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1》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1》


关于作者

劳拉·E·伯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利诺伊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经讲授“人的发展”课程三十余年,并在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担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涉及学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个人言语的发展等方面,其论著在世界多个顶级学术刊物发表,享有广泛赞誉。


关于本书

本书是作者历时三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在美国众多高校被列入“心理学必读书目”。考察范围囊括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提出了“毕生发展观”,对人生发展每一步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是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的全方位指南。


核心内容

梳理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脉络,从性格形成、情绪表达、思维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在早期的心理发展状况。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演变历程
现代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等传统学科,作为一门全新的独立学科诞生。20世纪是心理学发展的一百年,相继产生了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等新分支。
发展心理学是从年龄线索切入,研究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们把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划等号,因为发展心理学从诞生到成型,刚好跨越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疾病使得很多人寿命都不长,所以研究范围通常很窄。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外部环境的稳定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得以大幅度提高,心理学家开始重新审视人的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诞生。
毕生发展心理学把视野从儿童拓展到成年和老年,实现从胚胎到死亡全过程的心理研究。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毕生发展观”,即发展是持续终生的,不存在哪个年龄段最关键。


二、人性格的形成过程
毕生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并且在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两方面的作用都不同。
为了对遗传因素的影响进行观察,心理学家选取了多对双胞胎进行统计性研究。研究发现,双胞胎智力的相似度远比普通人之间的智力相似度更高,同卵双胞胎之间的相似度则更高。
这个现象说明,遗传因素在智力方面的影响非常大。不过,当心理学家们进行更深度的调查后发现,遗传在人格、社交方面虽然也有影响,但不像智力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影响还会降低。
恰当的环境会激发遗传因素的作用,不恰当的环境会限制遗传因素的作用。两岁左右,孩子已经能够把外部的反馈“组装”起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是人形成“良心”的关键时期。
道德属于社会规范,不是单纯的心理学概念,包含社会文化因素。孩子先天能够定的,只是他自己个体行为的方式,至于怎么和社会接轨、怎样树立善恶观,是在后天的教养中慢慢形成的。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训斥,甚至被体罚,孩子长大后往往就会有更多的反社会倾向;如果他受到善待,得到更多爱,也可以改变今后的性格走向。

【案例】
一对墨西哥籍双胞胎姐妹在出生后,被纽约的两个家庭分别收养,直到很多年以后,因为一个共同的朋友,两个人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对姐妹在重逢的时候,发现彼此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说喜欢同样款式的衣服、都是班里的中等生、都喜欢熬夜、都爱跳舞等等。
这说明遗传因素对智力以外的其他特质也有很大影响。不过,当心理学家们再次对这13000对双胞胎进行更深度的调查,就发现遗传在人格、社交方面虽然也有影响,但它并不像智力方面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影响还会降低。


三、依恋的发展
毕生发展心理学认为,人成年后的不安全感和人在早期“依恋”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依恋是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它是指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的情感连接。这种情感连结,能让人在和其他人的交往中产生愉快的体验,面对压力的时候得到安慰。
佛洛依德曾经指出,婴儿和母亲的情感连结,是以后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但他在一百多年前的研究当中,仅仅把喂养当做依恋的基础,后来的心理学研究证实:婴儿不仅能对喂养的人产生依恋,还可能会对兄弟姐妹、祖父母甚至房间里的物体形成强烈的依恋。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把人放在整个生物进化的过程当中去观察的,它认为依恋是进化的产物,可以增大物种存活的几率,是人类自然进化出来的繁衍策略。婴儿之所以有分离焦虑,是人作为生物的进化策略。分离焦虑不是永久的,当孩子慢慢长大,有了一定行动能力和理解能力,就会慢慢淡化。
很多因素会影响依恋的发展。能够客观冷静地讨论自己童年的妈妈,对孩子的依恋感通常能正确处理;对童年回忆抱有困惑甚至怨恨的妈妈,对孩子的依恋感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正在做父母或准备做父母的人,要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尽量减少孩子失宠的感觉。同时,对孩子“被关注”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馈。
【案例】
父亲的疼爱,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非洲中部,有一个现在还狩猎的部落,这里的人被称为阿卡人。在阿卡人的生活里,父亲一天里有多半时间都待在孩子目光见到的范围之内,他们每天抱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儿的时间,是其他文化形态里父亲的五倍之多。出于狩猎需要,阿卡人的夫妻关系往往非常亲密,两口子白天一起合作打猎,晚上一起做饭,父亲照顾孩子的时间就多了。阿卡人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拥有更强的安全感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孩子的“魔幻思维”
“魔幻思维”不是单纯的幼稚,这种现象会出现在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所谓的前运算阶段,大约是2-7岁。“运算”,是指人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能力。“前运算阶段”指人已经具有了一定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用游戏、模仿甚至“魔幻”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2岁以前的孩子还没真正接触外面的世界,随着慢慢会说话了,也有了一定行动能力,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一下增多,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扑面而来,这时候,孩子就需要一种心理机制来进行调节。
调节的表现,通常是思维方式上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会把之前的感知方式迁移到新的世界当中,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有生命的,那自然界的其他东西也是有生命的。所以,绝大多数3到4岁的孩子,会相信仙女、妖怪、精灵等等这些超自然力的东西。4岁以后,随着对事物原理的慢慢熟悉,这种思维就会逐步减少。
每个孩子发展的快慢不一样,家长和老师不要用同一个标尺来衡量。对孩子存在的疑问,要及时给予解答,引导他们提高认知能力,让思维慢慢完成过渡。


金句

  1. 恰当的环境会激发遗传因素的作用,不恰当的环境则会限制遗传因素的作用。
  2. 婴儿和母亲的情感连结,是以后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
  3. 能够客观冷静地讨论自己童年的妈妈,对孩子的依恋感通常能够正确处理。
  4. 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有生命的,那自然界的其他很多东西也都是有生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