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产品经理思考方式升级1--心智

解读来源:

淘宝产品平台部高级专家魏萌:基于价值洞见的产品创新(附PDF文件下载)

http://www.woshipm.com/pmd/364297.html?ajax_action=views&pid=364297

----------------------我是分割线--------------------


3到5年的产品,我们要从日常所做的事情中跳出来去想想:

我在这个行业沉淀积累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他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我还能给我的企业带来什么,我自己又能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什么,那是什么阻碍?

日常经常遇到的三个点:

第一个点叫想不清。什么叫想不清呢?就是这个东西,我说为什么要搞,因为别人说要搞,因为别人都在搞,所以我来搞。那搞这件事情对我的企业、对我的部门有什么价值?我说不清楚,或者我看到了一些,但是有点模糊。

第二个就是推不动。就是即使我说明白了,但这个是事情我如何在企业内外部说服他人与我合作?如果是对外的对商家,对我的客户,我怎么样让别人答应我的想法?其中的阻力是什么?如果这是一个好的东西,为什么它没有被推行下去?为什么我的好想法会胎死腹中?

第三个是“没价值”。比如说我死乞白赖,仗着我在企业里,公司里各种各样的,软的硬的,结果这事我做成了。那什么是真正做成呢?是说我把这个东西推进上线了,拿到了一个过程数据结果数据?但是我如何去验证我的想法,并且持续的延着这个想法再往前走,产生更大的价值?我如何拿到这点,并证明这一点?


本文从 心智 篇分析

1、例子:淘宝这块对未来的电商的思考

如果我们去看外面的产品,什么东西很好,什么东西很火?我要不要借鉴,我从哪个角度去出发和思考呢?据说因为直播很火,所以我要做直播。还说如果你有视频资源给我们挺好的,那放在淘宝频道里面,淘宝平台里面,也是我们一块新的内容的补充。这样的思考对于产品来说真的是够的吗?

我个人认为是不够的。比如同样是做内容,视频也是一种内容。但是内容的价值点,在不同的产品结构中,对用户价值的差异是不一样的。

2、2013年 优酷应对无线化的一些策略和目标

2.1分析淘宝雨优酷内容的不同:

优酷其实内容就是产品本身,一个用户来这里消费完内容就完成了我在用户的核心的流程和体验。

淘宝不一样,淘宝的内容是为了卖产品;我不管前台是看到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还是我在前台看到了一个营销打折的商品促销信息,我最后核心是为了找到核心的商品去购买。信息(内容信息)是帮助我更好的去做一个购物决策,而这个决策,才是对平台和对用户最有价值的一个点,而并不是消费内容本身。他是有个主次关系的,所以对淘宝来说,内容为辅,商品为主。

2.1 PC的无线化迁移,是手机先行,还是Pad先行:

因为我们的核心体验是消费内容本身,所以我并不会从覆盖量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更多持有无限端设备的是手机这个点,而先满足手机这个群体。未来手机一定是个趋势,我一定会逐渐把我的主战场去切到手机,但不是现在,为什么呢?因为那个阶段正好是Pad非常火的时候,而Pad上观看视频的体验,是比在手机上要好的,屏幕更大,寂寞感更强。而且用户习惯当时也并没有切换过来。

总结:从一个视角去看,如果你对产品本身核心的价值理解的非常深的话,你是可以做出这种程度的思考,进而给自己的产品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决策的。

3、优酷和映客,内容层面上的差别是什么?

视频其实无非是一种多媒体手段的内容,它还是一个静默性的内容或者静态的内容。但是直播不一样,主播在上面,不管做什么事情,底下人还是有互动;不管互动的形式是提问一个问题,还是说向主播打赏等等,主播都会相应的做些回馈,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用户参与共建内容的形态,并且是实时的、双向的。

他们的差异,在于如何产生内容,以及如何让用户消费内容的方式发生根本性、颠覆性的变化。

当产品经理常规的套路,一定会同各种外面的一些分析的文章,或者新兴的产品中汲取营养。但这个营养的点,我的一个建议是要放在对于用户价值层面思考。吸取真的对你产品有力量、有帮助的东西去进行结合;

4、从趋势中发现问题,落地到实际的业务场景中

手淘有海量的用户来到你的场景里,去消费内容,去产生购买,去产生互动,这样一个航母级别大小的一艘战舰,他现在面临的新的挑战是谁?是什么?用户是谁,他们要什么东西?我们有没有顺应形势去分析。

第一个是市场,消费升级。中国的中产占到全世界中产的1/3,中国人已经越来越有钱了。你朋友圈出境游的人,人数可能呈几何倍数在增长。中国人不缺钱,但是对应到手淘去看:这些人这10年伴随着淘宝成长,他们仍然非常的忠诚;但是他们在手淘购买成交转化的单价,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为什么?所以我们可能就要去细分需求,说这些高品质高质量的市场,我们是不是丢失了?我们有没有一些策略去针对这些市场去做一些相应的一些措施以及应对?

第二个是人群。人群的话大家都知道,现在都在说90后,说00后、95后,那针对这些年轻化的用户的真实特征是什么呢?一定不是说00后喜欢直播我去做个直播吧,对不对?那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有态度不盲从的这种人生态度会反映在产品,它使用你产品的方方面面。现在那些很精致的那种生产者,他们的内容一定会有态度。不精致的那种,就是可能上面图片做得好一点,把你打折促销信息写完,功能写完,库存写完结束了。这样的信息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也很难打动这些逐渐偏精致化、偏态度、敏锐化的人群的内心诉求。所以针对社群电商,精确地分发到每个人的需求。垂直化的电商也好,社区也好,或者群落也好,能够更精准性的,针对到每个人的需求,去产生贡献、消费内容。口碑 粉丝 社群

第三部分就是场景,基于知识的共享经济(分答)信息的共享经济(uber),基于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他能够诞生出一种完全不同的匹配和订单分发的方式,去撬动一个线下的完整的行业去online。类似这种程度的创新,其实真是基于场景去思考,场景能够为产品,为用户带来什么?

5、产品心智的边界

所谓的心智是在说,用户看到有这么一个产品,他怎么去理解这个产品,他认为这个产品主要的功能和可以给他带来的价值是什么?

3-5年产品经理思考方式升级1--心智_第1张图片

我们从右往左看好了,右边是典型的,我说的那种叫静态的商家端产品,怎么理解?商家有一盘货,我们要帮他把这块货卖出去,所以我们要在前台,通过各种内容的包装把它呈现给消费者,这是一个非常商家端的表达。

第二种产品我认为进了一步,这个产品叫个性化频道也好,要个性化内容也好,像现在流行的头条这种机制也好。更像是我们有一些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他写了一些好的内容;产品经理负责什么呢?负责这个庞大的高质量的内容库的写入、维护,和把这些好的内容,通过前台个性化的一些用户的标签行为场景进行露出。--个性化推荐

我认为这比第一个进了一步。还有个产品,我认为这是被低估的产品,他被低估是因为他现在确实没有想清楚。这个产品叫做搜索

6、产品形态的边界

3-5年产品经理思考方式升级1--心智_第2张图片

搜索应该是每个网站都有的功能,搜索的结果页天然就是一个List,就是一个已经经历了个性化算法的一个结果,不然不可能说我搜索了一个“1”,就把全网10亿商品都去全部拿出来。它最重要一点是他建立了一个跟用户对话的通道。这个通道就是我能够向你表达,我对什么样的内容是有兴趣的,这个完全暗合了刚才说的:对于态度的追随,对于有想法不盲从的这个人群的追随。天然的硬伤:搜索是一个内容检索的黄页或者数据库,而人跟数据库说话的方式是我去看这个里面的信息,他可能有哪些字符段,我去通过搜索query的方式去尝试用机器的方式来说话。比如说 “华为/p90”,比如说“白iPhone 6s”。比如搜索“新手牛排锅”,我已经完全按照淘宝或者说我为机器做出了妥协,我打了空格,而且不说人话,但是结果仍然差强人意,他并没有匹配到我想匹配的。因为只要商家的SEO里面、关键字里面,它并没有对于用户想怎么使用这个产品打上一些Tab,我就没有办法与机器进行这样的对话,好的内容也没有把它呈现给我。--语义搜索,智能化理解语句,类似微软小冰 或 Siri对话

搜索和关注,同样都是获得内容,区别在于:搜索的时效性很高,他立马能给我结果;它的确定性也是很高的,你搜索和我搜索的,除非叠加的个性化部分,不然一定有一个自然处理的逻辑在。关注是什么?关注的时效性其实很差的。大家都用过知乎,我知乎里关注了一个人,这个人的一些行为会突出到我这里,会有一些内容呈现给我,那要是他什么也不干呢?或者他呈现的内容和他相关的内容,和我的兴趣点不那么相关呢?所以它的效率性其实并不高。同样它的确定性也不高,这是一个feed流浏览的方式,我可能会错过一些我关注的信息。--个性化推荐

7、探索机制层面的问题

我们还是回到那个例子,我要买个新手做牛排的锅。让一个用户选择(假使这两产品都是你的,知乎跟淘宝搜索是什么让用户决定),我是来搜索框搜索新手做牛排的锅还是去知乎发一个问题,或者去知乎关注一个厨艺相关牛逼的人,然后去去跟他对话?所以差别点是什么,我这里就不再展开了。我想说的核心是:你这个产品本身的形态,定义了这个产品用户会认知的心智,沿着这个心智定义出这个产品的价值。如果你认为传递出的这个价值,他本身和你真实想传递的并不一致的话,或者一致但也没有做到的话,你就需要沿着这个更深层次的价值内涵去打磨和发掘。

你可能感兴趣的:(3-5年产品经理思考方式升级1--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