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精神

后现代主义哲学具有以下要点:反对普遍化、总体化、同一性、等级体系、本质论、基础论和表象论,肯定多样性、差异、非中心、零散、机遇、混沌、不确定性、流动和生成。

暨《解读后现代主义》书评

所谓“现代”,从历史时期上讲,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启蒙运动到20世纪50年代;从过程上讲,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性”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

后现代的“后”既可以指与现代的一切东西决裂,也可以指“高度现代”,即对现代的高度依赖和强化。

后现代主义精神_第1张图片
一本了解后现代精神的出色小书

后现代主义精神内涵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于继承和发扬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全面批判。“现代主义哲学”所谓“现代主义哲学”,是指从笛卡尔开始的理性主义哲学、启蒙运动,19世纪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孔德的实证主义,20世纪的马克斯·韦伯的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

1.用“延异”取代“逻各斯中心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是可靠的,即一种错误的“在场形而上学”。

而德里达认为,人类通过语言了解现实,充其量不过是陷于概念体系的相对论者而已。我们只能在我们使用的语言范围内“了解”现实。任何体系之中的任何名称都暗指或依赖于该体系中不在场的其他名称的存在(德里达称之为“轨迹”)。语言看似能表明概念体系之间的明显不同,但这仅是表象:概念只是在体系中暂时拖延、推开了它的同伴。意义永远在语言链中永不停息地从一个词向另一个词滑行——“延异”(意义的延缓)

2.用横向思维取代纵向思维

传统形而上学为了建立某种体系,力图从不证自明的第一原则出发演绎其他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可用“树喻”理论来阐释——形而上学把关于实在的知识按照等级体系的原则组织起来,如同树的枝条最后归功到树根一样,知识的分支深深根植于坚实的基础之中。

后现横向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根状茎”理论——从植物学上看来,“根状茎”和树的主根和须根不同,它是一种延长到地下的块茎,通常水平生长,上面生长枝条,下面生长根系,还有叶子。

树-根结构限制了与其他方面的联系,而“根状茎”结构则是非等级化、非地域性,它在一种随意的、无规则的关系中和其他根系发生联系。——后现代的就是要消解二元对立,提倡多元化、动态化

3.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

现代理论把理性看作知识和真理的基础,历史和社会被看作由中心、本质和目的支配的统一整体。

福柯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认为作为启蒙运动神话的理性,是一种统一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理论模式,它模糊了社会领域的分化的多元的 性质。在政治上赞成一致性、同质性而压制多元性、多样性和个体性。 因此 ,理性是还原性的、强制性的和压迫性的。后现代主义与此相对立 ,应高扬不可通约性、差异性和零散性、特殊性和间断性;应该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和微观分析去超越总体性、总括性和强制性。

4.抵制各种宏大叙事(元叙事)

很多后现代理论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怀疑元叙事给文化实践带来某种合理性和权威性。

5.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的核心论点在于相对论——真理本身是相对的,它取决于判断主体的不同立场及带有倾向性的思维框架。

6.文本游戏

解构主义打乱文本的结构,认为文本不过是对意义进行“随心所欲的”描述——因为“延异”,亦即同一类概念之间半隐蔽的相互依赖性,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语言和文本均称为游戏的对象,它们只不过是意义的撒播者。

7.隐喻

该观点认为所有的文本,不管其出发点是多么想实事求是,都是可以被解构的修辞游戏。

8.重写历史

因为后现代主义思想将所有的对象都当做文本和修辞进行分析,所以历史也是一种叙事。大部分历史陈述都具有文化选择性。

后现代主义相对论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所有历史学家都有一套理论假设来支撑他们所撰写的叙事,我们必须更加清楚这些理论假设的存在,对其持怀疑态度和相对观点,并且更加重视他们,不能掉以轻心。

叙事不可能与过去完全对应,我们所做,不过是就过去事件进行一场辩论,我们应该尽可能保持辩论的开放性。若对此缺乏警惕,就会导致某种“官方版本”跳出来为我们展示一种真实的、最终的过去。

9.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

后现代主义者们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是属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德勒泽和伽塔里提出了“精神分裂分析”来取代“精神分析”。精神分裂分析对于“欲望”和“无意识”的解释与精神分析截然不同。精神分裂分析是后现代解放的基础。

10.抨击科学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很多批判试图证明西方经验主义科学活动带有内在政治特征。科学似乎隐含着某种政治声明或政治立场。

参考文献:

1.《解读后现代主义》,克里斯托弗·巴特勒著,朱刚、秦海花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6月;

2.《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冯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后现代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