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3 2017.11.09

表达

but this is ground already covered by multitudes of people.

cover the ground 这里应该是涉及、谈及。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但这已是被很多人谈及过的内容了。(指的是描述景观的陈腔滥调)

In only two paragraphs we have a feeling not only for the tackiness of the New California landscape...

Feel for 同情

If you feel for someone, you have sympathy for them.

people could’t get at you. You were in a cage.

To get at something means to succeed in reaching it. 够得着

在文中,是否可理解为reach或者contact?也就是没人能联系到你?请指正。

...you’d see families sitting at square tables in the dead center of square rooms.

dead center 正中央

这里的dead不是死气沉沉的意思,而是表示强调:

* [only before noun 仅用于名词前] completely or exactly – used to emphasize what you are saying 完全的;精准的

P.s. 说好的尽量不用’d这种缩写呢?的确会让读者顿一下去思考这里是had还是would或是其他的。

It makes you ache for the sight of a rebellious curve or irregular...

ache for 渴求

与long for类似。是不是可以用于表示想你想到我心痛?哈哈哈。

Nowhere else in nonfiction do writers use such syrupy words and groaning platitudes.

Syrupy 过分多情的,syrup是糖浆,这个衍生义有意思

Platitude 陈腔滥调

Distill the important from the immaterial.

老爷子又玩起了alliteration,要有足够的单词量才能如此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啊。

总结

地点描写与人物描写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两大支柱,

篇幅:

1. 作为背景描写一两段

2. 铺垫情绪描写更多

3. 游记作为主体

技巧与建议:

1.  内容方面:发掘地点的特殊性,写出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关注自己的主观感受,但也要客观地考虑读者的心理。多去几次搜集资料,但不要堆砌细节,而要严格筛选信息,将特殊的细节挑选出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找到一个地点的中心意义。

2. 风格方面:避免使用华而不实的词藻和陈腔滥调去形容风景,避免过多使用主观的形容词,因为每个人对这些词的理解都不同,这并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3. 将地点写活的重点在于加入人的活动,人才是表现地点特征的载体。不要采访旅客,而要采访当地人。

4. 即使被描写过很多次的地方也可以成为你的素材,从你的角度挖掘内容,只有你写过的地方才是你的。

感想

这一章节的内容其实很简洁,作者对于地点描写给出了关于风格和内容上的建议,较长篇幅都用于举例,让读者感受什么样才是好的地点描写。

第一个例子中的地点描写特别像公路电影中的片段,镜头带着我们走街串巷,相当有画面感。第二个例子因为对于政治主题和相关词汇不熟悉,还是看的很痛苦,印象就是开头的描写很生动,语言的使用很巧妙,毫不做作。第三个例子感觉到了Zinsser在讲开头的时候提到的一股温和但持续的吸引,方正与蜿蜒的对比以及人们对密西西比河的感情跃然于纸上。第四、第五个例子则因为加入了大量的人物成分所以读起来更抓人更有趣,果然人物活动是从侧面表现地点的关键。我读到“his very face sits”的时候也乐得不行,对于伊斯坦布尔也有了更多的想象。

能在景观描写中让读者找到乐趣的确是高手。比起用特别美的语言去细致地描述,我更喜欢老爷子推崇的,用人物表达地域特点的方式。好像突然明白为什么小时候背朱自清先生的春和荷塘月色那么痛苦了,可能是我对语言美的感受能力还不够,需要内容丰富的加持。毕竟读者都会对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共鸣。Readers respond better to things they can relate to.

你可能感兴趣的:(Chapter 13 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