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仁读译】:"关注国际贸易问题”

竺校长抗战西迁日记(连载第1304天)

1943年8月11日(三)湄潭,晨晴,下午阵雨,晚雨。晨23°,下午31°。

  生物系主任聘任之事已解决。上午苏步青、钱琢如来。下午徐贤仪来。

  晨五点起。六点剃头。储润科八点回永兴,调停生物系事已告一段落。他来湄潭,本是为储椒生与吴耕民大女儿结婚事。

        九点贝时璋来谈,决定电约裴鉴来湄潭,教授植物形态,调张孟闻到遵义,调查动物分类。

  阅Reader's Report no. 9 ,关于国际经济问题。有文章讲,十九世纪国际贸易为Exchange(交换),而二十世纪为Gift (赠予),目的既非贸易,更非借款,乃系Development (发展)。世界各国均将实现工业化,此势不可阻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城市人口或将占到60% 。《泰晤士报》四月十九发表社论认为,分区自足或不可避免,但最后终必失败,仍非良策,故有国际协定之必要。五月Hot Spring 之粮食会议实系开端。会议结果欲使世界贸易较为自由,而使各区分工合作。1.最大限度地向适宜的地区输出合适的粮食, 2. 以合理能承受的价格进口外国的粮食。

        午后睡一小时。

      (遵义湄潭,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应该去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共同感悟求是精神。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西迁情_求是心】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仁读译】:"关注国际贸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