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部落:节选

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要为了合作来不断调整,否则就不可能有道德。为什么大脑会产生合作思维呢?是因为合作能带来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生物资源,使人类的基因能更多传承下去。怎样维持合作呢?大脑进化出了道德。针对每一种合作策略,都有对应的道德来让策略落实。比如直接互惠的策略,让人类发展出愤怒、厌恶等情感,惩罚不合作的人。再比如关心他人的策略,让人类发展出同理心等。

下面来详细说说三种比较重要的道德机制。

第一种,是重视名誉。名誉可以促进合作。不管是想有个好名声的人,还是担心臭名昭著的人,都会倾向于合作。有个实验叫“独裁者博弈”,就是说实验人员找两拨人,其中一拨人,每人给10美元,然后让他们和另一拨人分享这10美元,随便几块钱都可以。整个过程都是匿名在电脑上进行的。然后实验人员把一部分电脑的桌面背景设置成一双眼睛,另一部分电脑桌面就是普通的背景。最后的结果是,桌面背景有眼睛的那一部分人,88%都选择了和对方分享这10美元,而普通桌面的那一部分只有55%选择分享。这个实验说明,我们在被别人观察的时候,就会更加自觉,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为的是保持一个良好的名誉,以便别人愿意和自己合作。

第二种,是归属感。如果双方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声是怎么样的,归属感能促进他们的合作。只要双方同属于一个组织,双方即便不认识也可以合作。在社交网络里,以自己为圆心形成一个个圈子,人们会倾向于优待离自己更近的人。怎么跟陌生人合作呢?要辨认他们的社会身份,并通过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比如语言和口音,就是辨认对方社会身份的一个标签。研究发现,6个月大的婴儿更关注讲话不带外国口音的人,5岁的孩子更愿意跟没有外国口音的孩子做朋友。不仅仅是讲话的口音,像着装、舞蹈、开玩笑的方式等等,都能让我们识别对方和自己是不是同一个团体的。

第三种,叫间接互惠,就是对不合作的行为做出惩罚。作者把这种惩罚叫做“亲社会惩罚”,亲是亲近的亲。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城市发生了连环杀人强奸案,已经有十几名妇女儿童受到了伤害。如果你愿意匿名支付25块钱,就能保证把这名罪犯绳之以法,你愿不愿意掏这25块呢?如果你的答案是愿意,那说明你是亲社会惩罚者。因为你愿意牺牲个人利益,换取别人的合作。

从进化的角度看,亲社会惩罚是对群体有好处的,因为个体可以帮助自己的群体战胜其他群体。整个群体也能通过合作,产生更大的收益。

书里还说,一些道德行为看上去跟合作没有直接联系,实际上也起到了促进合作的作用。像印度教禁止吃牛肉,就是为了保证人们不要一次性把牛杀光,保证食物的持续供应。再比如新教要求人们高效工作、抑制消费,其实是为了使整个社会获得更多资源。

总结一下,不管是重视名誉、归属感还是间接互惠,这些道德机制都是进化的产物,为了促进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部落: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