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十二章读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第七版)【原名:Personality,7th Edition】/ 作者:Jerry M.Burger / 翻译:陈会昌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16个章节,包括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格的六大流派,分别为精神分析理论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每个流派又详细介绍了其理论模型、应用、评价及相关研究。最后有一章单独作为结语,讨论了人格、文化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不能简单把人还原为一系列数字,一套人格测验得分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部力量、情感和特征,如果根据分数把一个人放在一个特征连续体上的某一位置,就抹杀了那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正如人本主义这一名称所蕴涵的,心理学出现了第三势力来关注人的因素,也是许多量化取向的研究中被忽视了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优点也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缺点。有批评指出,该方法是“软”心理学,能对一个人的独特性格做出丰富华丽的描述虽然好,但要把这些描述转换为可检验的假设却是十分困难的。

罗杰斯、马斯洛及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大量的具有启发意义的假设和概念,他们做了大量的人本主义的实验研究。但是,在多数研究中,质量较高的实验却是由人本主义圈子外的研究者做的。比如本章要讨论的自我表露、孤独、自尊和独处几个话题。

一、自我表露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如此的经历,一次偶然的谈话,开始时涉及的是非个人的话题,但逐渐地就转向比较私人的信息,交谈的双方轮流分享自己的信息,很可能在谈话结束时,你会感觉新同伴很好,同时认为那个人对你的感觉也一定很好,这或许是一个长期友谊关系的开始,最后,这次邂逅可能让你愉快,使你在余下的一天中都有好精神。

根据自我表露的理论和研究,当两个人分享私人信息时,将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一个人时,他们就在进行自我表露。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体验到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罗杰斯提出,在一个值得信任的关系背景中把自己公开的表露给另一个人,是逐渐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来访者能够毫不隐瞒地投入与咨询师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时,来访者会受益更多。治疗师恰当的自我表露对治疗是很有益的,这种表露可以营造信任的气氛,从而鼓励来访者更多的自我表露。与此观点一致,许多研究者发现治疗师的自我表露与来访者的进步呈正相关。

1、表露的相互性

社交规则中有一条被称为“表露的相互性”,根据这一规则,人们在初次结识时的交谈中,所表露信息的隐秘程度大致在同一水平。只有你逐渐地把隐秘信息告诉我,我才会把我的告诉你。

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证实了这一点。同时,有其他研究表明,那些年仅8岁的儿童似乎已理解并遵循着表露的相互性原则。

相互交换地表露个人信息的原因,其解释是因为表露会使得交流者感到相互信任和吸引。当人们把自己的信息表露给别人的时候,别人就被他们吸引,并形成信任感,作为回应,别人也把自己的私人信息表露给对方,彼此形成相互性效应。研究发现,人们一般会向喜欢的人表露自己,也喜欢那些向自己自我表露的人。

单向表露是无法形成亲密和相互喜爱的感觉的。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能做出回应的同伴。当对方以关心或表露自己的私人信息来回应谈话者的自我表露时,交流双方的亲密程度会提高,而不适合的反应却会失去可能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2、朋友和恋人间的自我表露

研究者发现,表露相互性原则并不总是适用于好朋友,当两个朋友的亲密关系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不需要对方做出相应的表露就能无拘无束地对朋友进行自我表露。一项研究发现,最高程度的表露相互性常常发生在那些彼此有点认识,但关系扔在发展中的同伴间。

对有长期爱情关系的夫妻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模式,婚姻中自我表露的总量,是婚姻满意度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夫妻间彼此越多谈到个人的、重要的事情,对婚姻的感觉就越好。当然,夫妻间的表露,也可能是因为彼此感觉很好。但是,研究者特别指出,表露越多在恋爱中不一定就越有成效,比如夫妻一方比另一方有更多恋爱史,则没有过多表露的必要。研究者发现,关系良好的夫妻通常是有选择的彼此表露。

3、爱表露的男人和女人

研究者发现女性表露的私密信息比男性多,表露对象也比男性多。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读关于一个高表露的人的事情,当让被试评价此人时,认为是女性的,认为此人有较好的适应力,而当他们被告知表露者是男性时,则被评价为有心理适应不良的标志。

其他研究指出,这一说法也有例外,女性感到表露的自由程度局限于她们所谈话题的性质。男性和女性只有在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范围内表露时才会被接受。对于男性,意味着保留信息,女性,意味着开放和表露,但只是在有关社会认为的适合女性探讨的话题上。

4、创伤经历的表露

一项匿名调查显示,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秘密创伤。对人们的这些情感秘密,心理学家提出什么建议?他们应该敞开心灵,还是保守秘密。很多研究显示,把这样的秘密埋在心底,对身体健康有害。此类的一项研究联系了一些失去配偶的不幸的人,结果发现,对此谈论越多的人健康问题越少,反之,不向他人谈及困扰自己的经历的人,健康问题则较多。

对于普通记忆隐藏较少的人来说,情况会怎样?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者让一组健康的大学生在11月的连续四个晚上每天用15分钟记下他们自己的一些事,一些人写琐细的话题,一些写令人烦恼的经历。表露后马上进行血压测量和心境自我报告显示,对创伤经历的描写导致了更大的压力和更消极的情绪。但是在他们写自己经历的六个月后,调查者又对他们的生病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发现,琐细话题组的学生生病的天数和去学校医院就诊的次数显著增加,而描述心灵创伤秘密的学生则不这样。这个实验表明,虽然写出自己的问题会产生轻微的,短期的不适,但长远来看这种表露行为对提高本来就健康的大学生健康水平是有效果的。

在多项研究中也发现,多种群体的被试在自我表露创伤性事件后,健康状况得到了提高。表露的作用还不仅限于身体健康方面,那些把自己令人不快的信息小心隐藏起来的人,会体验到更多的抑郁和较低的幸福感。

为什么创伤经历的表露,即使只是匿名的写出来的,都能提高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状况。有心理学家认为,积极的抑制对创伤经历的想法和感受,需要大量的生理和心理努力,压力的影响既是即时的也是长期的,一项研究发现,当被试写下自己的创伤经历后,免疫力会立即增强,随着时间推移,内心秘密的长期积累会带来负面影响,它会增加疾病的发生,导致其他与压力相关的问题。

当人们表达出对创伤事件的想法和感觉后,就会使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想法,知道怎样做才能克服创伤经历带来的影响。正如罗杰斯和其他人本主义理论家所说,用词汇来表达内心的感觉将使人“看见”自己的情感,并且能有效的应对他们。在一项研究中,让大学生在三个长度为20分钟的时间段写出他们的创伤经历,三个月后,这些学生在控制感、个人成长和自我接纳量表上的得分高于那些被要求写出琐碎小事的大学生。

另一项研究中,被试观看14分钟的“纳粹大屠杀”录像和幻灯片,两分钟后,让其中一些被试谈谈他们的感受,其余被试什么也没说。再接下来的两天里,曾说出自己感受的被试在情绪上受大屠杀片子的影响相对其他被试要小些。因为他们已经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使自己能理解这种反应,并知道如何处理。

这项研究的结果对心理治疗很有应用价值,谈论或写下创伤经历可能是治疗心理创伤的重要步骤,把模糊不清的情感意象转变为完整的解释,经常能带来顿悟,可以给病人提供一个坦诚地探讨自己内心情感的机会。

二、孤独

几年前,美国一项全国性调查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你的重要事情会和谁讨论。在1985年第一次调查时,美国成年人认为,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中称得上是“知己”的平均有2.94人,2004年,这个数是2.08,而在20年中,报告没有人可以讨论重要事情的美国人从10%增加到24.6%,简单来说,人们比数十年前更孤独了。

因为许多原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孤独,一些人指出,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是因为疏离和孤独感在许多美国人的生活中蔓延开来了。面对日益失去人性而变得机械化的社会,人们欢迎人本主义者对有自身独特潜能的个体的强调。

在这方面发展较快的是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70年代早期的“互助小组”。在小组的安全氛围下,人本主义治疗师帮助小组成员认识到与他人结为亲密朋友的意义,并由此了解自己。

不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孤独现象感兴趣,精神分析学者雷曼奇、沙利文、佛洛姆都探讨过孤独的原因和影响。实际上,多数对孤独的实证研究都是由那些对人际关系感兴趣,而不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感兴趣的心理学者完成的。

1、对孤独的界定和测量

几位研究者这样解释“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能令其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你可能很少跟人来往,但是只要你对此满意,你就不会感到孤独。相反,你已经有很多朋友,但你仍然感到需要更多、更深厚的友谊,你仍会感到孤独。

人所处的环境会导致孤独,如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转到一所新学校等。而且,人们想要建立的关系在生命的全程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孤独的起因和结果在不同文化中也存在差异。在西方国家,缺乏朋友或恋人通常会导致孤独,但是在亚洲国家这种原因并不普遍,亚洲人更重视个人与家庭成员及社会的联系,因为集体主义文化中更看重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所以在这种文化下,孤独更容易降低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虽然孤独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产生或消失,但研究者发现,孤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就是说,每个人都会偶尔感到孤独,但是每个人都具有对孤独体验的相当稳定的易感性。一些人极易感到孤独并好像长期因没有足够亲密的朋友而痛苦,另一些人则能抵抗孤独。

2、长期孤独的人

孤独量表上的高分与社交焦虑、自我意识的高分以及自尊和果断性的低分相关。孤独更可能性格内向,焦虑,对拒绝敏感,更可能遭受抑郁症的困扰。他们很难信任他人,并在对别人对他们敞开心扉时感到不自在。孤独者报告说,在交朋友、发动社会活动、加入群体方面有困难,孤独者的熟人肯定了这些评价的准确性。

除了情感上要付出代价之外,孤独者比非孤独者更容易产生一些健康问题。一项研究中,一些健康的成年人被故意置于一种感冒病毒下,结果发现,被试的社会性越高,他们得感冒的可能性越小。而孤独的学生表现出更差的抵抗力。

为什么孤独感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孤独者缺乏朋友所构建起来的关系网,在他们有压力的时候找不到可以向其寻求帮助的人,因此更容易受到压力对健康的的不良影响。也有可能孤独者会体验到更多的压力。长期处于孤独之中的人比非孤独者报告的压力体验更多。另外,在睡眠质量方面,孤独者相对非孤独者也更差。

3、孤独的原因

为什么在满足有意义的社会交往需要方面,孤独的人总是不断地受到挫折呢?研究者证实了两种可能导致孤独的特征。孤独的人在社会互动中更容易对未来的发展产生过于悲观的预期。另外,许多孤独的人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以至于他们难以与他人维持长久的朋友关系。

(1)悲观的预期。孤独的人常常带着悲观的预期走进社交环境,预期这次交朋友也会像以前一样失败。在一项实验中,学生用30分钟的时间讨论和解决问题,讨论之后,分别让每个被试从智力、友善等方面评价小组其他成员,然后在同样维度上评价自己并猜测其他成员怎样评价自己。结果发现,孤独者给自己的评价不像别人的那么好,孤独的学生预期小组其他成员对他的评价也会很低,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孤独的学生被认为比小组成员其他学生更友善,一句话,孤独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讨人喜欢,结果证明他们自己想错了。

低预期会损害孤独者试图建立的友谊和恋爱关系,孤独者怀疑新结识的人是否会喜欢与他们谈话,是否会在谈话后觉得他们无聊或愚蠢。这种消极预期还会导致孤独者把任何小的迹象都解释为拒绝。

(2)孤独与社交技能。即使对于那些并不害羞并愿意结交新朋友的人来说,进行一次比较长而正式的谈话都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些人所缺乏的可能是基本的社交技能,也就是不懂得如何进行一次让双方都觉有价值、有意思而愉快的谈话。研究发现,孤独者之所以与谈伴的交往较少,是因为他们常常不能对谈伴所说的话做出评价,也很少提及谈伴,这些孤独者更喜欢谈论自己,他们也会更多的发起与谈伴兴趣无关的话题。另一项研究发现,孤独者更喜欢给陌生人提建议并且很少认同别人说的话。

还有研究者考察了孤独者和非孤独者对自我表露的使用,研究者发现,孤独者通常比他们的谈伴自我表露少。其他研究还发现孤独者常常意识不到应何时表露和表露多少的社交规则。正因如此,他们表露的程度比起对方期望的来说,要么过多,要么不够。

三、自尊

如果只有一个概念贯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著作的始终,这个概念可能就是人对自己的感觉。人本主义人格理论是关于个体自尊的理论,大多数研究者都把自尊和自我概念区分开来。自我概念是关于你对自己人格特点的看法的总和,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自尊则是你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其实质是,你是否喜欢你认为的这个自己。

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变化。大部分人在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时会有些自责,而当别人夸奖自己工作做得好时,又忍不住要自鸣得意。但是,这些感觉的波动不应该与自尊相混淆。一些心理学家把这些上下波动的感觉界定为自我价值感。相形之下,自尊与自我评价有稳定的关系。与其他人格变量一样,研究者发现,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倾向于积极地评价自己。

1、自尊与对失败的反应

在任何形式的竞争中,当我们把自己的能力、业绩,与别人进行比较时,都会有随之而来的胜利或失败的可能性,但是,并非所有人都以同样的方式对这些评价做出反应。研究指出,你的自尊水平在决定你对胜败做出怎样的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1)自尊与失败。一项研究中要求被试参加一个测验,声称要测查他们的智力,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一些特殊能力。然后,研究者给被试一个假反馈,结果发现,低自尊的人在得到他们做的差的反馈后,不会再努力尝试,相反,高自尊的人都会像原来一样努力。这些发现对学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在实验室里低自尊被试得知测验成绩很差的时候的反应一样,学生在第二次考试中成绩更差,与跟他们相应的高自尊学生的成绩间有显著差异。另一项研究发现,低自尊的人并不需要真正地去体验失败,而是仅仅想想一下他们失败了,就可能产生这些消极影响。

(2)对不同反应的解释。当被告知考试成绩不好或发现自己在完成困难任务时做得不好时,高自尊者与低自尊者的反应截然不同,怎样解释这个差异?一种解释是,人们更愿意接受那些与他们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反馈。与一般人相比,低自尊者更容易相信自己失败了。因此,比起那些违背自己预期的信息来,低自尊者更容易相信符合他们的消极映像的反馈。另一种解释是,消极反馈唤起了低自尊者固有的对自己的消极评价。这种消极反馈引发了与之想联的其他消极想法,让低自尊者想起了自己其他缺点和弱点。

那么,失败后,高自尊者是怎样防止泄气的?近来的研究显示,高自尊者靠一种策略来减弱消极反馈的影响,这些策略的目标是把对失败的反应集中在注意到他们具有的优点上,而不是错误和失败上。与此相反,同样的反馈会让高自尊者想到他们的能力和成就。

在一项实验中,当发现自己在成就测验中失败后,低自尊者倾向于较低地评价自己的社会性品质,但是高自尊者,对自己的社会性品质评价要比他们原以为自己的测验成绩会很好时的评价更高。

这些结果显示了高自尊者的一个策略,凭借这一策略,即使面临消极反馈,高自尊者也能维持其较高的自我价值感。一项研究中,一旦给高自尊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的机会,他们会立刻放弃当前遇到的困难任务,这并不是说高自尊者认为自己完美,他们只是不愿意停留在失败中。

2、自尊的稳定性

每个人在自尊稳定性上是不同的,即,除了在自尊水平上的差异之外,我们还可以查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的波动频率和程度的差异。我们可以把自尊看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水平,而自我价值感则围绕这一水平上下波动。

一项研究令人惊讶的发现:自尊稳定性与自尊水平基本上不相关,也就是说,一个自尊水平高的人,其自我价值感既可能大幅度波动,又可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预见的水平上,知道一个人的自尊测验分数,几乎不能告诉我们,其自我价值感的稳定性如何。

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感觉会大幅波动,而另一些人的自我价值感却相对稳定呢?研究者发现,自尊稳定性差的人很关心外界的评价,具体说,稳定性差的人很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反应,自尊稳定性高的人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决定,自尊稳定性低的人更多地为了讨好别人而行事。

这种自我价值感的快速波动要付出额外代价。由于没有人能生活在一个只有成功和快乐的社会关系中,自尊稳定性差的人就会更容易感受到消极情绪,进入一种心理不健康状态,研究者特别指出,自尊稳定性与抑郁相关。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对人在压力事件中的抑郁考察,自尊稳定性比自尊水平影响更大。自尊稳定性差的人,对日常生活中很小的挫折和问题都特别敏感。

3、自我价值组合

整体自尊,即我们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只有极少数人对自我的感觉是完全好或完全不好的。因此,研究者发现,在特定领域来测查自尊,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整体自尊和各个特定领域自尊的关系是怎样的?

研究者发现,整体自尊似乎是一个两阶段过程的结果。第一阶段,人们确定哪些领域对他们来说重要,哪些是用来决定其自我价值的。研究者把人们用来评价自己的多个领域称为自我价值组合。第二阶段,人们根据自己在所选领域的表现来评价自我,形成人的整体自尊。

从自我价值组合角度看自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明明有不足和缺点,但还是可以自我感觉良好。你也许在体育和数学方面表现很差,但只要你不把自我价值感建立在这些方面,它们就不会影响你的整体自尊。

为什么一个人把他的自尊建立在竞争力上,而另一个人把他的自尊建立在上帝之爱上?起初,人们愿意把自己做得好的一些领域纳入自己的自我价值组合。但是还有人会把一些难以达到目标的领域纳入自我价值组合中,有时候父母和同伴也会对他们的选择产生影响,同样文化在领域选择中也起一定作用。

使用自我价值组合来确定自尊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优点是,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并不需要在所有事情上或大多数事情上都做得很好。其缺点是,人们有时候会选择一些自己难以表现出色的领域。另外,有些领域是由他人或不可控力量决定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把自尊建立在自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控制的领域的人,比那些把自尊建立在主观上难以控制的领域的人,更少受到抑郁困扰。

4、自尊与文化

在西方社会,培养高自尊的方法就是使人对“我是谁”和“我的所作所为”感觉良好,以此来使自己与众不同。因此,当拿着那些主要为美国被试编制的自尊量表,询问答题者,胜任力如何?怎样评价自己的独特性?对于那些把自己的价值视为归属与合作的人,这些题目几乎没有鉴别能力。

关于自我概念的不同观点也意味着,来自两种文化类型的人在什么可以让他们自我满足和感觉良好方面也有不同的看法。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中人想到他们独特的价值和个人成就时会自我感觉良好。相反,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人的自我满足感来自于他们感知到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与这些观察一致,一项研究表明,与客观资料显示的情况相比,美国学生几乎普遍的高看自己。但是,日本学生不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不用说,对于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中的人来说,这种文化差异会造成心理上的冲突。

一项有趣的研究证实了文化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几位研究者比较了生活在北美文化中的亚洲人的平均自尊分数,在高分反应个人成就和成功的自豪感的自尊量表上,被试的自尊分数随着其融入个体主义文化的程度而变化,被试的家庭在移民加拿大三代后,这些亚裔加拿大人的自尊分数与欧裔加拿大人就没有差别了。

文化还影响人们生活满意度的标准。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快乐是生活满意的关键,即,生活满意度取决于人的积极情绪体验怎样,如自我感觉有多好,我有多快乐。研究表明,在个体主义文化下确实如此。但是,集体主义文化中的生活满意度并不是这样实现的,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对文化规定的适宜行为标准的符合程度预示着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因此,在个体主义文化中,良好的自我感觉是生活幸福的关键 ,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符合社会角色才是通向幸福的关键。

总之,本章所阐述的关于自尊的理论和研究可能只适用于生活在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但不能就此认为,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没有自尊。我们应该意识到,像自我和自尊这样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意义。

四、独处

有研究表明,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快乐的最重要来源之一,那为什么还会有人经常放弃社交的机会呢?天性?对情境中的刺激敏感,逃避?有社交焦虑?属于“离开人群”?孤独型的人,缺乏社交技能?与此不同,马斯洛为此提供了另一种解释,这种独处经常发生在那些自我实现的人群中,这种独处和偏好既反映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对其成长和发展有所助益。他认为,有些人很可能是认识到了独处的好处。

1、独处时间

有一项研究根据随时追踪被试,发现美国人每天有相当多的清醒时间是独处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独处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经历。

对多数人来说,独处时间显然是令人不愉快和不满意的。但是,根据一项全国调查的结果,6%的美国成年人希望生活中独处的时间更少一些,而31%的人却希望独处时间再多些。这个数据与那些认为独处有好处的研究者的观察结果一致。

为了更好的理解独处时间的益处,研究者把独处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用分钟、小时和天来考察独处时间,每种独处都可能促进主观幸福感的提高。甚至一天中的短时间独处就能使糟糕的一天过得好些。有时我们只是需要从连续不断的社会活动中解脱出来,清理思绪和心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呈现给别人的社会自我剥离出来,重建我们的自我感觉。也有一些心理学者把独处时间说成是一种情绪更新。

我们偶尔需要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来解决私人问题或作出重要决定。与人商量虽然有用,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较多时间自己思考问题。有一项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法,追踪青少年被试一周,考察他们有多少时间独处,研究者发现,独处时间中等的青少年,比独处时间很少或太多的青少年大的适应能力更强,体验到的抑郁情绪更少,学习成绩也更好。

有人会在长期的离群索居中受益,长期隐居(几天或几个星期)能提供精神上、智力上和创造力上的发展机会。很多历史人物的贡献就与他们长期隐居和内省的日子有关,比如耶稣和释迦牟尼,还有荣格等。经历过长期与社会隔离和感觉限制的志愿者说,这一体验是愉快的和有益的。

2、独处偏好的个体差异

不喜欢独处和喜欢独处的人,差异可能源于个人的独处需要不同,或者源于研究者所称的独处偏好。和其他人格变量一样,人们在寻求和享受独处时间的程度上表现出相当的稳定的类型。在这一个体差异维度的一端,是那些尽可能逃避独处,在另一端,则是更像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已经学会了从独处中受益。

为查明这些个体差异,一项研究中,让大学生连续七天写一份关于他们行为的报告。学生们填写的24小时报告,记录了他们在一天中的每一小时都做了什么,是独处还是跟别人在一起,当时是否感到愉快。研究者还测量了学生的独处偏好。结果,发现所有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与别人一起度过的,因此,不存在喜欢独处的人是为了逃避与人接触而独处的问题,但是,那些偏好独处的学生确实比一般的学生努力寻找更多的独处时间。

总之,喜欢独处的人并不是简单的逃避社会焦虑,而是从独处中发现了有利的一面。一项研究中,大学生根据自己独处时的体验,对独处的七点好处的重要性做出了评估。

(1)问题解决。提供了思考一些问题和所面临的决策的机会。

(2)自我探索。对自我价值观和目标进行探索,认识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3)内心平静。感觉冷静和放松,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压力。

(4)创造力。产生了表达自我的新想法和方式。

(5)隐秘。在这一时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行动,不用考虑社会约束和别人如何看你。

(6)亲密性。虽然是独处,但仍然感觉和你所关心的某人很亲近。

(7)精神超然。一种超越了日常关注事情的超越感,变得比真实自己更崇高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格心理学》第十二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