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之二 23/60

<美>简.尼尔森(Jane Nelsen) 著 玉冰译  京华出版社


我们家里,不时传出怎样教育孩子的争执。爸爸似乎过于严厉而专断,注重立竿见影的效果。妈妈比较宽容,总在寻思怎样不伤害长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稍稍放弃一下短期目标。但由于双方都心急,不满对方的做法,没有理解对方的目的和想法,往往是偏于宽大的那个人觉得自己应该更宽大一些,以弥补另一位的刻薄和过于严厉。偏于严厉的那位觉得自己应该更严厉一些,以弥补另一位粘粘乎乎、过于宽大。于是,两个人的分歧越来越大,并为谁对谁错而争吵。实际上,由于没有达成一致,不仅导致两个人的做法都是无效的,还导致了孩子莫衷一是,失去确定感和安全感。

阅读《正面管教》第6章 关注于解决问题,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办法。

1、在关注于解决问题之前,先要保持冷静,可以建议去“冷静角”,应该在平时大家都冷静时,把“冷静角”的用处和大家沟通,冷静角不是用来惩罚的,而是为了让当事人感觉好起来。“冷静角”应布置得深受主人的喜爱。

2、关注解决问题的头脑风暴,而不是惩罚。老师让两名由于没有听到上课铃声而迟到的同学分析逻辑后果:

---让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让他们放学后留下,

--他们上课迟到了几分钟就留几分钟;

--扣除他俩明天的课间休息时间,他们迟到了几分钟就扣几分钟;

--取消他们俩明天的课间休息;

--向他们吼叫。

以上都是关注过去,以及让两个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而针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清单:

--大家可以一起喊:“打铃啦!”

--迟到的同学可以在靠近电铃的地方玩;

--迟到的同学可以注意别人什么时候回教室;

--找他们的好朋友提醒他们;

--打铃的时候,大家可以拍怕那两个同学的肩膀。

惩罚针对了不可更改的过去,是在伤人,是在把人赶出圈子外。而专注于解决问题是在帮人,让人感到"我在集体里“的感觉。

3、启发式提问

关键是要走进对方(孩子,大人)的内心世界,提问时不要有腹稿,不要预设答案。如果两个人中有任何一个内心烦躁,就不应该提问。你问的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并且要表达出你的同情和接纳。

说一百遍道理,不如一个实例:

我女儿 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她说:‘很多孩子都这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 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到:’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 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钦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了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如果我不知道启发式问题,以及帮助她探讨她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后果的价值,我也许会忍不住会强加一个惩罚性的后果给她,比如对她禁足。这很可能促使她偷偷摸摸地去喝醉,而不是相信她可以和我讨论问题。最大的损失将会是她没有机会去探讨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去发现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之二 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