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3夜读《中庸》

人究竟有没有天性,有怎样的天性,一直是中国哲学纠缠不清的话题,其中以孟子和荀子的“性善说”与“性恶说”最为著名。

齐宣王在齐国建立了著名的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人在此研究讲学,荀子也是儒家弟子,但所持观点与孟子截然不同。

荀子认为人之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惰性而正之,才可为君子。”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时和野兽动物一样,本来的天性是恶的,经过后天推行礼义,建立法制,来矫正与生俱来的懒惰、自私、贪婪,才可以成长为掌握知识,通晓智慧的人。

而孟子秉持孔子的学说,认为人本来的天性就是善的,他之所以和荀子在理念上发生冲突,其实说白了,是鸡对鸭说。

荀子所说“天性”的是生理问题,人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婴儿哪里知道什么是善恶,他肚子饿了,见到什么能吃就拿过来放到嘴里,那些东西对于他而言仅仅是食物,根本不存在是“你的”还是“我的”的认知和区别。所以,荀子把婴儿之间互相争抢食物,把婴儿不顾母亲身体情绪,只顾自己吃饱喝足视为人性之恶。这种理论,似乎也能自圆其说。

而孟子所说的“天性”是道德问题,他认为人和动物野兽是有区别的,人生下来就知道爱护自己的父母亲人,看到爸爸妈妈的笑脸就会跟着欢笑,看到别的小孩子受委屈哭泣了,他也跟着哭泣,因为人性都有恻隐悲悯。

谁说得对呢?谁都对,这个问题本来就无解。

孔子做了一个假设,假设人性是善的,是真的。孟子说过,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圣人的种子,都有希望长成一棵大树,但现实社会就像不断刀劈斧剁,破坏着这棵树木,最终让它成长为奇形怪状。能不能成为圣人,就在于能否抵抗外界暴力的破坏,在内心里建立一种信仰和信念与之抗衡,人的生命就是一个与内心本性斗争的过程,赢的人成为圣人,败的人成为庸人。

假设,人性是善的,先天就具备了这种道德素养,那么他达到“诚”就不需要任何努力,就像器官一样从娘胎里生下来就带着,这就是天性。而有些人不是这样的,他没有先天的道德,通过后天的学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达到了“诚”的境界,这叫做教育。

两种事物,一种结果,天性具备了善与诚的品质,自然会明白做人的道路,而后天学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最终也会达到善与诚的目的。

孔子似乎也在承认,善与诚的天性不是每个人都先天具备的,但是不用怕,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自我学习和接受教育,来使自己达到这种人格高度。

0453夜读《中庸》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453夜读《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