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浏览器如何步步演绎对国外浏览器的逆袭?

作为最早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移动浏览器发展至今已历经三代。从2G时代成长起来的用户对Opera一定不陌生,作为一个成立超过20年的浏览器老字号,Opera自诺基亚时代起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头地位。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3G、4G时代,老大哥Opera却开始走下坡路。

国外浏览器何以越发水土不服?

2G时代,由于流量费用昂贵、网速缓慢、手机分辨率低等缘故,移动设备浏览PC网页的体验非常糟糕,再加上当时缺少适用于移动设备的WAP网站,催生了一批作为网页转换工具的浏览器。Opera藉着高效小巧、省流快捷的特点受到追捧。但成于此,败于此,随着硬件的迅速更新迭代、安卓系统升级后各种优质APP被推出,功能单一的Opera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浏览器日渐增加的需求。

Opera对国内网站兼容性极差也是长久以来最受用户诟病的问题,再加上没有页面转码、字体不适应,导致手机网页内容排版十分混乱;同时还缺乏对网银等插件的必要支持,对于主要浏览国内站点的用户来说体验非常糟糕。

其次,Opera开发了非常多的版本,若在应用商店搜索“Opera”可得到Opera、Opera mini等10多个的搜索结果,过多的版本增加了用户对Opera的认知门槛,也降低了品牌的辨识度。此外,还有不少用户反馈Opera存在卡顿,推荐页面广告过多等问题。

Opera没有对国内用户需求进行本土化,设计和功能上的不贴心使用户渐渐流失。2011年之后Opera的市场份额一再被瓜分,开始呈现出衰落之势,一代枭雄最终陨落,并于去年11月被360收购。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Chrome、FireFox等国外浏览器身上,虽有简体中文版,但并未就国内用户使用习惯进行本土化。比如Chrome由于服务器在国外,用户甚至不能使用最重要的云同步功能。国外浏览器没有入乡随俗,根据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定制,导致它们在国内市场风光一时之后只能偏居一隅。

本土浏览器后来居上,步步逆袭

移动互联网进入安卓时代后,国内浏览器兴起,鼎盛时涌现了50多个浏览器品牌。凭借着对本土用户需求、使用习惯的准确把握,以及不输于国外浏览器的用户体验,多款优秀本土浏览器脱颖而出,成功逆袭水土不服的国外浏览器。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Q1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极度监测报告》显示Opera、Chrome两个全球最大的浏览器在国内的用户活跃仅排在第六、七位,而国内有着10多年的运营经验、技术基础的UC团队凭着对本土市场的洞察,推出的UC浏览器超越国外浏览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上连冠多年,旗下的子品牌夸克浏览器另辟蹊径,在极简浏览器这一垂直领域也同样获得了众多用户的认可。艾媒咨询关于浏览器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排在前四位的皆为本土浏览器。那么,本土浏览器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对国外浏览器的逆袭?

一、高速省流去广告,国人核心新诉求

有调查显示启动速度、广告过滤、安全性等是国内用户在选择浏览器时的主要关注点。在这方面与Chrome、Safari等国外浏览器相比,国内浏览器表现出色。

比如UC团队推出的承袭UC内核各项优势,主打“极简”理念的夸克浏览器,应用启动和搜索结果加载都十分快速;拥有业界领先图片压缩技术的自研U4内核,还可以在不影响图片质量的情况下进行压缩、节省流量,纵使是在网络较差的情况下使用,浏览网页依然十分流畅。

其次,夸克浏览器在界面零广告、零推送的基础上,提供网页广告过滤、标记功能;页面转码、阅读模式两项功能则可以对排版混乱的页面进行重新排版,让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可以不受广告打扰,享受优质的阅读体验。

二、浏览器里看内容,用户习惯已成型

一来APP发展垂直化让手机变得臃肿,用户需要一个可以同时获取广泛信息的平台;二来泛娱乐产业崛起,除了信息搜索和网址导航两项高使用频率功能之外,用户对资讯新闻等娱乐附着功能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夸克用户调研结果显示42%的用户认为信息流已是浏览器的标配功能, Chrome最近增加资讯入口也反证了需求的巨大。浏览器完成了从工具到内容聚合平台的转身。

用户形成了用浏览器看内容的习惯,眼花缭乱的信息又让用户陷入信息焦虑。夸克用户调研结果显示有71%的用户用浏览器阅读推荐信息,但76%的用户认为浏览器的信息流功能会分散信息搜索注意力,目前的信息获取效率、方式尚需优化,如何精准而快速的推荐信息成了国内浏览器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信息搜索与资讯阅读并行的需求,国内浏览器相继增加Feed流入口,大致有两种模式。

本土浏览器如何步步演绎对国外浏览器的逆袭?_第1张图片

一为UC式细而全的大数据精准分发模式;UC、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为BAT内容分发布局的重要部分,通过在导航或书签页面置入视频、小说、应用等内容入口,将吃住行购娱聚合到浏览器中;再借助背后的内容分发系统,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可利用大数据,以及精准用户画像,实现个性化内容定制推送。

一为夸克浏览器式的“轻”分发模式。传统阅读新闻资讯的方式干扰较多,阅读容易中断,用户专注度较低。夸克浏览器优化用户从浏览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后,推出最安静的分发形态——轻应用。

夸克浏览器将轻应用的入口设在搜索框下的导航栏,提供35家精选优质媒体内容源,如好奇心日报、轻芒等。用户可根据需求,自定义导航栏数量和内容。同时,为了让用户能够专注阅读,夸克浏览器还对优质内容源进行了去广告、统一排版处理,只保留核心的图文、视频信息,节省用户在下载、切换APP上浪费的时间,实现内容一站尽览。

“轻”分发模式已获得了市场认可,据夸克公布的数据显示,自轻应用推出之后人均DAU提高了2分钟,增幅为8%;人均DAU达27分钟,在国内浏览器应用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三、极简设计简而不减,专注有情感

提到设计优秀的浏览器,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获得豌豆荚设计奖的Chrome,但是Chrome内存占用大、本土化较差,并不符合国内用户的操作习惯。实际上国内浏览器经多个版本的升级和优化,在界面美观上已与优秀国外浏览器无异。例如夸克浏览器以优秀的极简设计继Chrome之后成为了第二个获得豌豆荚设计奖的浏览器应用。

夸克浏览器借鉴Safari的模式,将传统上方搜索栏设计改为下沉搜索栏,并把常用搜索结果以气泡形式呈现在搜索框上方,让主要操作界面都在单手操作的“Natural”范围内进行交互。这一减法式设计相比Chrome、Safari等同类浏览器节省2个操作步骤,让用户节省熟悉操作的成本,专注在内容获取上。

为了提升用户的专注度,夸克浏览器2.0版本还将主色调改为了干扰度最小的黑色。此设计可弱化自身在浏览过程中的存在感,避免对用户造成信息干扰。

在设计日益趋同的背景下,用户的情感诉求变得尤为重要。夸克浏览器和Chrome一样也注重情感设计,比如结合节日将黑白Doodle更换为彩色;比如在404、下载等页面以画风可爱的黑白漫画代替枯燥的页面,从情感层面体贴用户,让浏览器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浏览工具。可见极简风格并不等于精简一切,而是减而不减,以简单的方式呈现更多内容。

凭借多项优势,夸克浏览器从2016年底问世至今,国内市场份额与chrome持平,已成为国内首款主流极简浏览器。

细而全、精而专是未来的两大趋势

过去国内用户一直认为舶来品更优秀,如今本土浏览器通过多方面优势向用户证明了自家人更懂自家人。本土优秀浏览器中UC和夸克浏览器代表着两种浏览器趋势。

由UC领衔的大数据新媒体平台代表当前的浏览器趋势,旨在照顾KOL的基础上同时服务于大众用户,通过将生活服务、娱乐入口等聚合在平台中,逐步打造精品、细分的一站式文娱生活体验。基于BAT的优势,未来大数据新媒体平台将会走向巨头独大的趋势。

极简而有温度的夸克为垂直细分领域下深度浏览器的领路者,代表着另一种新的浏览器趋势:即在设计上符合轻量、极简美学,同时追求高质、专注的浏览体验,通过设计和品牌来吸引消费升级下,追求精致内容的极客、定制化群体等高质量用户。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土浏览器如何步步演绎对国外浏览器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