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

原文链接:http://10plus1.jp/200903/issue2.php

原文标题:《特集:1970年代生まれの若手建築家 30代建築家アンケート》

翻译:@日本建筑译介(自由翻译,未申请版权)

【译者注】这是2009年3月的专题文章,当时30代建筑师如今也算得上40代了,但很多观点与提到的作品仍然具有了解价值,当时受访的建筑师也有不少获得了更高的名望。因此我们选译了部分内容,供各位阅读参考。(顺序也根据国内建筑圈关注度有所调整)

涉及访谈对象

石上纯也 藤本壮介 乾久美子 中村拓志 伊藤博之 菊地宏 (以上已译)

西牟田奈奈 长谷川豪 吉村靖孝 LEVEL Architects(中村和基+出原贤一)

问题

1──见到同辈建筑师的作品时,会察觉到彼此的方法论或对建筑的感知有什么共通之处吗?若有,可以说说是怎样的作品、方法或感知吗?

2──和上个问题有些关联,不过是对于前辈建筑师,能举出一些给你带来影响或你比较关注的建筑师吗?而这种影响或关注,具体是反映在怎样的作品、细节或思考方式中的呢?


石上纯也 (建筑师/石上纯也建筑设计事务所)

●1

我在杂志之类的地方见过许许多多与我同辈的建筑师的作品,常常在产生同感的时候,内心也会察觉到在哪个地方是不一样的。确实每次都会这么觉得,所以这绝不是针对某个特殊的作品。大概是因为自己对于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大家形成的“群像”抱有兴趣,想知道这群人想要实现什么,又想如何去实现。

●2

我独立出来之前就待在SANAA,自然受到了妹岛和西泽的许多影响。不过,给我带来影响的人有很多,恐怕都有自己并未意识到的、甚至弄错了的情况存在。与其说受到了某个特定的人的影响,不如说我自身所见所闻的一切产生了等价的影响。

石上純也(Ishigami Junya),生于1974年神奈川县,毕业于武藏野工业大学工学部建筑学,在东京艺术大学完成了相关硕士课程。目前是石上纯也建筑设计事务所主负责人。作品有“table”(2005)、“雷克萨斯展览场地配置”(2005)、“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坊”(2008)等。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1张图片
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坊 via KAIT官网

藤本壮介(建筑师/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

●1

因为不能将所有作品尽收眼底,所以要说共通之处,实在是从未察觉到。我自己在同辈人中,应该是比较老派的——且不论这个“老”意味着好还是坏。我对建筑有种自己的执着。我常常在思考,建筑可以如何开始,所谓的建筑又能够扩张到什么地步,诸如此类的建筑的可能性。另外,对于所谓空间的附着的框架,新时代、新价值观的框架,我也一直想要去探索。或者说,作为人造物品的建筑与其他自然造物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我关注的正是这种关系的新形态,以及人为和无为之间的新界限。我就抱着对这些事物追根究底的态度,每天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想法。虽然这些试验有时会诞生看似夸张的建筑,但它们既有符合设计预期的一部分,也存在稍稍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地方,因此反而有助于扩展我的价值观体系。

●2

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历史建筑和非历史建筑、各种各样的城市形态、所有的人工造物、所有的人类建构的概念、所有存在于与人类无关的地方的自然造物,都对自己产生过影响。要说是什么影响,大概是从它们的世界中获得了启发,并以此为契机延伸了自己的建筑理念。

不过由于我自己对建筑的执着,所以这个时候往往会寻根问底:“建筑”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虽然我还不能很好地阐释它,但总觉得那种不同于艺术、客体、概念或生活的建筑,一定是存在的。

藤本壮介(Fujimoto Sosuke),1971年生于北海道。1994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2000年创办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作品有“House N”(2008)、“情绪障碍儿短期治疗设施”(2006)、“T House”(2005)。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2张图片
House N via Archdaily

乾久美子(建筑师/乾久美子建筑设计事务所)

●1

平田晃久“Kodama Gallery”

这个翻新设计中强化了原本结构柱、梁的凹凸感,这种方法论令我产生共鸣。他所做的翻新,并不是在“新/旧”这种对比(这里只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为二者搭建融合的桥梁,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新的旧的统统做成凹凸体。这种方法不仅是对原有环境的包容,而且还着眼在了功能的多样性。他这种自始至终都在绞尽脑汁发散思维的态度,与我是共通的。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3张图片
Kodama Gallery via 事务所

石上纯也“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坊”

虽然石上的意图并不是仅仅为了“粉碎结构”,不过还是感到了“KAIT工坊”结构设计方法与自己的共通点。虽然这种将结构打散而非集中的方法,是把不透明柱变成网状柱的仙台媒体中心的一大创新,但这个项目中结构的粉碎化显得十分有趣。不过,鉴于KAIT工坊已经将结构粉碎到了这个程度,不知道此后还会有怎样的突破。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4张图片
KAIT工坊

长谷川豪“五反田住宅” 藤村龙至“Building K”

将现有的杂居式公寓大楼整合成一栋住宅建筑来使用会怎么样?我想大概就是在对这种虚构场景的设想中,才诞生了这样的作品吧。虽然面对的是“新筑”问题,但实际上希望新建造出来的建筑能够给人一种翻新的感觉。我想正是由于这样的(相当扭曲的)方法论,所以不得不灵活应对与建筑相关的各种事物。我早期设计的“Louis Vuitton Kochi”方案(比实际方案的规模大得多)也是依循了这一方法论,可惜未能实现。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5张图片
五反田住宅 via Hamonika古书店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6张图片
Building K via 事务所官方文件

藤本壮介“Tokyo Apartment”等

有同感的是他那种“胡乱堆叠”的方法的可能性。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并没有被(近代的)建筑合理性束缚,甚至像是凭借着粗暴的大胆向上胡乱堆叠。不过这样一来,就会有意识地去思考,建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不按常理出牌、把每一层都做得不一样又如何?我在拙作“Apartment I”和“浅草竞赛方案”中,也尝试了这样做的可能性;只是结果会因人而异,“胡乱堆叠”的趣味感或许也有不同。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7张图片
Tokyo Apartment via 事务所

中村竜治“Pinup”

这是一个让我感到在追求“无意识制作的有趣性”的作品。设计者将大量便签模样的东西贴在墙上,眼镜作为展品被置于其中。在这里,把便签固定在墙上实属无意识的行为,却意外地富有美感。虽然这个作品只传达了这些,但借此可以感觉到作者试图将设计行为控制到最少。我虽然没有做出这么美好的作品,但也曾经考虑过利用图钉的单向性来装饰墙壁(Gold Titan竞赛方案)。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8张图片
Pinup via 事务所

●2

要说“前辈”的话实在能够列举出太多,我就回答一些“最近的前辈”吧。

西泽大良

通过西泽的作品,我能够完全理解为什么要去寻找“包容多样性的方法”。而我之所以会意识到去联结“表层”和“存在”这二者,恐怕也是从他那儿学来的。西泽还让我察觉到,将建筑明确视为一种除了“存在”之外什么都不是的事物的设计态度,(在现代)也是有可能存在的,因此这种价值观下的设计结果也值得认真对待。

犬吠工作室(塚本由晴+贝岛桃代)

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对多元共存的重视度,以及联结城市和建筑的方法。我也由此明白了建筑话语的重要性。总之,很难说清我到底受到了他们的多少影响。

西泽立卫

我想西泽立卫教会我的,是建筑的开阔性、独创性和包容多元事物的重要性。而我也从西泽身上学到了“若没有特点、就不可谓表现”的设计态度,以及作为创作者的严谨。但话虽如此,他带给我的影响却并不是某种可沿袭的特质,非要说的话,就是已经成了我心中憧憬般的存在。

乾久美子(Inui Kumiko),1969年生于大阪府。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建筑科,在耶鲁大学建筑学院完成硕士课程。现为乾美久子建筑设计事务所主负责人,东京大学非常驻讲师。作品有“Louis Vuitton高知店”(2003)、“Jurgenlehl丸之内”(2003)、“Apartment I”(2007)。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9张图片
Apartment I

中村拓志(建筑师/NAP建筑设计事务所)

●1

我觉得共通之处在于,都会通过设计建筑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来创造出真切的感受。

●2

雷姆·库哈斯

一边积极融入商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边摸索着新的建筑方法论。

中村拓志(Nakamura Hiroshi),1974年生于东京。1999年在明治大学理工学研究课完成博士前期课程,同年进入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成为事务所主任技师后,2002年创办NAP建筑设计事务所。

(译者补充:中村拓志2009年之后有了几个堪称代表的作品,如下面的丝带教堂和东急Plaza。国内也有出版他的著作中译本《恋爱中的建筑》。)

丝带教堂/Ribbon Chapel(2014)via 事务所官网
东京表参道东急Plaza(2012)via 事务所官网


伊藤博之(建筑师/O.F.D.A associates)

●1

有同感的,大概就是让我感觉到对外观、肌理、细节的各个方面给予同等重视的作品,或是有意识在内部或外侧表现出这些方面的方法。人们常会觉得这三方面在设计时会根据具体尺度被区别对待,但实际上由于存在一定的设计顺序、设计阶段,在置身于整个环境中时,并不会觉得有多么严重的等级分化。这种基于建筑剖面的视角,与教学中容易被消极认为无法反映出尺度的CAD、CG的使用,不无关联。

●2

SANAA的作品

通观SANAA的作品,对空间关系的探索始终存在。在建筑中,这种“关系”的意义变得更广,也更加精准。正是他们创造庞大的空间变体的方法,让我学到了细节差异的重要性,而延伸这种差异,还有可能实现某种未知。

青木淳的文本

主要是青木淳讨论形式的一系列文本。他从身边确确实实的事物出发,最终却可以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读来常常产生共鸣。之所以影响很大,不仅完全因为内容,与当时还显得十分新鲜的近似口语的写作文体也很有关系。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10张图片
青木淳著作《原野与游乐园》封面

伊东丰雄的“松本市民艺术馆”

为了让建筑给到访者带来活力,伊东在这个作品中加入了大量装饰性细节,这种设计态度在某种意义上给我的冲击更甚于他的仙台媒体中心。这个作品拓展了被近代建筑遗忘的建筑的可能性,是一座激发我的创作欲的建筑。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11张图片
松本市民艺术馆 via 艺术馆官网

伊藤博之(Ito Hiroyuki),1970年生于埼玉县。在东京大学完成硕士课程,是O.F.D.A associates联合负责人。东京电机大学非常驻讲师。作品有“富谷町之家”(2008)、“MATSUBARA”(2008)、“SPIRA”(2006)等。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12张图片
富谷町之家 via 事务所官网

菊地宏(建筑师/菊地宏建筑设计事务所)

●1

在看到NAP事务所的中村拓志设计的集合住宅中树木之间的建筑试图主动介入环境、看到鼓起的住宅外墙的时候,就会觉得虽然与外部建立关系的方式、建筑环境、外墙形态等等都是他独有的表现方法,但仍然看得出影响我们同辈人的大环境是有相通之处的。

中村拓志“Dancing trees,Singing birds.”(2007)via 事务所官网


中村拓志“House SH”(2005)via 事务所官网

●2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早期住宅扩建方案中被树木吞噬的建筑。二人是颠覆“瑞士盒子”这一刻板标签的先驱者。

Peter Märkli

他的作品“雕塑之家”(La Congiunta)。光和空间的关系对我影响很大。尺度相同的两个房间,天顶高度却并不一致,让我看到了应对多个空间时的设计可能。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13张图片
雕塑之家(1992)高矮天顶房间对比图 via SOCKS网站

GIGON & GUYER

作品“Kirchner Museum”。光和空间结构的存在形式。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14张图片
Kirchner Museum via 博物馆官网

彼得·卒姆托

因教堂建筑形态而产生不同程度风化的外墙。他设计的“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 Bregenz”中光的空间感。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15张图片
布雷根茨美术馆 via 奥地利国家旅游局官网

Morger & Degelo

他们设计的一处巴塞尔集合住宅的外回廊恰好是相邻学校的外墙。

(译者注:原文未标注作品名称,猜测应是ÜBERBAUUNG DREIROSEN-KLYBECK)

ÜBERBAUUNG DREIROSEN-KLYBECK via 事务所官网

西泽立卫

“森山邸”中,图式建筑的积极意义都被破坏,空间却反而显得更加丰富。

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_第16张图片
森山邸

妹岛和世

图式渐渐变成不定式,显得愈发自由。

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

他们观察都市的敏锐性,以及建筑表现出来的多重性格。

Reima and Raili Pietilä

作品“赫尔辛基理工大学学生宿舍”中食堂里的柔和天顶。

(译者注:应该是指Dipoli Student Centre)

汉斯·夏隆

作品“柏林爱乐厅”等反映出来的颠覆性的塑形力。

菊地宏(Kikuchi Hiroshi),1972年生于东京。1996年毕业于东京理科大学工学部第一部建筑学,1998年在同大学工学研究科完成建筑学专业硕士课程。1998-1999年在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2000-2004年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工作,2004年创办菊地宏建筑设计事务所。作品有“南洋堂书店改建项目”、“LUZ STORE”等。

“日本建筑译介”翻译整理日本建筑各类资讯,覆盖建筑报道、展会信息、座谈记录等。

译自网媒、平媒,暂未涉及版权,请勿随意转载于商用。

所有内容皆为首译,如有错误请及时与发布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70年代日本建筑师问答录/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