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房价楼市

希望房价会跌或涨,因人而异。有房的人和要卖房的人积极的希望并坚定的认为房价会涨而不跌,而没房的人和要买房的人却无耐的希望并虔诚的盼望房价会跌而不涨。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好像是在许多人见证了近十年余、尤其是近半年余的不断上涨的房价后,会更加的强化了房价上涨(或不跌)的信心。未来会如何,很难预知。市场是由一只无形的手所掌控,我们无法完整的想像和预测出这只无形的手是如何的形成和影响市场的方方面面,即使也许能预测到这只的大手的走势,但很难预测到这只手操作的具体细节。单个个体的行为,对这只大手的反作用和影响的效果微乎其微,这只大手道是无情却有情,当对一部分人无情时,可能对另一部分人却展现出其有情的一面。目前这只手对当下房多的、卖房的人有情,而对无房的、买房的人无情,但太阳东升西落、花开之后有花落,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何时,蓦然间这只大手在厌倦了这种无聊的游戏后会不会把手一甩一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个人意志再强大,奈何也无法阻碍历史前进的潮流。

也许有“仁”这个概念的起始原因,是因为有了不仁的存在,有了对比和比较。有高是因为有矮的对比和比较,有大是因为有小,有聪明是因为有蠢笨,有美丽是因为有丑陋,有富有是因为有贫穷。人有了思想和欲望,有了比较和对比,会在不平衡的现实中孕育出更多的欲望和激励。而追求富有是因为不愿贫穷,追求平等是因为不愿不平等,追求完美是因为不愿不完美。追求有房可住是因为不愿居无定所,追求住大房是因为不愿身处小屋,而追求更多的房子是因为什么?

买一栋房子不像买一袋大米,两者所花费的代价是相差很大很大的,一个普通人买前者需以花费数十年的工作时间为代价,而买后者需以花费数小时的工作时间为代价。人可以有很多的数小时,但人能有几个数十年?其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现实中就是有许多人把房子当成股票一样炒来炒去。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此句引用 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炒房,并由此获利,站在整体的社会的角度上看,是一种投机,这种投机最大的作用是转移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当然有的类型的适当的投机可能会创造财富)。商业的投机、钻空子可能并不会增加整体的财富,只会让整体中的部分的财富分配的更加不均衡,让穷人更穷,让富人更富,这种投机导致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形态的不公平和不平等,可能会引发大众的意识形态的变形的极端化,可能会使社会的矛盾更加的严重和激化。如果社会整体的财富是固定的,有一部分人的更加富有,必然会导致另一部分人更加的穷苦。

A当炒房获利更多时,更多的人会加入炒房的队伍,会使房价越来越高,最初道理如像是这样,但房价会一直高上去吗?。

B但把炒房换作其他,如种大蒜、炒黄铜,当种大蒜炒黄铜获利更多时,更多的人会加入以上的队伍,会使大蒜黄铜的价格越来越高,但会一直高上去吗?

好像A、B两者性质相异,B中的大蒜黄铜可以比A中的房子更加无数量限制的供应。B可以从供不应求至供大于求,致使其价格下跌。而A中的房子可以盖很多,但总量却是有限的,具体的地域位置是有限的,而人却很多,所以从供不应求后还是供不应求,不会使价格下跌。如果X少,买的人多,供小于求,X的价格会上涨;X多,买的人少,供大于求,X的价格会下跌;卖X的人少,买的人多,X价格会上涨;卖X的人多,买的人少,X的价格会下跌。但X的多少和买卖的人的多少不是静态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被射向天空的箭矢,积极的怀揣着不断的上升的射日的梦想,最终会遗憾的抛物线式的落回地面;万有引力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无形的眼,默默的控制着、静静的看着等待着箭矢的高飞和坠落。而市场中这无形的手,能永远的让房价在空中越飞越高吗?

有许多的人认为把钱存在银行几年后随着物价的上涨,钱会相应的贬值,这还不如买房以保值,但当下2017年7月的许多城市的房价是真的值这个价格吗?也许当房子贬值时该怎么办?。况且还有许多的人买房子并不是用来住的,是用来炒的。这些人买房子的目的是为了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正如有的人买了或拥有了30套或60套房子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单纯的住,是为了在时机好时再卖出去。也许“静脉推注”式的一下子买十几几十套房子会导致楼市房价的“容量负荷”快速上升,而之后的“静脉缓慢点滴”式的慢慢的一套一套的卖房不会使价格的“容量负荷”快速下降。而健康人体的血容量是在一定范围内平衡波动的,容量负荷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循环衰竭,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供血,从而导致整个人体的一些病变反应。曾经看到有本书里提到过“严谨的科学的求证和证明不需要比喻和类比”。但作为不懂经济学的普通人,很想拿人体和经济作一个类比。

1、血液中所含有的物质营养着人体的细胞、器官,血液的不断循环流动使组织器官充满着活力;正如不断流通的货币激励着市场的活力,通过货币所产生的买卖滋润着个体和工厂等。2、当人体有限的血液更多的流向一个器官时,就会导致这个器官过多充血肿大,而其他器官就会相应的处于缺血状态;正如当市场上有限的货币流向房地产过多,流向其他实业的资金就会过少,会导致房地产业的过度兴旺,其他实业的相对萎靡。3、当输液过多过快,会产生容量负荷,导致心衰和组织水肿;正如当市场发行的货币过多过繁,就会使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4、当由于某原因导致血容量过少时,就会组织供血不足、心率上升和血压下降;正如当市场流通货币过少时,就会使市场流通不畅,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转。5、而正常的货币发行和流通就像人体正常的血容量一样,可以容许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但一但超过这个波动,人体会紊乱,市场会生病。6、肿瘤强有力的争夺着正常细胞和组织的营养,把人体的营养物质过多的吸收消耗,使人走向越来越虚弱的恶性循环;过度兴旺的房地产业绑架着经济的肉体,吸收着货币、消耗着个体和其他实业的财富,会不会使经济走向类似肉体的恶体循环?

随着炒房者的不断加入,以由此而引发的羊群效应,前赴后继,更多的买房者会加入购房军团,直接的造成了房价的不断不涨,上涨到了甚至超过了某种极限,这是一种普通的个人家庭所能承受的极限。但幸好我们老百姓有着勤劳、勇敢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有着“没天哪有地,没房哪有家”的传统执念,咬着牙、勒紧裤腰带,坚决买房,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将来------

其实,这又何苦,曾经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现在的炒房者何苦为难买房者,炒房能创造社会财富吗?炒房者的金钱获益是因为相应买房者的金钱受损。大家一起创造分享财富难道不比相互之间掠夺瓜分财富好吗?难道房价真的永远不会降吗?难道炒房者,你们真的认为自己不是最后的接盘侠吗?或许有的人会操控局部,但有谁能控制整个市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盛衰兴替,变化无常。难道当下的房价会一直乐观的积极向上吗?

为什么房价会高,原因有很多,如地价因素,银行因素,学区因素、地域因素和政策因素等。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有很多人,在炒房,无论是主动炒的还是被动炒的。炒房所获得的超过其他实业的利润又激励炒房者更加执着或疯狂的炒房。当房子不是用来住的,是用来炒的时候,会使有的人成为拥有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套房子的幸运的主人,而有的人却成为被一套房子所奴役的悲催的房奴,而有的人他自己和父母一生的积蓄却无可奈何的都被这房子所吞噬。物质决质意识,由于房子房价的异常起伏可能会引燃某些社会意识形态的异常波动。例如为买房办假离婚结果成了真离婚,有的人找对象先得看是否有房有车。这让我想起了《人生》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为了城市户口而做的一些当下人和国外有的读者所不理解的行为;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富农、贫农的择偶标准。有时,所谓的爱情在此时此情此境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一无是处人相离。而时过境迁后,所谓的当时情境中的价值观在当下也一无是处。也许,只是也许,许多年后(具体年数不详,可能5到10年左右),大众的观念和价值观也许不会再为房子所左右和负累。

一般来说,某商品的价格主要由实际的劳动成本、稀缺性、供求关系和边际效应所决定。而房价也应该与以上因素有关。比如当地相关权力部门给的地皮价格过高,相应的劳动成本高了,房价就会水涨船高,而地价高对于相关部门来说有相当的好处可图。某区的地皮是有很多,但能批下来盖楼的地皮很稀缺,房价也会上涨,而这种“权”为的稀缺,会导致各地区的稀缺性的失衡(如北京上海对比于某地区的鬼城)。本来,某地区的住房供求是平衡的,一家买一套正好满足供求,但偏有许多人想多买许多套,由此导致另一种形态的供不应求,此为伪供不应求,此为变态的供不应求,夸张一点的说:此为骨子里透着邪恶、内心里满怀恶意、思想中充斥无情、行动中带有剥削的供不应求。钱放在银行里贬值,买房增值;干实业不如买房来钱来的快,目前有许多人有以上的两种想法,由此大量的资金更多的涌向房地产,导致房地产业的兴旺和其他实业和消费的萎缩。

从个人来说,对房价的预期和对此预期所做的决策和行动,是影响个人或家庭买不买房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如果预期房价会涨,会买房而不是卖房;如果预期房价会跌,会卖房而不是卖房;如果预期房价变动不大,会权衡自己真正的需求卖或买房(如果预期房价短期会跌之后长期会涨,此预期相当于预期房价会涨)。而许多炒房者对此预期会做出更为强烈的反应及反馈,这种强烈的反应可能会使房价反馈出更加陡峭的大起大落的波形。一个人对房价的预期不会影响房价的波动,但当预期的人数达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引发质变,就会无形的影响房价的波动。世界上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树叶,但我们还能分清这片树叶是不是枫叶或柳叶;人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但至少还能分清是斗形纹或是箕形纹;人的思想有万千差异,但至少还能归类出是积极思想还是消极思想;人的行为林林总总,但至少还能分出其中的善行或恶行。对房价的预期各有各的观点和相互差异,但也可能分清对房价总体预期的涨或跌。试想,当绝大多数人预期房价会跌时,房价会涨吗?当绝大多数人预期房价会涨时,房价会跌吗?一般情况下,当大家预期房价会涨时,有能力、有承受极限的人会买房,由此由加推高房价,由此形成了一个正向的激励循环,使房价越来越高,但房价会一直越来越高吗?这让我想起了股票市场曾经的牛市,想起了一个词“物极必反”。房价会在一段时间内越来越高,即使波浪式的螺旋式的上升,但不会永远高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只能走向平台期或走向下跌期,而在时间的魅影中,没有绝对的平台期,而市场会伸出无形之手把这平台期的平坦波线压成下滑波状线。

有时,在某些情况下,预期与信任是同义词。比如纸币的价值是建立在信任与互信系统的基础上的。房屋的价格可能是建立在预期与预测互信系统的基础上的。纸币与房价,都有某种信任做支撑,其信任的背后,是经济、政治、社会与群众的复杂而长期的互动导致。人们有了对钱(如纸币,硬币,存折,支付宝,微信红包)的信任,钱才有价值。人们有了对房价的预期高低,房价才有了高低。当对钱的信任产生危机时,经济会出现危机。当对房价的信任产生波动时,楼市会出现波动。

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只有相对完美的制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使某一些人认为某制度完美,而另一些人会同时认为此制度不完美,那么,是站在整体的角度还是站在某一部分利益集团的角度来看待制度和完善制度呢?制度的完美在于承认其不完美的同时,及时发现和及时调整制度,以使其更加接近完美。制度是用来遵守的,不是用来钻空子的。人今天吃饱了,明天还会饿;人知足于今天,会不知足于明天;人满足于现在,会贪婪于将来;人理性于此时,会盲目于彼时。人性的自律有时会失控,制度的他律时时会监控。(单独对善的定义如下=此善是建立在人生而平等而后也应当平等的意识的基础上而认为的善,也就是在社会是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所作的善的伦理假设或推导,也许善的目的是为了一种均衡,是为了一种为多数人、即金字塔非顶端人群的另一种形式的妥协或安慰,毕竟,在物质上,大多数人作主导,就像在意识上少数人作主导一样。就像人群的身高分层区别不大,但人群的财富、权力分层却区别很大一样,就像金字塔)制度的善,使人性中的恶变为隐性、善变为显性;制度的恶,使人性中的善变为隐性,恶变为显性。当人性中的恶的失控时,需要制度的完善来纠正。当市场相关的规章制度有漏洞时,投机者会激发出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但不是去补这漏洞,而是利用这漏洞。之后闻风而来的投机者会越聚越多,以从这漏洞中汲取好处,汲取者越多,会使“古板的遵守”此制度的更大多数的人受损越多,由此也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不可思议的连锁反应和恶果。也许有的人反复研究仔细推敲国家新出的政策和制度,不是为了遵守,而是为了找出漏洞、从中投机获利。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银行制度,没有完美的房产税制度,重点在于发现其不完美而及时调整修补,否则当裂缝越来越大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矣。如果存在以下制度的漏洞,如官员的、法制的、媒体的、银行的等(水平不行,不敢多说了,如......,我考虑如......是为什么?再写一万字也可能写不完、写不清,就不写了,写多了会过敏的),会无形中影响国家的公信力,会无形中影响社会的稳定,会无形中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转。不完美,不美,但也许不完美,才美。承认不完美,并同时积极的在实践中发展式的改进,才美。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相信国家的大脑会及时作出正确的思考和指令,经过权衡,通过决策和行动,让国家社会市场之身体的各种器官细胞处于无病无灾的健康的状态。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没有金字塔的底部,哪来金字塔的顶尖。没有不富的大多数人,就不会有有钱的少数人,没有穷人的付出,哪会有富人的收获。房价,最初由有钱人决定,但最终会由老百姓决定。但房价的起伏波动,可能最终受益的是少数人,受损的是多数人。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只是当下一时意气用事的不成熟的想法,有许多错误之处需要改正。随着时间的流逝,当认知改变或升级后,许多的想法也许会像泡沫一样破裂,许多的想法也许会像种子一样发芽开花。而未来却是,有一丝相对可预知的绝对不可预知。

2017年7月11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房价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