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贝多芬传》读后感

No5-《贝多芬传》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1819年2月1日,维也纳。

一个从小没机会接触音乐,对音乐可以说十窍都不通的人,怎么会挑选了这样的一个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的传记来读呢?

来源是上一本书《杨绛传》中讲到傅雷先生,提到他当年的翻译佳作中有罗曼罗兰的这一本《贝多芬传》,被吸引了,心念一动买之。

以前对贝多芬的认知,停留在:耳聋、命运交响曲、欢乐颂、桀骜不驯。但这一次,在这本薄薄的书里,浓缩了他的一生的传记中,我深深被一种精神感动:坚持自己心中对音乐的执念,用充满真诚的情感去接纳命运的安排。

贝多芬的音乐之路,最初是因为其酗酒的男高音歌手父亲,强行要求4岁的他就开始“钉”在洋琴、提琴。他11岁,加入戏院乐队,13岁,当大风琴手,17岁开始担起一家之主,照顾两个兄弟的教育,这样的音乐学习,与我们现代孩子的学琴或者学音乐的启蒙之路,截然相反。

也正因为这样从小就背负的责任感,让贝多芬从小就拥有了一颗行善之心。对自己的兄弟、朋友,尤其是后来过继给他的侄子,不停劝,出尔反尔等行为都是苦口婆心一再忍让和包容。

贝多芬的青年,又遇上法国大革命,动乱的战争年代,他不得不离开故乡,来到了维也纳。也正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激发了年轻人心中的无限爱国情绪,开始谱写出自己风格的作品。

他的耳聋,从26岁开始,到30岁完全确认,这近4年的时间里,从不能接受,到不敢告诉周围任何人,生怕自己从此被人嘲笑一个聋子还在指挥音乐,他的心理路程该是怎样的煎熬?在他给朋友的信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鲁塔克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着是我唯一的出路!”

读着这样的文字,仿若自己就是他,站在一扇打开的窗户前,看着外面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只能观其一切外在,却听不见马车的“踢踏”、报童的“吆喝”、行人相遇时的“问好”...

书中最后收录了几封贝多芬与友人之间的信件,有点怀念以前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年代。20年前,我们还会收到鸿雁传书,20年后,谁还会静下心来,慢慢的拿出一支钢笔、一张纸,想着我,给我写一封信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No5-《贝多芬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