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警方,因为一场饭局,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南方都市报记者,在一家海鲜山庄暗访当地警察聚众吃娃娃鱼,遭到警察殴打。
在记者被打5天后,此事曝光,深圳警方随即通报,对14名涉嫌违规的民警停职调查。
据最新报道,14名参与聚餐者,非普通民警,多为警界官员,多人是深圳市公安局或分局的领导。
关于这场饭局,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解读——
1,深圳警界官员为什么要聚餐?
众所周知,在“八项规定”的背景下,官员聚集在一起,是个高危举动。可是,14名深圳警界官员,还是聚餐了,而且,在被发现聚餐后,还殴打了记者。于是事儿闹大了。
对很多人而言,这是难以理解的——又不是物质短缺时代,饭,有什么好吃的呢?为什么,不仅要冒着风险聚餐,而且还要证这么隆重地吃娃娃鱼呢?前广州市委书记倒下之前,也曾被曝光,依然出入会所大吃大喝。
真是不可理喻——下班回家吃饭,既安全,又能增加家庭和谐的嘛。
可是,你看,八项规定,虽然导致了湘鄂情剥离了餐饮主业,但还是没禁住饭局。
饭局长盛不衰,或许是中国的一种特色。
在官场上的人,需要结盟获得更大的安全感。你想,你认识我,我认识你,若我们只在工作场合有点头之交,就难有深交,互相之间,就没有安全感。
我们在一起,喝一顿大酒,说点黄段子,探讨一下时局,点评一下老板;觥筹交错,在酒精的作用下,大家达成“共识”,从官员与商人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便成了“兄弟”。
这样,一场酒就下来,大家成了自己人,成了自己人,就完成了一次结盟。
在古代,要办大事,首先要歃血为盟,拜把子,称兄道弟。
现在,血酒没了,但酒还是要喝的,有条珍贵的保护动物娃娃鱼下酒,效果更好吧。
那些喝酒的人,在酒席上,完成了结盟,就成了一个团伙。
是的,饭局,是“团伙”的初级表现形式。
前一段,中央不是说了么,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2,警察为什么必须打记者呢?
记者暗访暴露以后,挨了打,倒不是什么新鲜事。
挨打后,记者就报警了,于是饭局上的警官的下属们就来了,于是,在闻警而至的警察的“掩护”下,14个警官撤离了。
你可以想象,这些被打的记者,那一刻,是多么的无助。他们叫来“主持正义”的人,与打他们的人,是一伙儿的。那一刻,记者估计有一种整个饭店已经“沦陷”的感觉,那个地方,已经脱离了现实,成为一块飞地。
尽管记者挨打不是新鲜事,但我还是奇怪,警察为什么一定要打记者。
不就是吃个饭被发现了吗?报社也不是“飞地”,邀请记者一块加入饭局,然后给报社老总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实在不行,连夜跑一趟报社,求求情,低头不见抬头见,谁没个马高蹬短呢?
或者,把总编社长请出来,搞个饭局,这次可以不吃娃娃鱼,粗茶淡饭,总可以的吧。
那家报社也不是在真空中出版的,也是要在深圳地面上生存的嘛。记者是21日晚上被打的,报道这此事是26日,可见,报社也是慎重的。
所以,这是一场完全没有必要发生的“殴打”。
但还是打了。在外人看来,这像一个不解之谜,为什么必须打呢?
大概的原因应该这样的:由于身为“刀把子”,有些警察愤怒的时候,“打人”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当突然发现自己的饭局被记者盯上,那一刻,刀把子一定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暂时失去了理智,忽略了打人的后果。第二天警方登门道歉的理智行为,更映衬出了头一天晚上打人,是冲动之举。
那个记者挨打了,据说,噼里啪啦,耳光打了好多个,用评书里的说法,“大耳刮子好像不要钱似的”。这就是冲动造成的,冲动是魔鬼。
记者的尊严也是需要维护的。你有刀把子,我有笔杆子。
于是,这事儿就曝光了,那条已经被吃掉的娃娃鱼,便引发了举国关注……
3,记者是怎么知道警官聚餐的?
最后一个问题,结盟与饭局,都是私密行为,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是怎么知道的呢?
这家报纸是这么报道的:“1月21日晚间,南方都市报接报料称,深圳有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有关精神,在东湖水库明珠海鲜山庄公款消费野生保护动物娃娃鱼。随后,南都记者暗访证实深圳警界多名官员出席了饭局。”
记者知道有一场饭局正在发生,是有人报料。
是什么人报料的呢?普通的深圳市民,不可能知道这场饭局,外人即便遇到了这场饭局,也不知道这些是“党员干部”吧,他们也不可能穿警服聚餐。
一群警界官员的私密饭局被人举报,那几乎一定是知情者的举报。所谓知情,就是知道有谁参加聚餐,在哪里参加聚餐,而且知道吃娃娃鱼这个细节。那一定是距离这些人很近,而没有能进入这个饭局的人。
这个知情者的举报,极可能完全出于正义以及对中央“八项规定”的维护,但也可能是这顿饭局曝光后的“获益者”——他在饭局之外,他没能挤入那个“团伙”,他某种程度上,是被那个“团伙”排斥的人,是无缘与14个警官“结盟”的人。
被排挤在团伙之外的人,会有失落感的。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有一群人拜把子,我有一个好朋友参与其中,后来我知道后,为他没有把我拉入其中而非常遗憾。
但小孩儿的团伙,毕竟不涉及什么利益,与14个警官的饭局相比,就是玩笑。但对比而言,你可以理解,那个知道这场饭局,而没能进入这场饭局的第15个“警官”,是多么的失落。失落之际,他会不会亲自或者授意谁,给报社报个料呢?
世间事,就是这么有意思。一个团伙,看似紧密,看似强有力,加上它的自大与冲动,在特定的时候,只需一个偶发事件,或一个电话,就能够在一夜之间被颠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原文地址:http://news.sina.com.cn/zl/zatan/2015-01-29/095431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