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浙大计算机早期毕业在美国工作生活的女生的记叙http://www.dmedia.zju.edu.cn/yq30/ssgy3-10.html。

      从她的记叙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人生,接受挑战适应变化,分享热情心态良好。国内大多数人,即使是重点大学毕业仍然需要在工作中证明自己,证明身份、社会地位,做着各式各样的比较,把自己的心理搞得疲惫不堪,总是需要应对各种挑战,逐渐地人会变得特别易怒、急躁、***性强,同时也会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气急败坏。

     所以,我觉得看看这位浙大计算机80年代的本科生的海外工作和生活,以及她记叙中散发的自信但又内敛不张扬的定力,可以给我很多的启迪以及对自己工作生活的重新定位。

     和她同龄的,有些在国内,如果是像她这样浙大本科毕业的,甚至有些不如她的,是当时的一般大学甚至是大专毕业的,现在都在各种岗位上担任部门领导或者普通大学教授成为某方面的技术专家,或者权威了,特别是这些喜欢拿自己是领导是权威的家伙,与她相比,明显看出来就是自信不足,但硬要摆出自己是老大的样子,要别人的膜拜与小心翼翼的面对他们,让他们感到满满的骄傲,其实骨子里透露出下意识的自卑。当然,也有心态端正,摆正自己的位置,老老实实做自己工作,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安安耽耽静静心心做自己的事的人的。不过,这样的人,在当下的社会肯定就是没名气的了,有名气的多半是要名的人,会折腾,注重自己社会地位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把自己挂的很高,但其实又没那个实力,所以心浮气躁,气急败坏。在大学如此,在学校外的工作的地方亦是如此。大师、专家——诸如此类,我现在已经很能辨认了。所谓大师、专家,越是这样名声高挂的,越是没必要接近,因为即使他们有些什么,也没他们宣传的那么高,那么强,但因此他们会对别人更不尊重,更势利,更不能真正帮助你,你也更不可能学到什么。

选取其中一段,以共享http://www.dmedia.zju.edu.cn/yq30/ssgy3-10.html

海外生活 

文 / 陈昶 浙江大学1982级计算机系硬件专业学生

 

1.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不断适应新的挑战:我在浙大计算机系读研究生的时候,学习了3维图形的理论。到日本大阪大学时, 由于导师从事计算机容错分析,我就改行从事计算机容错研究。记得当初经常和菊野导师在周末逐字逐句地改写论文,有时导师把我“挂” 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本以为学业完成,可找一份称心的工作,哪知到美国西部加州硅谷后, 才发现计算机容错工业已经成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硅谷的Cupertino市的图书馆里遇到了浙大计算机系在美国Trident Microsystem Inc.工作的黄剑锋老师,经黄老师介绍,我又回到3维图形本行。从此一干就是5、6 年,先后在 Trident Microsystem Inc., Mitsubishi Electronics Inc. 和 Intel 3家公司从事3维图形的软硬件的研发。不过高科技工业风云多端,加州硅谷的3维图形公司从顶峰的40~50 家,到2000年前后只剩2-3 家。正巧2000年我在从事3维图形的同时,凭兴趣参加了一个无线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讲座,突然觉得好像是发现了新天地,从此我逐渐把兴趣变成了本行。我以一个小学生的心情,从零开始,边学边干,一边帮助Intel建立了一个无线开发和测试实验室,一边去加州分校晚上和周末上课,每天从工作和学习中得到很多乐趣。经过7-8 年的学习和工作,现已是一个十足的“赤脚无线系统专家”了。


    2.学习不能只限于书本: 我们的很多知识,尤其是最初的知识,大多来自书本和老师。 我们应该永远和书本做朋友,但是,光是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1)学海无涯, 而人生时间有限。(2)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在书本中得到的。我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学习是全方位的,吸取别人的经验,动手做实验,敢于怀疑别人的理论,这些在工作中有着同样的分量。例如,虽然我不断地从书本中学无线专业知识,但是Agilent Inc.网上的无线测试设备的介绍文章和讲座,在工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Apple Inc.的 iTunes Store “iTunes U” 有很多美国有名大学的免费网上的课,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3.永远努力创造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每个人要想在某方面有所专注和成就, 除了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其他条件:良好的心境和身体,家庭的理解和协助,上司和同事的推荐和赏识。我在 Apple Inc.从事 超薄型手提计算机无线系统设计和研发的时候,尤其感受到这些。所以无论工作学习如何紧张,我们全家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假日经常去郊游等。这儿尤其想强调的是,作为一个女生,有时家庭和工作很难同时完美地兼顾。不要为此坐立不安和过分内疚,与家人坦诚地交流,寻求适当的帮助,一切暂时的难关都能挺过。记得当初我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先生有机会来美国进修,我一方面想完成学业,一方面又想陪先生和女儿来美国,权衡得失后,我决定留在日本继续学业,同时得到教授的理解,让我有机会常来美国开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