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
封装就是把属性封装在类里面,从类外部无法访问到被封装的属性
Py中定义类时,特征属性中的变量名采用双下划线开头的方式命名,方法属性里的函数名也采用双下划线开头的方式命名定义
class Student:
__school = "UCAS" # 特征属性__school被封装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x):
self.__name = name # 特征属性__name\__age\__sex被封装
self.__age = age
self.__sex = sex
def __learn(self): # 方法属性__learn()被封装
print("%s is learning" %self.__name)
def tell_info(self):
self.__learn() # 只有在类内部才可以通过__learn的形式访问到
stu1 = Student("Jack", 18,"M")
- 类中定义的__x只能在内部使用,如self.__x,引用的就是变形的结果
- 这种变形其实正是针对外部的变形,在外部是无法通过__x这个名字访问到的
- 子类定义的__x不会覆盖在父类定义的__x,因为子类中变形成了:_子类名__x,而父类中变形成了:_父类名__x,即双下滑线开头的属性在继承给子类时,子类是无法覆盖的。
**其实这仅仅这是一种变形操作,类中所有双下划线开头的名称如school都会自动变形成:_类名__school的形式**
这种机制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限制我们从外部直接访问属性,知道了类名和属性名就可以拼出名字:类名__属性,然后就可以访问了,如 _Student__school,但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
在继承中,父类如果不想让子类覆盖自己的方法,可以将方法定义为私有的
变形的过程只在类的定义是发生一次,在定义后的赋值操作,不会变形
stu1 = Student("Jack", 18,"M")
print(stu1.__dict__)
stu1.birthday = "2010-09-10" #对象实例化以后,再对对象属性的赋值操作,不会变形
print(stu1.__dict__) # 打印结果显示:属性birthday没有发生变形
输出结果:
{'_Student__name': 'Jack', '_Student__age': 18, '_Student__sex': 'M'}
{'_Student__name': 'Jack', '_Student__age': 18, '_Student__sex': 'M', 'birthday': '2010-09-10'}
封装
特征属性,即数据:
- 将数据隐藏起来这不是目的。隐藏起来然后对外提供操作该数据的接口,然后我们可以在接口附加上对该数据操作的限制,以此完成对数据属性操作的严格控制。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ag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def tell_info(self):
print("Name: %s, Age: %s" %(self.__name, self.__age))
def set_info(self, name, age):
if not isinstance(name, str):
print("姓名必须是字符串类型的")
elif not isinstance(age, int):
print("年龄必须是数字类型")
els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p1 = Person("Jack", 18)
p1.tell_info()
p1.set_info(123, 18) # 名字不是字符串,修改不成功
p1.tell_info()
p1.set_info("小明", 18) # 修改成功
p1.tell_info()
打印结果:
Name: Jack, Age: 18
姓名必须是字符串类型的
Name: Jack, Age: 18
Name: 小明, Age: 18
方法属性,即函数:
- 目的是隔离复杂度
如取款系统,用户无需只要取款的具体流程,只要一个接口就行
class ATM:
def __card(self):
print('插卡')
def __auth(self):
print('用户认证')
def __input(self):
print('输入取款金额')
def __print_bill(self):
print('打印账单')
def __take_money(self):
print('取款')
def withdraw(self):
self.__card()
self.__auth()
self.__input()
self.__print_bill()
self.__take_money()
a=ATM()
a.withdraw()
特性 property
用法1:
property是一种特殊的属性,访问它时会执行一段功能(函数)然后返回值
用途:当需要知道对象的某一个属性,偏偏这个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其他数据计算出来的。这时,应该定义一个函数func()来计算它,然后返回。但是对用户来说,这个东西,是对象的一个属性,按理说不应该通过调用函数,即方法属性来实现,而是应该像普通对象的属性一样,通过直接访问特特属性名直接调用。这就引发的特性的需求来源
对于此需求,在需求函数上加装饰器 @property即可使用特性
# BMI指数,bmi = 体重(kg)÷身高^2(m)
class People:
def __init__(self,name,weight,height):
self.name=name
self.weight=weight
self.height=height
@property
def bmi(self): # bmi的确是一个函数
return self.weight / (self.height**2)
p1=People('egon',75,1.85)
print(p1.bmi) # 用户自然而然愿意使用p1.bmi 而不是p1.bmi()
此时,用户通过像普通特征属性一样的访问方式,访问到了方法属性,这就是特性的基本应用。
但是,此时不能通过p1.bmi做赋值删除等其他操作,因为bmi是本身是函数,而不是特征属性,即不是变量
将一个类的函数定义成特性以后,对象再去使用的时候obj.name,根本无法察觉自己的name是执行了一个函数然后计算出来的,这种特性的使用方式遵循了统一访问的原则
用法二:
public
protected
private
python并没有在语法上把它们三个内建到自己的class机制中,在C++里一般会将所有的所有的数据都设置为私有的,然后提供set和get方法(接口)去设置和获取,在python中通过property方法可以实现
@property --->特性:行数当特征属性访问
@函数名.setter ---> 修改赋值操作 (f.name = "Jack")
@函数名.deleter ---> 删除操作 (使用del f.name)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val):
self.__NAME=val #将所有的数据属性都隐藏起来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obj.name访问的是self.__NAME(这也是真实值的存放位置)
@name.setter
def name(self,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str): #在设定值之前进行类型检查
raise TypeError('%s must be str' %value)
self.__NAME=value #通过类型检查后,将值value存放到真实的位置self.__NAME
@name.deleter
def name(self):
raise TypeError('Can not delete')
f=Foo('egon')
print(f.name)
# f.name=10 #抛出异常'TypeError: 10 must be str'
del f.name #抛出异常'TypeError: Can not delete'
用法三: 基本同用法二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size=10):
self.size = size
def getsize(self):
return self.size
def setsize(self, value):
self.size = value
def delsize(self):
del self.size
x = property(getsize, setsize, delsize)
c1 = C() # 实例化对象
print(c1.size) # 输出10
print(c1.x) # 输出10
c1.x = 20 # 修改size=20
print(c1.x) # 输出20
del c1.x # 删除x属性
print(c1.x) # 报错AttributeError: 'C'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ize'
封装与扩展性
封装在于明确区分内外,使得类实现者可以修改封装内的东西而不影响外部调用者的代码;
而外部使用用者只知道一个接口(函数),只要接口(函数)名、参数不变,使用者的代码永远无需改变。
这就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或者说,只要接口这个基础约定不变,则代码改变不足为虑。
isinstance & issubclass
- isinstance (obj, cls)
- 检查对象obj是否是cls的对象,或变量obj是否是cls类型的变量,以True或False的形式返回
# test1
class Foo:
pass
f = Foo()
print(isinstance(f,Foo)) # 打印True
# test2
print(isinstance("hello", str)) # 判断"hello"是否为字符串类型,返回True
- issubclass(sub, supper)
- 检查sub类是否是supper类的派生类,以True或False的形式返回
绑定方法与非绑定方法
在类内部定义函数,分为两大类:绑定方法、非绑定方法
绑定方法:
- 绑定给谁,就应该由谁调用,谁来调用就会把谁当第一个参数自动传入
绑定到对象的方法:在类定义的没有被任何装饰器修饰的
绑定到类的方法:在类内定义的被装饰器@classmethod修饰的方法
非绑定方法:
- 在类内定义的被装饰器@staticmethod修饰的方法,只是一个普通的函数工具,没有自动传参的功能,对象和类都可以调用
非绑定方法:不与类或者对象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