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8夜读《中庸》

读书,获得知识,领悟智慧,有什么用?或者干脆狭隘一点说,像我这样,研读儒家学说,对现实生活有什么用?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人类知识的源头说起。知识,是人类探知和认识自然世界的经验总和。从类人猿学会直立行走,依靠动物本能采集和狩猎为生,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维持生命,就开始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记忆和整理,杂乱零碎的信息经过一代代传递和进化,逐渐形成固定的、有条理的信息系统,这就是知识最早的表现形式。

进入智人时代,也就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后,人类更加注重知识对于获取食物,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了使用火驱赶野兽,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提高劳动效率,学会了使用有规律的单音字节进行更加复杂的信息交流,知识使人类不断增强对自然界的驾驭能力,获得了更大程度的生存自由。

从最原始的人类组织形式开始,拥有更多知识的个体,始终占据着优势和主导地位,无论人类哪一种文明,都对能够驾驭自然界的知识不懈追求,也对知识的拥有者无尚崇敬。获取知识,领悟智慧,绝不是为了让我们挣更多的钱,而是让我们的个体生命在种群中,存在得体面,更有尊严。

智慧,是个体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后的意识产物。知识是信息的积累和叠加,而智慧,是人类分辨事物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的能力,这种能力远远比事物的认知和信息的积累更有现实作用。智慧告诉我们面对什么情况该怎样面对,天空降下的雷电首先会击中地面高大物体,这是知识,而在雷雨天气懂得不在高大的树木下躲避,这是智慧。拥有知识并不决定一定懂得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昨夜与高中时同学一起吃饭,谈及有人开设国学讲座,那同学脱口而出,你有竞争者了。读书,讲座,是每一个人正当而合法的权力,我读我的书,人家讲人家的课,哪里存在什么你有我无,你多我少的竞争?就好比你在路上行走,此时千万人也在路上行走,你和那些行人可算是竞争吗?

往日同学相聚,必然要互相比较一下生活质量,这是无法规避的现实,看着昔日不如你的同学活得风生水起,如今你却活得苟且而狗血,又怪得哪个?老天给人的都是每天24个小时,活着都是虚度,都是浪费,但你把生命虚度在哪里浪费在哪里,最终的结局是不一样的。

与其羡慕嫉妒恨人家的成功,不如知耻后勇,回家努力工作拼命挣钱,这就是有智慧。智慧绝不是拿廉价的知足常乐来自我安慰,或者就此远离众人把自己锻炼成孤家寡人,除非你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人境界。

智慧就是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这是人生有目标;并且知道该怎么干,这是有方法。既有目标,又有方法,人生没有什么不能成就的事。

0498夜读《中庸》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498夜读《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