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阅读作业——读移山之道想到的问题

1.像这一类书籍,怎么阅读才更有效?

  来自百度:

  实践表明,直接光看书效果是不大的,必须learning by doing,寓学于干,看了书的知识,只有马上通过工程实践尝试过,才有直观深刻的印象,才能发现问题和优点。所以,我觉得我们边上课边做项目的课程安排是很合理的。

2.命名规范为什么是加前缀?

  在平时使用VS等编程软件时,我们都知道,打出变量的前几个字符,vs会根据这几个字符自动帮你搜索可用的变量,那么如果加了前缀,不是阻隔了这一功能吗?我每次都要先把前缀打完才能像以前一样,并不如加个后缀来的方便。

  来自百度:命名规范的事情——能不能不要在每个名字前面加一个前缀……

  像Numerical的东西我还可以理解,有精度,字长以及等等的问题,但是例如像一个类,他本身是多态的,那我如何来给他起一个固定的前缀?呃,叫它的基类吧……不过忽然有一天,某人兽性大发说要Refactor一下,钛合金F2轻轻一按,牛逼风范,然后所有的变量名都2了……敢问为什么要在现代型编程语言中使用这种复古的思想?难道是WINAPI的历史遗风?

3.对于一个已经有一定规模的软件,增加功能重要还是精简功能重要?

  来自百度:《移山之道》的最后一章,讲“发布阶段和之后”,提到如果一个模块如果不能实现预期的设计需求,就要视状况砍掉。除此之外,用户/场景分析,迭代式开发等方法强调的都是不断地”增加”,就像微软的大多数软件,体积庞大,功能复杂,保住了大多数的用户,但是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4.程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来自百度:每个人写程序都会犯2,所谓Zero-Bug的程序,我觉得是不存在的。这句话,按我的理解,意思是“一个程序员由于不用心,写错了程序,最后倒霉了”。但是按照我的理解,事实情况应该是“一个程序员非常用心,但是倒霉了,所以写错了程序”。过分追求质量控制会丧失敏捷性。Y Combinator的Startup培训教育大家说,有BUG没关系,尽快拿出来给用户用,Feature最重要。请问这个问题怎么解。

5.DEV要不要TEST自己的代码?还是一直专注于写?让专门的TEST来做?

  最熟悉自己程序的肯定是编写者,当程序比较大时,比如这次的电梯程序,涉及到许多类之间的协调,那么测试者就会十分痛苦,因为他要先搞清楚程序的运行机理,那我才能给出比较好的测试用例,出现bug时,debug人员也要先搞清楚程序的机理才能debug。如果是编写者,输出的数据发生异常时,他比其他人更容易想到这个错误的原因,那么是不是当程序比较复杂不好测试不好debug时,由编写者自己来做一部分测试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