,当个公务员。唐僧师徒过灭法国时,观音还带着善财童子一起去给唐僧报信。

  老牛本人最终落了个比较惨下场,这和当今国美的黄光裕多相似呀。原因倒不是他包二奶,而是因为他得罪了政府:牛魔王如果不是在借扇子的问题上也支持铁扇公主继续和取经人为敌,那么他二奶还可以继续包的,没有人一定去剿灭他。但是你既然要当唐僧的敌人,即使你和孙悟空原来是结拜兄弟,本领过人,也敌不过政府(天庭和佛门)的围剿。好在老牛的本领不错,上天后也不会受到虐待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