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动态12.8-12.15

互金登记披露平台登记系统上线

12月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天津举办国家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系统(二期)上线仪式,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产品登记功能正式上线。此次上线的产品登记功能,除从业机构信息和企业运营信息之外,还需要网贷企业就企业产品信息进行详细披露,包括借贷合同的签署主体、签署日期,借款人的类型、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期限,还款方式、还款记录等。网信集团、拍拍贷、积木盒子、陆金服、中融宝、开鑫贷、爱投金融、玖富、点融网、有利网10家网贷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接入。投资人可通过平台,除了了解企业基本治理信息、成交总额,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产品和借贷项目情况,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营状态。

目前网贷机构承担着信息中介的角色,提供借贷双方居间撮合服务,因此,网贷机构往往还承担着“记账”的职能,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网贷机构一旦关闭,借贷双方的关系便很难追查。但全国互联网金融登记服务平台对网贷机构撮合的合同进行登记,记录合同中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样一来投资人可以登录平台查询自己的出借信息,不用担心无处可查、无据可依。同时投资人可以在平台下载电子合同。

此次上线的登记系统,是按照《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和国务院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建设的,全国有接近300家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特别是新兴业态通过系统直接报送数据,报数机构的交易规模占同业比重超过80%。

相比于一期系统,本次上线的新系统有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以接口自动采集代替了人工手动填报,二是实现了从按月采集总量数据转变为每日采集逐笔信息。这有两个明显优点:一是减少数据报送的人为干预,直接采集“一手数据”,降低企业夸大业绩、掩盖风险、规避监管的可能,二是为数据分析精度和挖掘深度提供可能,有利于实现对行业风险的动态监测。这一系统的上线意味着,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统计基础设施,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以行业自律为基础,已经形成并将不断完善。这将带来三方面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金融监管部门科学制定行业政策和监管措施,二是有利于从业机构准确预测行业发展趋势,正确选择投资和经营策略,三是有利于消费者稳定预期,理性消费,从而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

微评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迭代也非常快,在金融属性、产品法律关系等方面判断难度很大。登记系统上线后,对于监管来说,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相关基础数据,为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提供支持。

对于投资者来说,登记系统将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充分保障了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提振投资人对平台业务发展的信心。让投资者不但能够看明白,还能“货比三家”。

银行业统一支付APP云闪付发布

12月11日,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产业各方共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作为各方联手打造的全新移动端统一入口,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汇聚各家机构的移动支付功能与权益优惠,致力成为消费者省钱省心的移动支付管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中国铁路总公司总会计师余邦利,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负责人、14家区域性银行负责人以及人民银行、支付清算协会、非银行支付机构、手机厂商、合作商户代表共同出席发布仪式。

“云闪付”APP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由各家商业银行与银联共同开发建设、共同维护运营,汇聚产业各方之力的移动支付统一入口平台,消费者通过这一APP即可绑定和管理各类银行账户,并使用各家银行的移动支付服务及优惠权益。用户通过这一APP即可绑定和管理各类银行账户,并使用各家银行的移动支付服务及优惠权益——从银联二维码扫码支付到各类手机Pay开通申请,从信用卡全流程服务到Ⅱ、Ⅲ类账户开户,从个人实时转账到各类场景消费支付,只要通过手机可以操作的支付功能都将陆续在“云闪付”APP内实现。同时,为了让用户清晰辨识使用“云闪付”的各类场景,优化后银联视觉识别体系(VI)全新亮相。

通过打造开放平台,“云闪付”APP作为统一入口,汇聚银联及各大银行的支付工具、支付场景及特色服务,主要体现为以下四大主要特征:

一是开放式平台全连接。集银行业线上线下全产业、全生态支付工具于一体,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形成全新的银行业开放平台,通过向商业银行及各主要合作方开放支付服务标准接口,为合作伙伴提供商户增值服务、营销活动执行、合作银行办卡、在线销售联合四大合作模式,“云闪付”APP成为连接各方、服务各方的平台工具。

二是统一入口全打通。“云闪付”APP全面支持各类银行账户,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优化用户体验,将原先散落在各个机构的支付服务工具集成,提供Ⅱ、Ⅲ类账户开户、手机NFC支付、二维码扫码、收款转账、远程支付等各类支付功能,成为银行业移动支付的统一入口。

三是多元场景全覆盖。依托人民银行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实现老百姓衣食住行线上线下主要支付场景的全面覆盖,目前可在铁路、全国10万家便利店商超、30多所高校、100多个菜市场、300多个城市水电煤等公共服务行业商户使用,下一步有望实现各行账户余额查询、交通罚款缴纳等特色“硬场景”落地,并在全国更多地市公交地铁、医院社保、校企园区以及智能停车等各类场景实现应用。

不仅如此,“云闪付”APP的银联二维码扫码支付已在新加坡、澳门、香港商家实现受理,后续将向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拓展;银联手机闪付已可在境外超过60万台POS终端使用,覆盖港澳、东南亚、澳洲、俄罗斯等10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特色服务体系全汇聚。“云闪付”APP汇聚了银行、银联等各方提供的功能与权益,包括余额查询、一键转账、一站式分期、信用卡全流程服务以及银行-银联优惠权益、账单查询等各类银行卡基础特色服务,同时还可以查询银联卡在境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受理情况、各类优惠权益及境外消费退税进度,支持消费者便利地管理各类银行账户,并使用全面的支付服务。

微评

银联“云闪付”APP推行力度不小,在之前移动支付市场投入巨额资金后,仍无法在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据霸主地位面前形成专属优势,但在移动支付这块大蛋糕上,银联为首的传统银行业显然不想就此投降,将其拱手相让。沿袭着银联原本银行卡等支付介质庞大的持有人群数量,能否就此“无限衍生”在移动支付领域开拓出新市场,统一发布“云闪付”是全新的标志起点。

银联发布的 “云闪付”APP既是对此前银联钱包APP颓势重整的全新优化升级,在该款银行业统一APP中整合各银行此前积累的用户资源,意图捕获原本分属各银行的移动端用户,凭借较前相比更为丰富的支付场景设计和提高各银行Ⅱ、Ⅲ类账户开卡和应用的便利性等特色金融服务,在2018年到来之际,在移动支付领域,集齐各商业银行之力,向支付宝、微信支付两大互联网巨头,再度吹响进攻的号角。

P2P网贷整改收官

12月13日,P2P网贷风险整治办发文,发布网贷整治办函(2017)57号《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未来对于P2P网贷机构来说,只有两条路:要么合规备案,要么出局。通知的重点还包括:对债权转让模式有条件放开;叫停风险准备金;有资质的银行方能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清理整顿现金贷相关业务;叫停P2P与地方金交所的合作。

一、对债权转让模式有条件放开。为解决流动性、出借人间的低频债券转让,认定为合规;而类ABS模式的债权转让、超级放款人模式的债权转让、以及活期、定期理财产品的形式对接债权转让标的属于违规。 亦即:纯债权拆分尚有余地,但资管份额拆分则属违规。

二、叫停风险准备金。本通知直接将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的风险准备金打入“违规”之列。需要明确的是,风险准备金主要针对的是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而非信用风险或其他市场风险。对P2P行业的风险准备金一刀切叫停,一方面是要求P2P回归信息中介本源,同时考虑到对网贷机构使用和宣传风险准备金的监管难度较高,所以直接叫停最为干脆。

三、有资质的银行方能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其实此前,网贷整治办已委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对网贷机构展开测评,要求网贷机构与通过测评的商业银行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

四、清理整顿现金贷相关业务。结合整治办函[2017]141号《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P2P网贷信息中介机构不能发放贷款,只能在借款人和出借人中间做信息撮合,并不得撮合综合借款利率超过36%的借贷业务,否则不能进行登记备案。

五、叫停P2P与地方金交所的合作。此前仅要求重点检查通过地方交易场所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行为。而此次明确:全面禁止网贷机构和地方金融资产交易场所任何合作。

2018年1月底前将进行摸底排查,并将结果上报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摸底排查结果为基础,以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为依据, 根据违法违规性质、情节轻重、风险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对各类机构实施分类处置。此项工作于2018年3月底前完成。

微评

此次57号文已然明确了监管态度,确定了整治时间表,同时基本消除了路线上的模糊地带,对各省市提出明确的整治、备案要求,并对P2P网贷机构划出了明确的“生死线”:要么合规备案,要么出局。将迫使小部分平台充分整改,放弃大额业务、资金错配、业务分拆。

近18万亿元PPP遭清理整顿

一场规范PPP模式发展的风暴正在刮起。近日五部委公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业内看来,资管行业作为PPP项目融资的主要上游资金来源,新政的出台势必将对现行PPP项目融资模式产生根本性影响。财政部近日也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下称92号文),提高入库门槛并组织开展已入库项目集中清理。

最近三年PPP领域发展很快,受到了市场的热捧,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借PPP变相融资等不规范操作的问题,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此次财政部发布92号文主要是为了纠正当前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走偏、变异问题,提高项目库入库项目质量和信息公开有效性,进一步规范PPP项目运作,防控金融风险、防止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抬头。

自2014年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各界对于PPP赋予了很大的期望。认为PPP模式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改革举措,PPP也迎来爆炸式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入库项目合计14220个、投资额17.8万亿元。截至10月底,项目库已进入开发阶段的项目达6806个,计划投资额10.2万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市政、交通、环保、教育、文化、养老等19个行业领域。其中已落地项目2438个,计划投资额4.1万亿元。

三年是一个小周期,在这个节点上,出台92号文实际上是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一次警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各省级财政部门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本地区项目管理库集中清理工作,并将清理工作完成情况报财政部金融司备案。对于逾期未完成清理工作的地区,由财政部PPP中心指导并督促其于30日内完成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暂停该地区新项目入库直至整改完成。

微评

对PPP市场发展过热的趋势也是一次降温,希望以此来引起各方的思考,促使各参与方更加注重规范运作和项目管理,避免PPP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出现项目形式盲目复制的现象。这有利于防范和控制风险,增强市场信心,促进PPP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至于下一步如何规范发展PPP,首先,遵循推广PPP模式的本意,不要触碰可能导致政府债务变相增加的红线;其次,在PPP实践过程中,要从源头上优选真正有经营性的行业,选择真正适宜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的项目及行业;第三,与行业发展进行深度整合。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涉及的行业很多,每个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及社会资本的发育水平都不尽相同,行业规制的发展状况也不同。下一步PPP的发展应跟行业有一个更好、更深度的结合,形成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发展模式。

保监会就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征求意见

继对财产保险及人身保险公司相继开展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试评估和量化评估测试工作后,12月15日,保监会就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顶层设计向行业公开征求意见,并计划自2018年起开始试运行。

保监会将根据保险公司综合评分的高低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综合评级分为A、B、C、D四大类,其中C、D两档,将迎来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保监会依据综合评级结果,对A、B、C、D四类保险公司实施差别化监管。

对A类保险公司(综合评分不低于85分,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好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高),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经营情况,适当给予资金运用范围、模式、比例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A类保险公司先行先试。

B类保险公司指的是,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好或较好,资产负债管理能力高或较高的保险公司,没有特别的针对性监管措施。

对C类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差或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低),中国保监会可根据公司存在的风险,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风险提示,监管谈话,下发监管函,进行专项现场检查,要求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提交和实施预防资产负债匹配状况恶化或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的计划等在内的针对性监管措施。

对D类保险公司(综合评分低于60分,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差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或中国保监会认定保险公司潜在风险超过其可承受范围,已经采取风险处置措施的),除可采取对C类保险公司的监管措施外,还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责令调整业务结构,限制业务范围或增长速度;在一定期限内禁止申报新产品;责令调整资产结构或交易对手,限制资金运用形式或比例;限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 责令调整公司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等在内的针对性监管措施。

对于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为低的公司,不予备案其股权投资能力、不动产投资能力和衍生品运用能力,禁止其开展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对于已经取得上述相关能力备案的,视情况暂停其新增重大股票投资、上市公司收购、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和运用衍生品。

微评

《规定》对近年来风靡于诸多中小险企的“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形成顶层设计的约束,评分低的保险公司将被叫停股票投资。这意味着,保险业即将迎来又一个重要监管工具——资产负债管理。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新政,以引导保险公司主动调整资产负债匹配,通过制度化建设来约束防范匹配失衡风险。

基于区块链技术,招商银行首次实现跨境清算

招商银行12月21日宣布,近日招商银行联手永隆银行、永隆深圳分行,成功实现了三方间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汇款。据招商银行介绍,这是全球首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同业间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

12月18日,招商银行作为代理清算行,完成从香港永隆银行向永隆银行深圳分行的人民币头寸调拨业务。12月20日,三方又完成了以招商海通贸易有限公司为汇款人,前海蛇口自贸区内海通(深圳)贸易有限公司为收款人的跨境人民币汇款业务。

区块链从一开始就是‘多中心化’的,这意味着任何一家参与方在链上都同等重要,接入方越多,效果就越显著。招商银行于2016年9月加入R3区块链联盟,成为中国第二家加入该联盟的公司。近一年来,招行在区块链领域不断投入、持续探索,自主研发了包括可编辑区块链、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隐私保护、互联网合约验证、联盟成员识别验证、可干预实时监管等大量创新技术。通过领先的技术基础解决了困扰区块链应用推广的重重障碍,形成自主可控的通用化区块链多方协作解决方案。

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记账”特点,资金清算信息在“链上”同步抵达、全体共享、实时更新,清算效率实现质的飞跃。区块链跨境清算技术着眼于信息的高效与安全传递,与传统支付渠道相互补充,从而避免了区块链电子货币所面临的合法性和监管性问题。

区块链模式下清算各相关方全部加入“链”,节省的不仅是人力、时间成本,用户体验也大幅提高。在完成首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同业清算业务之前,从今年2月份开始,招商银行及永隆银行已经基于区块链技术试运行外币系统内直连跨境支付业务,至今累计已经完成两万三千多笔,涉及金额超过35亿元。

招行未来的计划一是将招行所有海外机构都纳入这个全球区块链跨境清算项目,二是愿意分享技术,邀请同业银行客户通力合作,共建一个覆盖面更广的跨行间区块链清算平台。

微评

区块链拥有去中心化、实时清算、不可篡改等特性,被认为天然适用于金融领域,尤其是支付结算领域,以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概念验证,将区块链率先用于跨境直联清算系统中实现跨境清算,招行已然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实时自动、不可伪造、高可用、分布式、可扩展等特性将使得未来银行同业间、银企间、企业间的跨境支付清算变得极为便利。资金走出去,资金走进来,无须报文传递,无须复杂审批,实时清算,秒级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行业动态12.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