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六章读书笔记

人格心理学(第七版)【原名:Personality,7th Edition】/ 作者:Jerry M.Burger / 翻译:陈会昌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16个章节,包括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研究方法,以及人格的六大流派,分别为精神分析理论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每个流派又详细介绍了其理论模型、应用、评价及相关研究。最后有一章单独作为结语,讨论了人格、文化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本章,首先来关注有关焦虑和应对策略的研究。虽然传统精神分析学家强调焦虑和防御机制的无意识根源,但近来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人们意识到的焦虑和压力事件。我们将考虑人们为了处理焦虑情绪而做出的有意识的努力。

我们还将考察亲子关系和成年后的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已查明了人们与爱情伴侣建立关系的几种方式,这些成人依恋类型的根源,是儿童早期和父母建立的依恋关系。

【焦虑和应对策略】

在过去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下午在公园漫步,炎炎夏日的晚上在走廊里乘凉,这些日子已经被日益增大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和比别人干得好的压力取代了吗?无处不在的按摩、冥想、外出度假之类的广告似乎在说,当今大多数人已经被推到了焦虑发作的边缘。当今我们是真的更加焦虑了,还是我们仅仅抱怨过多了?一个研究者考察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发表的研究中报告的平均焦虑分数,结果发现,这50年里,焦虑分数不仅在增加,而且到80年代,一般美国儿童报告的焦虑水平要比50年代儿童精神病患者报告的焦虑水平还高。

尽管焦虑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它首先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当你体验到焦虑时,会感到担心 、惊慌、害怕和恐惧。佛洛依德一生中几次改变对焦虑的看法,但他在最后的重要论文中划分出三种焦虑类型: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

现实焦虑指能意识到使我们焦虑的情绪反应的原因。比如当你发现自己被一个陌生人跟踪,就会体验到这种焦虑。神经症焦虑指当不受欢迎的本我冲动快要侵入意识的时候,我们所体验到的焦虑,它是导致自我启用防御机制的那种焦虑。道德焦虑指当本我冲动违背了超我的严格道德规范时,超我的反应所产生的焦虑,是一种内疚体验。

许多新佛洛依德理论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吸收并修改了佛洛依德关于焦虑的观点,虽然他们都接受了佛洛依德关于一些焦虑体验源于无意识冲突的观念,不过,他们比佛洛依德更强调这个过程中人际关系与文化的作用。最后,阿德勒、安娜·佛洛依德和其他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扩展了防御的概念,他们把人们有意识的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处理焦虑的方法也纳入其中。

应对焦虑

研究者发现人们用有计划的努力来应对激发压力的情境,从而减轻他们的焦虑。比如用拒绝和理智化来减轻他们所体验到的不适感。心理学家把这些面临可觉察的威胁时处理焦虑的努力称为应对策略。

研究者发现,不是每个人都运用相同的应对策略去减轻焦虑,人们面对一个威胁情境时运用的策略的数量几乎是无穷的,但是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危险情境后,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些自认为有用的应对策略,且相对稳定,不因时间的不同和引发焦虑的情境不同而改变,我们把这种应对焦虑相对稳定的方法称为他的应对风格。

应对策略的类型

早期研究者将应对焦虑用人格的压抑-敏感维度来做区分,在这个维度一端的人,对威胁情境的典型反应是回避,这些压抑的人努力不去想这个情境,从而尽可能多或尽可能长时间的回避焦虑。这种应对焦虑所采取的就是压抑策略。在这个维度另一端的是敏感的人,这些人应对压力情境时的典型反应是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去寻找解决办法,所以他们总是采取最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敏感策略。

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了更详细、更复杂的系统,来对人们运用不同应对策略进行分类。首先,与早期研究者提出的压抑-敏感维度区分相似,一类为积极处理问题的策略,一类是试图回避问题的策略,其次,在积极策略中,又分为直接关注压力源的策略,和关注体验到焦虑时的情感反应的策略。

问题中心策略,直接关注问题,以克服焦虑。运用问题中心策略的人认识到,哪怕只想出简单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也比什么都不干要好。比如经济有问题就多想开源节流的事。

情绪中心策略则是去减轻伴随问题而来的情绪压力,一个未被法律学校录取的可以换一个角度,用一种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运用回避应对策略的人是通过把引发焦虑的情境排除在意识之外来处理自身的焦虑。一个失去工作的男人可能会和朋友外出,或者酗酒,以转移焦虑。

一项研究考察了男人和女人怎样应对过去七个月中经历的现实生活事件。让被试在一张可能的行为核查表中划出自己的应对策略。这张表包含一些情绪中心策略和一些问题中心策略,在1300多个压力体验的例子中,研究者发现被试在这些例子中用到情绪中心策略、问题中心策略或两种都用到的情形超过98%,可见,这种分类捕捉到了人们用于应对焦虑的大部分策略。同时,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趋于使用情绪中心策略,而男性更喜欢直接采取行动。

应对策略的效果如何

很多研究发现,要缓解焦虑,使用应对策略总比不用策略好。不过,并非所有的应对策略都同样有效。当你面临问题时,是直接面对它更好还是尽可能回避焦虑的来源更好?对这个问题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研究中,在帮助人们处理压力方面,积极策略都比回避策略更有效。

一些研究者认为回避策略有时可能在短期内有作用,但最多只是延缓了处理这些问题,它的有效性仅局限于相对适度的压力,或至少个体能部分控制的压力。而且,过度运用回避策略可能会产生另外的问题。

研究表明,选择哪种应对策略取决于情境,要看哪种策略能更有效的应对压力。关键在于,是否能改善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否你最终不得不接受事实。如果确实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迅速采取行动消除问题 。但是,我们经常遇到面临问题手足无措的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尝试解决问题是无效的。

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中起作用,应对焦虑的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哪种策略,即应对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特定情境调整应对策略以适应现实的人们,更能有效处理生活问题。

精神分析概念和攻击

第一个解释挫折和攻击之间关系的是佛洛依德,他提出攻击是力比多受挫的结果,当我们寻求快乐的冲动受到阻碍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想要攻击障碍物的原始反应。而自我不允许我们攻击任何人,因此,我们常常迁移攻击行为,比如当我们开快车被警察阻止时,我们通常不敢去攻击警察,而是会对雇员、朋友或家人吼叫来宣泄这种攻击行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佛洛依德改变了他原先对于攻击起因的看法,提出了死的本能概念,塔纳托斯,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毁灭自己的本能欲望,而不被自我允许的这种本能则转向他人。

1939年,几位心理学家根据佛洛依德的著作,提出了一个受挫-攻击假说,该假说认为,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前提,而且挫折的存在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研究人员用宣泄,即紧张被释放,来说明攻击的停止,除非挫折再次累积到紧张水平。早期的攻击研究者从唤醒水平、能量水平、肌肉的紧张程度来描述紧张。

生活中有很多挫折,为什么我们平时多数时候并没有攻击行为呢?心理学家指出,挫折有时导致一种间接表达的攻击,间接攻击有多种形式表达,其中一种就是把攻击迁移到一个新的目标上,比如把工作中的挫折发泄到配偶身上,另一种是用间接的方式去攻击,比如,我们不可能打老板,但是却能在工作中作梗或散布关于他的谣言。我们也可以运用升华,比如一个人受挫后可以跑上几里路把紧张消耗掉。就是说,挫折总要导致攻击,但不一定是明显的方式。

挫折-攻击假说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引起了大量的研究,以下将介绍由这些研究引出的三个话题:挫折、替代和宣泄。

挫折和攻击

对挫折-攻击假说进行直接的检验发现,受挫的人比没受挫的人行动上更具攻击性。来自多方面的资料表明,挫折确是攻击的一个原因,但只是增加攻击几率的许多消极情绪中的一种。

让我们受挫的事情是讨厌的,当令人挫折的情境引发攻击时,我们的反应针对的正是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因此,问题不在于一件事情是否使人受到挫折,而在于它使人的情绪如何地不愉快。

只有当事件体验为不愉快的时候,挫折才会增加攻击的概率,而且一些想法会增加或减少攻击性大的概率。比如,你在考试中失败了,是因为你的课本在周末度假的室友的后备箱里,这使你感觉受挫,但是如果你认为书是他故意带走或者无意带走,那你的受挫反应会截然不同。因此,引起消极感觉的想法会使整个经历更不愉快,从而增加攻击的概率。减弱消极感觉的想法就较少导致攻击。

替代性攻击

我们并不总是直接攻击挫折源,相反,我们有时会把挫折引发的愤怒转移到不该承受它的人身上,对这些间接目标的攻击表达一般比攻击让人受挫的目标要安全些。

有一个实验,让被试先做一些字谜游戏,一些人觉得这个任务让人受挫,尤其因为另一个被试(实验人员同伙)在他们解答问题过程中不断骚扰他们,对其他被试没有骚扰。然后,给被试一个机会让他们去评价另一个正在进行创造性任务的人,评分方式是电击,告诉他们听到没有创造性的反应时就给予有痛感的电击,虽然实际上并没有真的电击那个人,但被试不知道,以为电击的就是那个人。一些被试发现与电击仪连在一起的人正是当初骚扰他们的人。对另一些被试,接受电击是一个陌生人,结果,受挫的被试比没受挫的被试给予这个陌生人的电击也更多。可见,攻击被迁移到一个无辜的旁人身上。

还有一种激发性替代攻击,当我们遇到本可以容忍或忽略的小麻烦时,这种替代性攻击极有可能发生。比如:一位受挫的母亲对她的孩子脏乱的房间大发雷霆。

宣泄和攻击

许多人相信,处理挫折的最好方法是对一些无害目标表达我们的情绪,比如打沙袋,问题是,这种广泛流传的说法似乎是错误的。

来看一个研究参与者们的体验,这些参与者写了一篇被告知将被另一个参与者评分的论文。来自另一个人的反馈非常苛刻,比如“这是我读过最差的一篇论文!”这肯定激怒了真正的作者。然后给予这些愤怒的参与者中一部分人按照他们的愿望尽力的打吊袋的机会,同时看一副照片并想着照片上的人就是刚才羞辱过他们的人。其他一部分参与者打击吊袋,但被告知这样做的时候要想着进行了多少次练习。剩下的参与者没有打击东西的机会,只安静地坐上一段时间。结果实验显示,看照片打击吊袋的人是最愤怒的,也是最具攻击性的。而最少愤怒和攻击性的参与者是那些安静独自坐着没有打击任何东西的人。

可见结果与“攻击行为会降低压力,从而减少攻击需求”这一假说相矛盾。有些研究结果与这一假说又相一致,发现在允许参与者攻击另一个人之后,其生理唤醒突然下降。但是,另一些研究发现,表面的宣泄反应不仅没有减少攻击,这种实际的攻击行动反而会增加攻击倾向。

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首先,攻击行为可能导致一种放纵。我们大多数人对在身体上伤害别人都有很强的克制,但一旦冲破了这一约束,以后就很容易袭击他人。其次,“攻击产生攻击”的发现很可能是由于攻击性情境的存在。比如观看暴力相关的事物会加强攻击倾向。最后,由于紧张的宣泄使人感觉良好,攻击行为可能会被强化。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当人们静心思考什么是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时,职业、个人成就、物质条件比起我们所爱的人来,总是排在第二位。确实,埃里克森认为,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尤其是青少年后期和成年早期。虽说人际关系是我们得到欢乐最重要的源头,可它有时候又是痛苦的发源地。

为什么有的人建立人际关系很容易而有的人却很难?人际关系成败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一个观点认为,要理解成人的浪漫行为,须从很早的童年经历开始。新佛洛依德主义者主张,怎样与身边重要人物建立联系,反映了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特点。

【对象关系理论和依恋理论】

因对象关系理论而影响较大的有梅拉涅·克莱因、唐纳德·温尼科特、玛格丽特·马勒和赫德因兹·考特,他们关于对象关系理论的解释有不同 ,但是都贯穿着一些基本原则。第一,对象关系理论家强调早期经历的作用,但他们并不关注佛洛依德所描述的内部冲突和驱力。第二,对象关系理论假定,孩子对他的环境中重要的对象会产生无意识的表象。孩子内化父母形象的方式影响到孩子在今后建立的关系中对他人的看法,即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状况影响到孩子在成年后与重要他人建立有价值的依恋关系的能力。

对象关系理论成了依恋理论的出发点。对这个理论贡献最大的应该是约翰·鲍尔比和玛丽·爱因斯沃斯。这些心理学家考察婴儿和养育者(通常是父母)的情感依恋。这种关系能满足人依附于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

爱因斯沃斯和她的同事在对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类型,第一种叫安全型关系,妈妈对孩子关心、敏感。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第二种叫做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第三种叫做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敏感,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妈妈回来时也不特别在意。

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对人际交往的无意识“心理作用模式”,这些不同的亲子关系从长远看影响到孩子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建立。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值得信赖的。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不好的印象。

如果父母从小对我们关心、注意和敏感,我们就会把同他人的关系视为爱和支持的源泉。如果我们的依恋和被关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变得怀疑和不信任。

如果依恋理论家是对的,那么在婴儿身上发现的不同依恋类型应该能适用于成人。首先尝试查明和测量这三种成人依恋类型的是登在《洛基山新闻》上的一项调查。其中一个问题要求答题者标明哪种描述与自己最接近:

1、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被他们信赖是件开心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2、与别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爱侣对我太亲近时我会紧张,也有点不自在。

3、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伴侣不是真的爱我或想离我而去。我想和另外一个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人。

第一种情况是安全型依恋的成人,第二种是回避型的,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成人。尽管1000多样本不一定具有科学性,但结果却给人启发。答题者中56%属于安全型,25%属于回避型,19%属于焦虑-矛盾型。后来一项美国大样本调查发现了类似的分类情况。研究者注意到这些数字的意义,并且发现三种类型的成人比例与发展心理学者计算的婴儿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的比例非常匹配。这些数据的相似性与一种说法相一致,即成人的依恋类型形成于童年期。

另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亲子关系和成人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不只是一种推测。当问到家庭成员关系时,安全型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成人更倾向于描述同父母的积极关系和一个温暖、信任的家庭环境。与之相反,焦虑-矛盾型的人很少回忆起父母的支持。回避型的人描述与家庭成员关系是不信任和情感淡漠的。

其他的模型和测量

近年来依恋研究者发现按两个维度对依恋类型进行分类比较有用。研究者首先把人们分成对爱情伴侣将背弃他们感到害怕和不害怕两类。在维度的一端,很少担心背弃的那些人把自己看做有价值和值得被珍惜的,在维度另一端的人,怀疑自己的价值,对别人是否会觉得自己可爱持保留态度。研究者把这个维度称为焦虑。第二个维度反映人们对亲密和依赖的舒适度,在此维度一端的人,相信对方是可信的,会满足他的情感需要,维度另一端的人,认为别人是不可信的和拒绝的,研究者称这个维度叫回避。

把这两个维度综合起来,就得到了一个四分法的分类模型。喜欢亲密和不过分关注背弃的成人被归为安全型。一些不害怕背弃的人仍对他人极不信任,这是回避型,有时也称拒绝型。模型中其他两类人体验着不被别人爱的情感,这使他们背上了害怕爱人背弃他们的永久负担。其中喜欢亲密的人被归入焦虑-矛盾型,这种人缺乏自我价值感,他们通过寻求与别人的亲密来获得自我承认。还有一种无定向,有时也称恐惧型的成人,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爱,怀疑爱情能否提供所需要的亲密,他们回避与别人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的痛苦。

三分法和四分法描述的成人依恋类型的模型,因其间的相似性,所以运用任何一个模型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

【依恋类型和爱情关系】

好几个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型的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对他们的浪漫关系更满意。有安全依恋型的同伴的人也更满意于他与别人的关系。不奇怪,安全依恋型成人也倾向于找一个同样依恋类型的同伴。

研究人员对同一批参与者分别在他们21岁、27岁、43岁和52岁时进行了人际关系满意度的测量,像预期的那样,安全型的成人有持久稳定和令人满意的爱情关系,他们比回避型参与者更可能结婚和保持婚姻状态。

研究人员还发现,安全依恋型的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中有更多爱、承诺和信任。安全型的人能忽略同伴的缺点,接纳并支持同伴。跟安全型的同伴交流比跟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的人交往要更温暖和亲密,他们更喜欢在恰当的时候与别人分享个人信息。

回避依恋型的人具有一种心理困扰,他们害怕亲密及怀疑他人,他们相信真正的爱不会长久,电影和爱情小说里描写的那种深爱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因此,他们更少对伴侣表露感情,也难以享受亲密。

焦虑-矛盾型的人多次恋爱 ,但是难以得到他们拼命追求的长久的快乐。这些人唯恐失去伴侣,因此屈从与伴侣,尽力讨对方喜欢。

依恋类型也影响成人在浪漫关系出现压力时如何做出反应。一项研究让情侣用15分钟来讨论他们关系中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随着交谈的进行,安全型参与者比不安全型的参与者在面对压力时产生的生理变化小。对不安全型的人来说,与伴侣关系中的一些小问题都能构成威胁。他们比安全型的伴侣感到更多关系冲突,当他们觉得伴侣忽视了他们时,会更难过。

回避型的人难以给伴侣情绪支持,同时在他们自己最需要支持时也不善于从伴侣那儿寻求情绪支持。

在结束这些研究的介绍时,也为那些具有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依恋的人讲几句宽心话,他们想要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也是可能的。在一项研究中,30%的年轻女性在两年的时间内改变了他们的依恋类型。这种研究表明,依恋类型并不像鲍尔比和其他人所说,在生活早期就固化了。

但是这项研究很难让我们知道,是安全依恋类型导致人际关系的持久性,还是人际关系的持久性导致了安全型依恋。(说完这句话,感觉前面都白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格心理学》第六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