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刻意练习》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里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没有所谓的天才,任何人学习一个技能,都得需要一万个小时的刻意练习,才能成为高手。

听到这个消息,大部分对「有追求」的人有个反应:

「我努力凑凑,凑够一万小时,我就是高手了」

这种想法,其实是误读的《刻意练习》,以为只要练习了一万个小时就是高手了。

破除幻想,轻装上阵。

其实这本书的核心不是「练习」,是「刻意」。

人类心里其实分为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学习区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习得的。

在舒适区,得心应手,到了学习区,会有一点点恐惧,恐慌区则是压力山大。一般人都「选择」待在舒适区里。


举个例子:

有人号称「十年工作经验」,其实本质很可能是,一年工作经验+九年重复经验。后面的九年几乎没有进步,只是重复第一年的经验,一直在舒适区打转。

大部分人,工作经验可以胜任工作后,就停止了学习。以为自己达到了「一招鲜,吃遍天」的程度。把机械的重复当成学习,自以为在向「一万小时」迈进。

很多人,很有上进心,每天努力上班,刻苦学习。每天都很忙碌,很用心,但就是工作没起色,学习没效果。越努力,越自卑。都快怀疑人生了。

这就是:

有目的的练习与无目的的练习的区别。

本质上是:

低效的勤奋者。

说句狠话就是:

没用脑子

学习一项技能时,不能只盯着时间, 要多用脑子思考,不停的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让自己一直处在刻意练习状态。

刻意练习自己的薄弱环节,快速迭代,有针对性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经常和家人、朋友复盘,了解那些是无效的方法,那些有待加强的。

刻意练习不是盲目的、机械的练习,而是有针对性的、有系统的学习。

机械学习是没办法成为高手,刻意练习就是让自己进入学习区,带着不适、恐惧、不确定性,一起同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