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赛尔-认知心理学开拓者》读书笔记 两周一本~

奈塞尔大事年表

1965—1967年 在马丁·奥恩的实验精神病学研究中心度公休长假,其间撰写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认知心理学》,于1967年付梓出版。该书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第一部专门著作,标志着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诞生,为其赢得了“认知心理学之父”的雅誉。

1967—1983年 任职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所在的康奈尔大学,开始了对认知生态学研究的探索。

1976年 出版《认知与现实》一书,阐述了其认知研究的生态学观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知觉环”理论。该书的出版不仅标志着他由传统的信息加工研究范式转向了生态学研究范式,而且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70时代的一个重大变化——生态论认知心理学初露端倪。

1978年 为在英国威尔士卡迪夫举行的关于“记忆实用方面”的国际研讨会作了题为《记忆: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的演讲报告,阐明了对记忆进行生态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1992年 与威诺格拉德共同主编出版了《埃默里认知论文集》第四卷《情感和回忆的准确性:“闪光灯”记忆研究》。

1994年 与罗宾·菲伍什共同主编出版了《埃默里认知论文集》第六卷《回忆的自我:自我叙事的建构与准确性》。

1996年 2月主持完成了一份高质量的智力研究报告《智师力:已知与未知》,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第一章 辗转流离的早年时光

1928年 12月8日在德国基尔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出生。

为逃避纳粹迫害,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斯沃斯莫尔镇定居。

法西斯反犹主义所留下的创伤是难以磨灭的,奈塞尔对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有一种潜意识的排斥,以致他把自己小时丛候在德国生活的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而对美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在高中即将毕业那年,奈塞尔终于迎来了他渴望已久的第一个女朋友。相对于他的同龄人来说,这已算得上是一份“迟来的爱”!前面已经提及,一方面,由于奈塞尔先前排斥成年人文化,因而耽误了恋爱;另一方面,由于他自幼就是一个腼腆、羞涩而不善交往的人,因而恋爱对于他似乎并不比打棒球简单多少。

挑战自我:哈佛是第一选择

奈塞尔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自记事时起就渴望成为一名科学家。不过,他的这种信念似乎并非源自科学自身的魅力。尽管他比较擅长科学课程,但对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怎么感兴趣,因为西温哈卡中心高中的科学课程并不怎么能激起他的兴趣。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核裂变原理,奈塞尔只是略知记皮毛,而并未真正掌握。至于心理学,他更是从未听说过。不管背后动力究竟是什么,“我是个美国男孩”的强烈信念似乎时刻在激励着他,促使他通过凸显自己的强项来超越与之同龄的其他美国男孩,从而弥补自己那颗在反犹浪潮中和战争阴霾下受伤的自尊心。

更令人不解的是,奈塞尔曾试图超越他自己的父亲。有一次,奈塞尔在做作业时,突然遇到一个问题,需要查阅资料,他便问母亲为什么自己不像其他家庭一样有一部百科全书。他母亲不假思索地说:“因为你父亲知道一切。”正是这句话深深刺激了奈塞尔。他内心思忖,要想超越父亲,就必须坚持从事父亲专长之外的事情,例如棒球,而不能与他在同一领域竞争,否则就很难超越他。这可以说是奈塞尔后来“不追随主流”思想的萌芽。

不久就到了申请上大学的年龄了,奈塞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哈佛大学,因为在他看来,哈佛名震四海,竞争激烈,有敢于迎接这个挑战才能体现出自己的非凡能力,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美国男孩”。

在哈佛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先是主攻物理学专业,后来受波林和米勒影响改学心理学。在米勒指导下,以“视觉刺激对绝对听觉阈限的影响”为题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

第二章 孜孜不倦的求学生涯

知觉环

起初,奈塞尔坚持知觉的建构论,认为知觉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心理建构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不断反思和吉布森影响下,他通过把知觉看成连续性活动,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觉理论——知觉环理论(cyclical theory of perception),试图综合直接知觉观和建构知觉观,即调和“信息采集”(infor-mation pick-up)和“信息加工”。在知觉环理论中,包括三个关键概念,即图式(schema)、搜索(explo-ration)和刺激(stimuli)。其中,图式是知觉者大脑中预先存在的认知装置,是过去感知过的某些刺激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一个结构稳定的内部表征,它解释了有机体如何从环境中采集可获得的信息。搜索即信息选择。刺激即环境中可直接获得的丰富信息。

知觉环理论认为,人们的视线中存在许多可以利用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选择需要图式的指导。选择信息的活动会改变原有图式,使之再选择或搜索新的信息,而这些新的信息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改变图式,如此循环往复。因此,知觉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环,从图式—→搜索(图式指导信息搜索)—→客体或可获得的信息(通过搜索过程采集信息或进行信息取样)—→图式(信息修正图式)。

《奈赛尔-认知心理学开拓者》读书笔记 两周一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根据奈塞尔的觉环理论,人们注意某些事物,无非是将这些事物置于一个知觉环中。他和罗伯特·贝克林(Robert Becklen)用选择性注视(selective looking)现象来说明了这一点。实验的基本过程是:两个屏幕分别播放两种游戏场景,然后用一面镜子将这两幅影像叠加到一起,就好像一台电视机在同时播放两个频道。让被试注视其中掷球的游戏场景,而忽视另一种叠加场景。当目标事件(即进球)发生时,被试按压反应键。结果显示,当每分钟投进40个球时,被试很容易做到只注视其中的掷球游戏场景,而察觉不到另一个叠加的场景。这时,镜子中出现了一位女士撑着一把伞慢慢穿过的影像。结果,很少有被试注意到最后叠加的影像(Neisser&Becklen,1975,pp.480-494)。也就是说,当两件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影像同时呈现在同一屏幕上时,观察者会注视其中的一个事件,而察觉不到另一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只有被关注的场景进入了知觉环,因而只有它能被觉察到。

奈塞尔的觉环论既强调了大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体现了建构论观点,又突出了环境中刺激的作用,体现了直接知觉的观点,巧妙地综合了“信息加工”与“信息采集”两种知觉理念,即知觉是“信息加工”与“信息采集”交互作用的结果。觉环论可视作奈塞尔的信息加工思想与生态学思想在知觉研究领域有机结合的典范。

第三章 认知心理学之父

《奈赛尔-认知心理学开拓者》读书笔记 两周一本~_第2张图片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


1.认知心理学家探究什么

2.“计算机类比”与“程序类比”孰更优

3.如何研究认知呢

4.认知活动是怎样的一种过程

5.认知是孤立模块的机械集合吗

6.认知里面有人格吗

第四章 由室内到室外:“我的生态梦”

奈塞尔提出,为避免重蹈内省主义的覆辙,认知心理学不应再过于依赖信息加工的计算机模型,而应实现更为“现实的”(realistic)转向。首先,认知心理学家必须更加努力地理解发生在日常环境和有目的的自发性活动背景理中的认知。这并不意味着实验室实验的终结,而是致力于研究那些具有生态重要性的变量而非那些易于操控的变量。其学次,认知心理学家有必要更多地关注知觉者和思考者所生活的真实世界的细节以及真实世界中易得信息的细微结构。已大有的研究过于追求心理的假设模型,而未充分分析影响心理形成的环境。再次,心理学必须设法接受人们实际上有能力师习得的认知技能的精密性和复杂性,以及这些技能要经历系统发展这一事实。让缺乏经验的被试在短暂的时间内执行新奇的、无意义的任务,这种纯实验几乎不能建立令人满意的人类认知理论。最后,认知心理学家必须审视其研究对于更为根本的问题——人性的意义,而不能将之完全留给行为主丛义者和精神分析学家来决定。

第五章 走进日常生活的记忆

赫克斯科说:“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悲欢离合,爱恨情愁,一切经历与感怀润就了记忆的海洋。记记忆是一个神秘而妙趣横生的事物,它承载着一个人过往岁月中所发生的全部生活故事。古往今昔多少年,记忆一直是人丛们探索和诠释的对象。一个世纪以前,艾宾浩斯首次创造性地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记忆。一个世纪之后,书在认知心理学道路上不断开拓的奈塞尔,抛弃艾宾浩斯奠定的传统记忆研究模式,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记忆问题。

《观察的记忆》不同于一般的记忆心理学的教科书,它是一部带有故事性的趣味读物,一般读者甚至外行读者阅读起来都饶有兴趣。作者所选取的阅读材料都是颇具代表性的日常记忆研究案例,内容涉及童年回忆、目击证词、闪光灯记忆、特殊人物的记忆等多个主题,其中包括他本人做的多个研究案例。他对每个案例所作的导读和评论都通俗易懂,并且在通俗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该书突出了记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给我们提供了多种看待日常记忆现象的新颖视角。它还对许多日常记忆现象进行了归类,使日常生活中某些带有神秘色彩的记忆现象真相大白。

奈塞尔认为,自我可以通过五类信息来加以师详细说明,并且每一种信息可以确定为自我的一个不同方面。据此,自我可以分为五类:生态自我(ecological self)、人际自我(interpersonal self)、扩展的自我(extended self)、私密的自我(private self)和概念的自我(concep-tual self)。

①生态自我像环境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它的许多特征是由客观存在的信息来具体说明的。这些信息不仅可以使我们知觉到生态自我所处的位置,而且可以使我们知觉到它与环境正在进行的交互作用的性质。②许多相关信息是动态的,由随时间而变化的结构组成。光结构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具体说明自我的信息通常可以同时供几种知觉形态利用。③生态自我从婴儿早期就可以被真实地感知到。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自我知觉会得到发展,并且变得更加充分。④此外,生态自我通常还伴随着一种明确的、强烈的意识(awar-eness),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婴儿,甚至对于所有其知觉系统采集能具体说明自我的信息的动物都适用。但这种意识并非我们通常所称的“自我识”(self-consciousness)。生态自我不像扩展的自我、私密的自我和概念的自我,它本身不是思维的对象,而是直接知觉到的;非常幼小的婴儿没有任何内部的自我表征去意识(conscious of)或思考。

对人际自我的意识几乎总是同时伴随着对生态自我的意识。有许多信息可以具体说明它们的共存性:我可以看到,你正在对其讲话的那个人(人际的“我”),就是位于此环境中这一观察点的那个人(生态的“我”)。由于这个原因,自我的这两个方面很少被经验到,是独立的。然而,如果我们只关注一类信息而完全忽视另一类,这种分离就可能会发生。只关注生态的信息结构而忽视人际的信息结构,就是要把另一个人仅看做一个非人类客体—也许从他旁边走过或者将他撞到一边,而不参与任何形式的主体间性。在非常亲密的学人际交往中,如情侣之间(精神分析学家很久以前就指出的)或者母亲和婴儿之间,相反的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个人的注意力如此完全地指向正在进行的主体间经验,以致他根本就不会采集任何具体说明生态自我的信息。这并不意味着恋人师和婴儿没有生态自我,只是在某些时刻他们自我的生态方面可能被忽视。

尽管我们对扩展自我的认识基于储存的信息,但对这些信息的利用并非不存在问题。记忆通常是重新建构的;我们回忆什么取决于我们现在相信什么以及我们曾经储存了什么。这意味着,回忆的自我并非独立于概念的自我;我们的自我理论会影响我们选择去回忆什么以及回忆的准确性(通过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可得信息的某些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这些理论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知觉什么,生态的和人际关系的)。由于我们所拥有的用于认识扩展自我的信息,是私密的和有限的,而非公开的和无限丰富的,它尤其易于被错误识解。

私密的自我是指一个人的经验在某些方面是不能和别人直接分享的,如“我是唯一一个能感受到特有苦痛的人”。当儿童第一次注意到他们的某些内心体验不能与他人直接分享时,私密的自我就产生了。这一般发生在童年期晚期。

概念的自我也称“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是由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决定的,其意义来源于各种基于社会的假设和理论,并且这些假设和理论一般是关于人性特别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作为一个熟悉的世界中的一个特殊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概念。这些自我概念产生于社会生活,并因此有着很大的社会和文化差异。我自己的某些概念可以作为适宜的例子:我是一个美国人、一位丈夫和一名教授。我假定,我有某些社会义务和政治权利;我有一个肝脏、一个脾脏和一种与众不同的DNA;我是一个读书很快的人,不擅长记名字,并且我既不英俊也不丑陋;通常,我对自己行为的未来结果思考不够充分。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列表,并且没有任何两个列表是相同的。

被作为一个统一对象来考虑的自我,充满了明显的矛盾。它同时是物理的和心理的、公开的和私密的、直接知觉到的和错误虚构的、普遍的和文化特异性的。虽然我们对自己已经很熟悉了,但我们通常还必须要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澄清这一难题的一种方式可能是,考虑究竟是什么使得个体认识自己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去分析自我认识最终所基于的信息。这里所要进行的分析区分了几种可以具体说明自我的信息,每一种信息都可以确立自我的一个不同方面。这些方面如此不同,以致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自我。其不同体现在:它们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它们所易患的病症,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经验作出贡献的方式。

这几种“自我”一般不会被经验为独立的和截然不同的,因为有刺激信息来具体说明它们的聚合性(coherence)(例如,我通常能够看到,是我在这里正在从事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在这些信息不太明显的情况下,自我的统一性会相应地被减弱。但无论统一与否,所有五种“自我”都是极为重要的。它们都开始于生命的早期,尽管并非都在同一时间或以同种方式。它们都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跨时间连续性,因此每一种“自我”都会为普遍经验到自我的连续性作出贡献。它们都是被经验到的,尽管意识的品质或许会有不同。它们都是受重视的:人们不仅会不遗余力地去拯救他们的生命,而且会不遗余力地去保持可以确立他们身份的人际关系,维护他们对过去的解释和对未来的计划,保持他们的心灵秘所不受侵犯,以及维持他们已经接纳的靠文化界定的自我的完整性。

我对自我的分析将更多地集中在我们知道什么以及我们如何知道它,而不是集中在我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它。外显的行为是不可分割的,或者至少它只是按照这里所提供的方法偶尔可分。例如,我并不打算指出,某些行为由生态自我负责,其他行为由概念自我负责。一种特定行为所基于的信息的权重可能或多或少地取决于生态的或人际的知识、公开的或私密的知识、来自个人记忆的或通过接纳社会准则而获得的知识;然而,在真实环境中活动的是整个人。这一事实为几种“自我”或者至少为那些基于知觉信息的“自我”的聚合性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

心理测量研究很少作为重要新闻见报,但当它见报的时候,报道也几乎都是负面的。赫恩斯坦和莫瑞的《钟形曲线》,一部全国性的畅销书,只是对有关智商及其群体差异的令人沮丧的“事实”进行的最近的、最好的宣传总结。智力是遗传的,所以没有什么措施可以提高它;黑人和白人在智商上的平均差异显然是难以根除的;拥有最低智商的人生育理最多的孩子,所以基因库必然会变得更坏。但是,我们怎能只从表面上理解这些事实呢?结果表明,这一问题还存在另学一面,导致相当不同的结论产生:智力测验分数在提高,而非下降;黑人和白人在学业成绩上的差距近些年已急剧缩小;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种族退化趋势是存在的。如果这些鼓舞人心的发现得到更广泛的理解,智力争论就可能会呈现出另一种调子。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促成这种转变。

《观察的记忆》的目录罗列如下。

第一版 前言

第二版 前言

第一部分 观点

1.记忆: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2.日常记忆研究的破产

3.不适宜的“怀旧”案例

第二部分 特殊场合

4.个人事件记忆

5.一些重要时刻

6.闪光灯记忆

7.人们听说林肯遇刺的那一日

8.快照还是基准?

9.虚幻的闪光灯

10.地震记忆:直接经验与道听途说

第三部分 日常经验

11.日常生活中记忆的转变

12.逐日记忆

13.对一个普通物品的长时记忆

14.桑福德教授的晨祷

15.对储藏在特殊地方的事物之位置的遗忘

16.通过修改你曾经拥有的来得到你想要的

17.高中成绩记忆的准确与失真

18.父母对儿童抚养实践的回忆

19.亲密关系回忆的性别差异

第四部分 宣誓

20.现实实验

21.目击者证词

22.对面孔及其偶遇场景的记忆

23.学前儿童对山姆·斯通的回忆

24.对犯罪目击记忆的一项个案研究

25.约翰·迪安的记忆

第五部分 童年早期

26.来自歌德自传的一种早期记

27.关于记忆与童年期遗忘

28.自传体记忆的起源

29.童年期遗忘的结束

30.童年经验的错误记忆

第六部分 心理创伤:真实的与想象的

31.集中营幸存者的记忆

32.历史上由托尼·科尼利亚罗带来的思想束缚

33.一个真实复原的记忆

34.一位食言者的故事

35.记忆论战第七部分表现

36.对散文和诗的极为长期的记忆

37.“Shass Pollak”的记忆成绩

38.南斯拉夫的口头诗歌

39.利比里亚的部落史

40.新几内亚的图腾知识

41.作为故事回忆的决定因素的读写能力、文化熟悉性和“智慧”

42.学习剧本的两种方法

43.谈话记忆第八部分特殊人物

44.记忆家

45.一位记忆专家的大脑

46.第二位记忆专家

47.圆周率记忆大师———瑞简

48.一位能看到遗觉像的成年人

49.托斯卡尼尼的记忆

50.一种异常的记忆

对奈塞尔的评价

奈塞尔作为一位杰出的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很少有人对奈塞尔提出批评,难道奈塞尔就真的是一位十全十美的心理学家吗?恐怕过于乐观。其实,奈塞尔的研究还是存在某些缺陷或局限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完整明晰的理论体系

尽管奈塞尔一生跨越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和生态学两种研究取向,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但他并没有给我们呈现一套完整明晰的理论体系。就信息加工取向而言,虽然奈塞尔及时创作了第一部认知心理学专著《认知心理学》,并且也提出了许多与该取向有关的理论观点,但正当他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获得崇高声誉的时候,他却很快抛弃了这一领域,而转向了另一个极为不同的领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奈塞尔除了为认知心理学勾勒了一个初步的学科体系外,的确没有再进一步构建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就生态学取向而言,虽然奈塞尔继承了吉布森的生态学思想,在认知心理学领域领导了一场气势磅礴的生态学运动,并做了与多个认知领域有关的生态学研究,但他并没有给我们呈现一套用生态学方法研究认知现象的系统思路,很大程度上只是给我们以思想观点的启迪。因而,如果要问奈塞尔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究竟是什么,恐怕我们脑海中很难映现出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引领主流的边缘人”。

2.在某些方面研究不够深入

可以说,奈塞尔一生都在为改变心理学的发展方向而努力奔波。他先是在反抗行为主义的情势下,于1967年催生或创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认知心理学;相隔十年不到的1976年,他又明确转向了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取向。实现生态学转向后,奈塞尔先是从事知觉的生态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他转向了对生态记忆的研究;80年代中后期,他在保持生态记忆研究兴趣的同时,又对自我、智力和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可见,奈塞尔的整个学术生涯以“多变”和“广泛”的主题为主要特征。尽管这种特征使得奈塞尔多次引领学术潮流,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负面效应:很难对同一领域或同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免给人留下“打游击”的印象。例如,奈塞尔在1976年的《认知与现实》一书中就提出了“生态效度”概念,但之后他基本上没有再围绕这一概念作更多的理论阐述。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奈塞尔是靠“生态效度”来支撑他的学术框架的,但他却未能让我们清楚全面地知晓他所谓的“生态效度”有何更深刻的内涵。再如,理奈塞尔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图像记忆”、“声像记忆”、“重复情节记忆”等新颖概念,但他仅仅是“提出”而已,之学后并没有再对它们进行深刻阐述和研究,将之发扬光大。

3.在具体操作层面存在困难

奈塞尔提倡将实验室研究范式的严密性植入到真实生活情境中,对日常生活中的认知现象进行具有生态效度的研究,师这一观点是合理的。然而,这种实验室范式与生态学范式相结合的研究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效果如何呢?这两种范式在具体研究中真的可以做到完美结合吗?二者在结合的过程记中会不会产生其他意想不到的难题?正如对奈塞尔的修正主义观点持有异议的批评者们所声称的:“具有生态效度的研丛究很少使用恰当的实验控制,往往在表达不够清晰的理论框架内进行,并且所产生的结论通常不能推广到所观察的特定书情境之外。”(Sheehy,2004,p.179)或许,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4.对认知的生理机制未给予充分关注

关于信息加工取向的认知心理学,有人批评它只是从抽象的信息水平上进行分析,而没有深入到大脑的实际生理活动过程,没有从大脑神经活动的水平上去研究。(余嘉元,2001,第21页)这一批评无论对信息加工取向的奈塞尔还是对生态学取向的奈塞尔都同样适用。信息加工取向的奈塞尔认为,认知心理学家只需探究认知加工的程序,而无需过多地关注认知的生理机制,就像研究计算机编程的人只需关注“程序”而无需关注计算机的“硬件”一样,对信息加工过程和生理机制的分析是在不同水平上对心理进行的研究。然而,奈塞尔没有看到,深入地研究认知的生理机制可以更好地探究人的认知过程。生态学取向的奈塞尔,只强调神经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心理学,而没有强调生态心理学研究也需要对人的神经生理机制给予必要的关注。他曾乐观地说道:“我们不需要被后现代主义的冷嘲热讽所折磨,我们还没有被我们的神经科学的朋友们消灭的危险。”(Johnson&Emeling,1997,p.258)

此外,有学者对奈塞尔在《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所呈现出来的人性观提出了批评。认为奈塞尔对人性的分析过于片面,尤其忽视了认知与情感、认知与意志的联系,称他是一位唯知主义者而非唯情主义者,建议他走知行合一的路线。

四、大师带给我们的启示

自1879年科学心理学建立至今,心理学已走过了一百三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一百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心理学取得的进步是明显的:学科的科学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生活的意义也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的心理学出现了一种令人困扰和担忧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社会生活急切需要心理学,而另一方面心理学又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因为它并未朝着人们所需要的那种心理学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心理学正面临着分裂与破碎、脱离社会现实、被医学化或生物学化的危险倾向,并且有学者认为认知神经科学正取代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新阶段(索拉索,2002,第12页),心理学的这种危险局面日益严峻。那么,我们将如何使我们今日来之不易的心理学摆脱被人们抛弃的潜在危险呢?

1.适时进行理论建构与整合

2.提高心理学研究的生态效度

3.注重心理学研究的实用价值

4.批判、继承和超越,探求心理学发展的新思路

5.促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话与交融

你可能感兴趣的:(《奈赛尔-认知心理学开拓者》读书笔记 两周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