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约”

              谈谈“大约”

        今天,二年级的复习试卷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小明有50元钱,用去28元以后,大约剩下多少元?备选答案有A  22元,  B  20元,  C 32元。二年级的老师们聚在一起讨论,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哪个呢?按题目意图来说,答案B 20元是正确的。而,孩子们清一色的选择了A 22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50-28=22,孩子们几乎能口算出这个结果了。还有,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的二年级上册教材为止,还没有涉及有关“大约”、“近似数”等数学概念。孩子也不理解“大约”的意思,因此,我们统一这道题目的答案为A,22元。

       这个时候,我进一步思考,如果孩子们接触了“大约”、“近似数”以后,面对50-28=22能口算的时候,老师偏偏强调要求孩子把28看成30,再用50-30≈20,这样一个强行的过程,孩子能接受吗?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认知,题目中如果有“大约”二字,就不能精算,一定要估算,得到的结果不允许是准确值。这实际上是对“大约”一词的用法把握的不够明确。比如,一只蜂鸟大约重2克,12只蜂鸟大约重多少克?这里面的一只蜂鸟重2克表示的是这类蜂鸟统计后的平均值为2克,不是指某只具体的蜂鸟。因此,这道题目是用准确计算的方法,不能看到“大约”两个字而用求近似数的方法。

      这让我想到,在教学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阶段,孩子们往往在看到“至少”的时候知道是求“最小公倍数”,在看到“最多”、“最大”的时候知道是求“最大公约数”。某次,看到这题——做一个长为7分米,宽为6分米,厚为3分米的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诶,有至少,是求“最小公倍数”。如果,没有学这部分的知识,孩子知道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而且,能够理解至少指的是理论计算的料,实际用料要比这多。这些就是片面抓字眼做题的策略的不到之处。因此,全面的理解题目,更显得重要。

     以往的教学表明,部分孩子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总是会看到“大约”二字就要估算。而且,有的时候,孩子不习惯也不喜欢去估算,内心在想明明能口算出结果的,为何要估算呢?这些孩子估算的结果往往是这样得到的——先精算50-28=22,再根据四舍五入把22约等于20。这样的估算教学,失去了“估算”教学的价值,增加了孩子的计算难度。那么,什么是“估算”教学,又要怎么开展“估算”教学呢?(明天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