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则止易,反复深耕难

我问朋友:最近喜欢上心理学,我30岁了,现在开始晚不晚?有没有前景。

他的回答:种一棵大树最好的时机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已经错过了这么多,何不现在开始。

每个行业,既然还存在,存在即合理,存在就有前景。看你走到哪一步,浅尝即止,任何行业都没有什么前景。

无论是物理生物化学管理学烹饪游泳写作等等等,任何你现在感兴趣,想付出时间和努力去学的事情,最佳的时机就是现在。

时机对了,然后就是你对自己能够付出的时间、精力的预估是否准确。

古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我觉得也有太多事情,万事开头易,有始有终难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成灾的年代,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一时心血来潮,这也试试那也尝尝,不合适就放弃。

我也鼓励尝试,可是生命中大多只有尝试,没有结局的事情,习惯了,就会形成一个模式。

失败的模式,半途而废的模式,浅尝则止的模式,缺乏耐力,没有方向。

回想之下,30年的人生,有哪些事情是你一直坚持做下来的。相信只要是做下来了,都已经有所收获了。

万维钢曾经说过: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败只是失败之母。别人的失败,可以成就你的成功,自己的失败,非但吸取不到教训,反而挫败自信心。

人都是非常自恋的个体,即使失败了,也会找各方面的客观原因,所以失败无用,赶紧成功吧。

我对自己的周计划安排:三天读完一本纸质书,每天学习“得到”四个专栏并反馈,不写不睡觉,熊猫学院一周一本书,每周听2堂分享课程.......

开始得洋洋洒洒,最终因为对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预估不当,弄得一周忙忙乱乱,没有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今日读书<理家理心>,原来生活中除了在物质上需要断舍离,精神上同样也是。精简的生活,更高品质。

衣服买一件丢一件,认为以后会用到的东西,认为可以留着给朋友的东西,购物赠送的小礼品,饼干盒可以做收纳盒,这些都要丢掉。

这不是提倡铺张浪费,而是极简物质,才能高效生活。听说乔布斯同一款衬衫有10件,每天穿一样的衣服,他认为这样能节省挑选衣服搭配的时间,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回顾我一周的计划,决定做些割舍,把完成的效率提高。自从写作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我都能感受到逆流而上,不进则退的现状。熊猫学院的书籍于我太工具化,兴趣不高,每天草草浏览打卡。

舍弃熊猫学院的学习,反复阅读,只字不差的阅读"得到"里的专栏,坚持纸质阅读,坚持每日写作。

当理清生活中精神上更重要的是什么,就很容易做出一个断舍离。对我来说,涉猎广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深耕一个两个领域。

深耕意味着在这一个两个领域,至少要花更多时间精力,读懂吃透,专注的学习。得到里的专栏,并不像微信公众号里的轻阅读,随便瞄一眼就能懂得。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课今天答疑读者,读者问:我每天开车听完宁教授的文章,感觉没听懂。

老师答:我每天可以写两万字,但是由于做专栏没有经验,我两天才写1000字,把我几十年在清华的经验,反复斟酌精炼,你花10分钟开着车就能听懂,那岂不是我的付出,你的得到,太不成正比?

看完老师的回答,恍然大悟。老师们毫无保留的教给我们,我们并不一定接收到了。

为什么在速食文化,速读文化的今天,李笑来老师,万维钢老师,罗胖等,却都在强调"只字不差的反复阅读"。

不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可以捐赠掉,不需要留在书架,以此证明你满腹诗书,是表面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尝则止易,反复深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