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变文学专业读者——浏览美版《文学理论》

作者:elinor

前言:

正如作者韦勒克在本书开篇所提到的那样,“文学理论是进行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文学理论不同于文学的漫无边际的想象与情感,而是带有工具色彩的一种知识和学问”;因此,《文学理论》一书也是专业读者告别业余性质、走向专业性阅读的一把重要钥匙。


三分钟变文学专业读者——浏览美版《文学理论》_第1张图片

作者:[美]勒内·韦勒克 奥斯汀·沃伦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原作名:Theroy of literature

译者:刘象愚 等

出版时间:2005年8月

ISBN:9787534367519

最优版本纸质书底价:孔夫子旧书网 九五品(RMB:168.00)

最优版本电子书底价:无

书籍概要:

这部著作探讨了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及内容等问题,从文学“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个角度构筑其理论体系,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有着简明的介绍,适于文学理论入门者。

一、文学的定义和区分

文学的定义可以有多种特征性的概括,但并非绝对。

(一)文学的本质

文学本质可从语言、范畴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定义。

1.文学的本质首先体现在语言上。文学语言植根于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多重歧义、高度内涵以及语音特征(如格律)并且注重表达情感。

2.文学的核心范畴主要是抒情诗、戏剧、小说等传统文学类型,面向虚构和想象的世界,但也不仅仅局限于此。

3.文学作品本身则是交织了多层意义和关系的复杂组合体,多种术语可以反映它的各种特征,却不能彻底清晰地定义它。

(二)文学的作用

文学的作用可从实用性、艺术性和真理性进行讨论。

作为文学的基本用途,审美愉悦(快感)与严肃教育(有用)这两种功能不能单独存在,必然交织在一起。文学能够体现真理,但不是真理,而是通过艺术感性手段表现真理的存在。

(三)文学和文学研究

文学是创造性的艺术,文学研究是理智的知识和学问。

1.作为文学研究的划分方法,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在互相区分的同时也需要互相贯通。

2.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三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另一种划分方法也是相互交织(总体文学侧重研究超越民族界限的文学运动和风尚,比较文学侧重两种或多种文学关系的研究,世界文学则侧重对统一各国文学的综合体理想或世界文豪的杰作研究)。


三分钟变文学专业读者——浏览美版《文学理论》_第2张图片

( “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由歌德首次提出。图片来自网络)

二、文学外部研究的五大方式

文学的外部研究试图从文学作品之外的社会和现实关系去理解文学作品。这种研究方式具有一定可信度,但具有很大片面性。

(一)从作家传记研究文学

传记记录作家生平和性格的情况,并可以此为材料,研究作家心理以及作品的创作过程。※片面性:

1.传记的可靠度无法确认。一方面所使用的文献资料可信度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其叙述和文本中的类似主题并不具有同一性。

2.传记难以形成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一方面传记插入文学研究是以作家个人经历打断了文学作品自身的连贯性;另一方面文学作品形成的作家个性只取决于作品,而无法从作家传记中确定。

(二)从心理学研究文学

这种研究方法或将作家归为某种心理学类型,或研究作品中的心理学法则,或研究文学对读者心理的影响。

※片面性:

1、没有认识到文学创作是具有外部性和客观性的社会活动。

2、心理学只能作为艺术创作的准备活动,其艺术研究价值较为有限。

(三)从社会环境研究文学

文学被认为是社会性的实践,再现或者模仿现实生活,因此文学的产生往往会被认为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有密切关联。

※片面性:

1.不能将文学视作纯粹的社会文献。文学研究必须在把握作家艺术手法的前提下,具体区分作品中的生活画面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差别。

2.社会环境可以塑造但不能决定对文学创作的审美评价,只有在社会对文学的影响能够明确被证据若确证时,社会环境研究对文学理解的有效性才能被认可。

(四)从思想史、哲学史研究文学

这种研究方法将思想观念以及哲学观点与文学发展结合,即将文学视为承载思想和哲学的形式。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能够获得符合明确观念价值的中心思想。

※片面性:

1.文学作品与哲学的表现方式不同。作家一般情况下也不能如哲学家一样具有立场确定、范围清晰、意图明显的思想观念和信仰体系。

2.文学与哲学之间的联系被过度密切化了。文学家的创作实践和具体的哲学公式并不具有同一性。

(五)从其它艺术(音乐、绘画等)研究文学

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内在结构,文学和其它艺术之间的关系应被视为辩证的复杂结构,即各种艺术都可以互相沟通并且在进入他种艺术后发生变化,但不存在决定性的关系。


三分钟变文学专业读者——浏览美版《文学理论》_第3张图片

(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歌词来自海涅诗歌。图片来自网络)

三、文学内部研究的两大方式

文学内部研究注重作品本身的分析,而作品也被视为具有特别审美目的的完整符号系统。

(一)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从文学的本体来看,文学是非实在的(如雕塑)、非精神的(如愉快或痛苦)、非理想的(如三角形的理想模型)观念体系。文学能够通过个人的心理体验和直觉进行理解,且具有生命力,随集体意识形态发展而变化。

1.声音层面(谐音、节奏、格律)

文学作品被视为能够产生出意义的声音序列。文学的声音特征包括其音乐性、音节、格律、声韵、音量等各方面。在文学研究中,对声音的研究必须和意义结合在一起,即两者必须被视为文学作品整体中互相作用的因素。

2.意义单元(语言结构、风格、文体)

文学作品被视为特定语言中语汇的组合,因此文学既被视为语言史的文献记录,也可以与文学创作时期的语言用法相互对照。据此可分析作品的文体风格进而扩展到其它作品、文学类别甚至时代或文学运动的文体风格。

3.结构特征(意象、隐喻、象征、神话)

意象等特征结构视为审美的手段或者说修辞,他们是将分裂的内容与形式重新沟通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它们连接了外部世界和精神世界。文学的意义和功能主要也是在此呈现。

4.叙事模式(小说、戏剧)

叙事文学以小说为主。小说通过人物、情节、背景虚构出现实世界的幻觉。并且这种技法和效果同样适用于戏剧。


三分钟变文学专业读者——浏览美版《文学理论》_第4张图片

(戏剧《等待戈多》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二)文学作品的意义模式

文学作品的意义离不开文学类型的确定、文学评价的发生以及文学史创造的序列。这个过程是动态的,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迁。

1.文学类型

对文学的类型概念应倾向于从形式(如诗歌、小说、戏剧)上进行划分,而非从文学题材(如政治小说、教育小说)上划分。对于类型本身的评价并不是孤立的,类型会随着不同时代发展出现变化。

2.文学评价

评价文学往往从文学的审美价值入手,因为文学作品的语言、行为经验以及思想精神是通过审美联系起来的。形式主义的文学评价更注重呈现于文学作品中、具有结构性的审美体现,因为文学的价值被认为蕴含在文本的结构中。

3.文学史

文学史探讨文学的进化过程,因为文学的特性是动态的,随着历代作者、读者以及批评家的观点而变化。文学史的编写本身也是动态的过程。

结语

《文学理论》为专业研究文学初步勾勒了文学理论的概念框架和几种研究模式。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之外,还有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以及孔帕尼翁的《理论的幽灵》可一同作为文学理论的基础读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分钟变文学专业读者——浏览美版《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