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真才实学,都与考试无关

我一直坚信,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即使学到的知识,也会因为考试结束或者不再考试而逐渐忘却。所有的考试,都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所以,所有的真才实学,都与考试无关。


01

上大学第一个学期,参加计算机考试,得了60分。当时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有所谓的“导师”,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学习、生活的环境。我的导师是被同学们称为“常妈妈”的一个中年妇女,人很和蔼,也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当她听说我计算机考试只得了60分时,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估计你期末实操的考试成绩也许没达到60分,老师看你平时学习比较努力,所以勉强给你个及格的分数。”

的确,我从小生活在偏远贫瘠的西北山村,上大学前很少接触过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最初关于计算机的概念,也只是从简单而又冰冷的教科书上得来的。第一节“微机”课上,当老师从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个方框,里面再划几道横线,写几个汉字或者英文字母,告诉我们这是菜单或者下拉菜单的时候,下面的同学都哄堂大笑,还以为用计算机就跟下馆子一样先看菜单呢!现在想想真是无知愚昧到了极点。

大学的计算机课是安排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前半部分老师讲解,后半部分自己操作。第一堂课老师足足讲了三小节课的理论后,讲完之后问了同学们一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而是我的感觉则是,对于我来说,老师这句话实在是问错了,应该问问有什么明白的地方吗?接下来的练习中,盲打、长文档编辑、幻灯片动画制作等等,现在看来虽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问题,但当时却是难倒了我这个电脑盲。好在最后老师手下留情,放了我一马。


02

我对待学习的态度向来有点随心所欲,放任自流。因此,在大学期间的成绩从来都是处在中游,有时甚至是中下游。因为和那些考试前熬夜复习的同学相比,我从来不喜欢熬夜,也不喜欢突击式的恶补。

同学们总喜欢对人文社科领域的那些理论熟读成诵,而我则更喜欢大致理解,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只是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就行。说得好听一点,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说的不好听一点,则是不求上进,没有追求。的确,对于考试成绩,我向来要求不是很高,能过就行。

第一次参加英语四级考试,正好是学期末,有大量的考试需要准备,必然会挤占英语复习的时间。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个很要命的事,尤其是对那些习惯于或者擅长于考试前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晚上突击复习的同学来说。然而幸运的是,虽然几乎没有时间突击复习,我最后的成绩却是低空飘过。相比较有几个平时英语成绩要好很多,但这次却很遗憾没有通过的同学来说,我的成绩也就算不得很遗憾了。因为我的付出并不是很多,人间自有公道,付出跟收获总是成正比的。

我在大学期间的成绩很一般,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也从来没有拿到过涉及学习成绩方面的奖学金。但我有一点却令平时比我优秀得很多的同学很不理解,也显得很无奈——那就是,我平时上课并不怎么认真,期末考试前更不见熬夜复习,却从来没挂过科。可见平日里的真才实学与考试成绩并不具有非常明显的相关关系。考得好不见得平时学得好,考得不好也不见得平时学得差;反过来平时学得好不见得考得好,平时学得不好也不见得考得差。


03

在中国,大多数临近毕业的学生,会在最后一个学年参加公务员考试,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至少这是一条看上去还不错的就业途径。跟大多数近几年的毕业生一样,我也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只是我知识储备不足,没有通过。后由于学长和老师的推荐,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一直没有机会感谢我的老师和学长,或者是羞于表达这种感谢。虽然正式入职那家单位也参加了他们组织的正式的笔试和正式的面试,虽然我已经离开了那家单位,但他们的推荐总是不能忽视的。

我做事向来没什么恒心和毅力,所以没有考上公务员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遗憾的事。然而身边有一些信念坚定的考公者,有的考了三年五年,有的甚至一直考到公务员考试的限制年龄。有的高中了,有的却很遗憾,一次次名落孙山,然后“屡败又屡战”。我很佩服这些同学和朋友。平心而论,这些人都是很优秀的。甚至可以说,这些没有考上的人的优秀也绝不亚于那些所谓已经“上岸”的考公者。

我有一个朋友,多次考公未果后,归隐到一家考公培训机构,做辅导老师。听说现在也是全国各地到处讲演,而且讲解申论很有一套,课程也很受学生欢迎。也许他的学生里有好多已经成为党政机关的新鲜血液,即将成为未来党和国家在这些重要岗位上的领导者。正如商学院的教师,自己或许并不十分擅长于管理经营的实战,却教出了很多的管理精英和商界富豪。


04

有件事情我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下产生那么多状元,却没有一篇状元的考试文章被选为学习文言文的范文?甚至好像也没有听过一篇考试文章被至今传诵的。当然也许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但至少说明,即使有,也断没有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倒是那些讽刺的歌谣流传的很广。“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中国古代的官员,大都是经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从汉代的察举征辟,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尤其是隋唐时期科举制成熟以后。不可否认,大多数优秀的古代文人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进入到官员序列的。他们的诗词文章流传下来的很多,耳熟能详的不少,包括早年的习作,也包括晚年的成熟作品,但没有一首诗歌、一篇文章是属于考试作品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很受欢迎,然而蒲松龄本人穷其一生都没有考中进士。有人说他学艺不精,但纵观史籍,文章比他写的好的古人恐怕还真不算多。可见文章的好坏与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并不相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那些读着四书五经,想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古代文豪们,其真才实学也与考试本身完全无关。他们进入仕途,也许拥有了更便利的条件,发挥了更大的聪明才智;他们没有进入仕途,也许磨练了心性,反而“穷而后工”。

顾炎武批评当时的士子“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可见所有的真才实学,都与考试无关。反过来,所有的考试,都与真才实学无关,这个命题恐怕就难以成立了,至少值得探讨,需要论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有的真才实学,都与考试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