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本人成长故事自述连载
上一章:
零是走向成功最好的基础
文/古尔浪洼
读到前面的故事,很多朋友可能可能会说,啊哦,一个成功励志的故事终于诞生了。是的。如果只读到这里,这确实是一个成功励志的故事。但若说到成长,这样的故事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成长并没有那么容易。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别人的成长,或者自己愿意讲出来的成长,其实都只是冰山之一角,或者某个时刻容易被捕捉到的一瞬。其实,大部分的成长,不是这样子的,而是类似于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但却又总是那样细细的,绵绵的,几乎没有声息的,一寸一寸在成长。这些成长,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感觉不到。但恰是这些,堆积起了潜藏在水下的90%我们看不到的,真正的成长历程和故事。
比如我,经过了百般努力,从电镀车间的普通员工,调到品质部当统计技术员时,我觉得很开心,晚上甚至兴奋得睡不着觉。整个晚上,我辗转反侧,一遍一遍规划和设想明天应该怎样开始工作。我现在也算是从最基层突围出来了,应该怎样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呢?
但等到第二天,我一上班却傻眼了。我去的那个岗位叫废品分析。所谓的技术员,其实就是对废品进行分类,而后做个统计图表出来。其功能,只是比检验员多了些统计工作而已。虽然之前我已经做过全流程的跟进,算是对产品了解一些,但靠那种浮光掠影的了解来做最终废品的终极判断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个岗位已经三个月没有人上班了,废品已经堆满了整个房间,产品一筐一筐码起来,直顶到天花板上。我第一次进去,都要侧着身子才能勉强挤进去。
这还不算什么困难。真正的困难是,没有人教我。前任因为检验岗位工作紧张,被调到最终检验去当领班了。他当领班还好,我还可以跑去问嘛。可恶的是,他是个典型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论者,所以坚决不教。不仅不教,还冷嘲热讽,说我:“啥也不懂,鼻子里插大葱,装什么象?”“我看你啊,还不如给经理打个报告,回电镀车间算了。”直把我气得差点吐血了。
本来,我还是抱着“求一求,也许有戏”的心态去的,他这么一说,我的倔驴脾气被激上来了。不教是吧?不教拉倒!离了狗屎,辣辣(一种野菜,可以生吃)还不长了(我家乡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谁离了谁都行)。我自己来,我就不信,搞不懂这些劳什子。
于是我开始挖空心思琢磨。我跑回小房间,翻翻翻,搜出前任做废品分析的几本记录,上面有各种废品缺陷的名称。于是我拿起废品,一个一个对,感觉像的,就贴上标签,做参考用。感觉不像的,先丢在一边。如此折腾了一整天,总算是折腾出来了能一一对应缺陷的名称。可是,还不够啊,另外一个筐里,还有我对不出名称丢进去的几十种。怎么办呢?我又开始挖空心思,想上了。
忽然,我灵机一动:退给最终检验。因为我是最终的废品分析,原则上,我认为不可报废的,可以注明原因和理由,退回重检。正好,我的前任是终检领班,他肯定会一一去看的。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把那些我搞不懂名称和原因的废品胡乱贴个标签,统统退了回去。
果然,还不到半个小时,那哥们就杀进来了。一进来,怒气冲天,把一筐废品往我桌子上一丢,就开始嚷嚷。他拿起一个废品,说:“这明明是××,你怎么贴个×××呢?这明明是×××,你怎么贴个××呢?你到底会不会判断啊?!不会判断卷铺盖回家去。”骂一句,往我桌子上扔一个废品,骂一句,再扔一个。不一会儿,就扔了一大堆。到后来,他实在是气不打一处来,还跑出去找经理投诉。
我一见忍不住心花怒放,赶紧把他扔在桌子上的废品收拾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标签上注上了他说的名称。
一会儿,他拉着经理进来了。经理拿起桌子上的废品一看,立即心领神会,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满是赞许,装模作样斥责了我几句,转头又安抚了那哥们一下,把他劝回去了。我无暇他顾,赶紧把那些宝贝收拾起来,放到架子下的样品筐里。
这只不过是我开始废品分析的序曲。真正难的,其实还在后面呢。
这个岗位上已经三个月没有人了,积累的那些废品亟待分析完,并将责任落实到各工序去。所以,工作量很巨大。但光辨识废品名称这么简单一件事,我就已经开始惹得终检领班暴跳如雷了,甚至都搞到经理要出面调停了,更别说还要将废品最终判断,分配到各个工序,各个部门去呢了。
因此,在这件事情上,我不敢造次。毕竟,每天来看废品责任归属的是各工序的工程师、主管、经理。每个人都在乎自己的报废率,都很认真,人认真到近乎斤斤计较。因为废品指标是与考核和工资挂钩在一起的。除非我不想要这个饭碗了,如果想保住它,我就得保证分析和判断是靠谱的,有依据的,至少是有道理可讲的,绝对不可采取对终检领班采取的工作方法。可是,想想,一个跨越如此多学科,经历如此多工序才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废品分析,哪有那么容易?
于是,每天,厂里都能在废品间听到拍桌子的声音,摔产品的声音,骂娘的声音。骂谁呢?自然是骂我。有骂我不长眼的,有骂我狗屁不懂的,有骂我滥竽充数的。反正那段时间,我是什么难听的都听过。但没办法,不听也不行,谁让我活儿干得不好,分析得不准确呢?直到此时,我也才知道,难怪这个地方三个月没有人来接替了,敢情不是个好差事,没人愿接啊。
结果,到新岗位没几天,因为压力太大,我开始失眠了。以前,我一直以为我是全世界心最大的,就算天塌下来,都干扰不了我,照样能呼噜呼噜睡大觉。但是现在,我要么因为想产品分析的事久久睡不着;要么迷迷糊糊睡着了,却总是睡得很浅,整个晚上都在做梦,梦里也全是在拼命地看产品,跟别人解释,我为什么这么分,哪个我分对了,哪个我判错了……每天早上起来,我头疼得都快要爆炸了。
怎么办呢?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啊。我找上司去,不懂的,自然是去请教他呀。结果,有一天,我问了我的上司三十多次各种问题,我那个上司被问火了,说:“你是我要当你一个人的主管,为你一个服务,不干其他的事了吗?”我一看,得,这个上司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怎么样好相处啊。但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啊。于是第二天,我照旧厚着脸皮去问,只是比前几天技巧一点,一次多备点样品,少问几次,这叫减量不减价,该要的,我还得要啊。虽然他有些不太情愿,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嘛,我每次都笑得像一大朵向日葵,再说我也是他的直属下属,他也不怎么好意思拒绝。
另外,我还想办法找其他人问。因为工程师、主管和经理每天都要去看分配给自己的废品,我就找他们问。只要他说不是他的工序的,我就立即虚心接受,拿出来,使劲追问造成废品的原因,是由哪个工序造成的。有些人脾气好,会给我讲半天,有些人脾气不好,开口就骂。骂就骂,我都听了那么多的骂声了,还在乎这么一点,只要他愿意给我讲有用的知识就行,大不了我选择性筛选有用的出来,其余的,我都当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得了。
说实话,这招还真管用。慢慢的,很多主管和工程师对我的针对性不那么强了,愿意给我多讲讲,有时候甚至还帮我分析分析。这样,我的工作自然就好开展多了。我的效率越来越高,辨识和分析的准确率和被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渐渐地,我开始游刃有余,工作量也由每天的十四五个小时,减少到七八个小时。几个月后,我每天只要用4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完成整天的工作量了。我开始有大把的空余时间,来做其他的事情。
做什么事情呢?我开始搜集与PCB有关的各种资料,并统统抄了下来。那时候,这个行业在中国算是个新兴行业,刚在沿海兴起。相关的资料、杂志、学术书籍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大部分资料还是从台湾传过来的。我听说经理搜集有十几本台湾版的学术期刊,就打上了他的主意。每遇一个难判断的样品,或者复杂度高一点的产品,就去找他,请他指导分析,之后旁敲侧击地对他说:“经理,我们公司的资料太少了,要是多一点,我参考参考,学习学习,这类问题就不必来麻烦您了……对了,您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借我看看?”
经理自然是知道我的小九九的,每次都笑而不语。已不记得是在问过他多少次,多少次说了同样的话之后,有一天他主动提起:“小李,我知道你一直以来想干什么。我手上是有一些资料,可以借给你看,但有个条件,你得一本一本看,每看完一本,还一本,再借一本。每本还回来,都必须是完好无缺的。”我一听,乐坏了,头点得比蒜锤子还快。
已发布内容目录:
01 上帝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02 上帝不会两次为你打开同一扇门
03 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
04 每一分钟,都可能会发生奇迹
05 零是走向成功最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