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神

图片发自App

1,

精气神,足。就又是一个新世界。

一个人的善良美好多源自于有一个好的身体。

比如爬坡时助人为乐帮人背包,那只是因为他身体倍棒,多拿点儿重物不在话下。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个浩然之气首先是力气,有了这个基础才有精气神。

昨晚老妈跟我说突然就没了力气,也不知道力气都跑哪去了。

概然一叹。精神气还在,就好。

2,

中医院的按摩大夫,疗程以医院的按摩大夫,疗程以病人不厌烦了,为结束标准。

身体好了,还按,就觉得不舒服。

做营销,相当于为市场舒筋活骨,但筋骨好的人会觉得不耐烦。

3,

看书法历代留迹,透着一股“脑力健”的气魄。

脑力健,所以说事的小说是下等。

不耐烦于事,要抒情,所以诗歌地位高,也因为脑力健,对现实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强,所以不耐烦编造,要写史。

4,

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齐如山讲,许多文人为了让自己的诗流传,才写小说的,所以古典小说中插的诗词多,写小说为走私。

5,

史,有正史、族谱、县志、个传合集,地位均比小说高,一些文人的地位轮不到写史,写小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史学修养。

高档茶馆里的说书,不是评书演义,而是“讲古”,讲古是说史,得有真学识。

6,

小说是为照顾小市民阶层,说是为照顾小市民阶层,谈奇说怪,偏颇玩艺,对时代没有概括性,也不是真性情,所以跟诗、史相比,地位低。

明亡遗民,志志不忘修《明史》。

亡国了,便要求个概括性……

这都是需要脑力的。何时可以修《清史》?

《民国史》那是不指望了。

7,

不言而喻的,便不需要再注释说明了,所以省略为诗、史的美学。

一些汉代儒家经典、唐代道家经典的注释和清代小说的眉批,往往是为了捣乱,混淆视听,将真意隐蔽。

十家注也好,十三家注也罢,皆是六经注我……

8,

古人以减省来营造意境,说满说显了,便无意境。

不是猜谜,谜底是单一的,而营造意境是为了让人有更多体会。

可惜现今人拒绝体会,只求告知。

所以,快餐,快餐文化最好卖。

9,

于是叙事传统不成立了,叙事者迎来了时代变局。

我们不需要罗贯中讲什么“浪花淘尽英雄”,只需他告知好人坏人。

也不需要曹雪芹讲什么“还泪祭花”,只需他告知谁跟谁睡了。

10,

现今,对一个人的批评,往往是“他没有能力讲好一个故事”,而不是“他没文化”。

11,

没有精神实质,价值判断标有精神实质,价值判断标准也成了逻辑游戏,进入纯智力游戏阶段,大家就容易迷失。

游戏厅里的孩子,明知无聊,也总是玩不完的。

12,

市场营销成了升级打怪,开始是精神亢奋,最终变成了智力体力的消耗,消耗成了最终目的。

消耗带来消费,所以市场还可以维持下去。

13,

近乎无人的《溪山行旅图》的地位远比人满为患的《清明上河图》地位高,在于一个是心绪,一个是头绪:

生活的各种头绪。

而心绪则是生命品质。

14,

人生的宏大叙事,首先满足的是求生欲望:

以何种品相生活下去?

15,

以上,都是别人的观点。

我借来说说营销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