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成师——《诫子书》教学反思

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语文教育更是如此。文学是艺术,教学是手段,我用我不完美的教学手段,演绎我心中的语文课,我的文学观。

我自不量力的觉得,讲台上的我,像极了创作文学作品的作家。他们用文学笔法虚构演义现实题材,创造文学艺术。我用教学手段教导文学艺术,创造语文课堂。

教师,成就学生是一种幸福,成就课堂也是一种幸福。

非淡泊无以成师——《诫子书》教学反思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丰满的理想:

完成语文新课标中,高大上的教学目标,学会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都想贯彻。语言方面积累文言实词,思维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审美方面感受诸葛亮融合在文中字里行间的情感,文化方面传承中华家训文化;

改变学生对于诸葛亮的认识,认识一个真实的诸葛亮;

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学会阅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通过工具书、翻译和领悟力理解文本内容;

理解“静”、“俭”的含义,理清各个词语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在心中埋下淡泊宁静的种子。

看到自己的教学现场,深深地被骨感的现实,所“打击”。

骨感的现实:

高大上的教学目标,根本就没有达成,虚构和写实,议论文体,浅尝辄止的教学根本没办法让学生深入实现辨体;

前二十分钟,慢热的我,完全没进入状态,口头语反复出现,答案问题重复率极高。但是后二十分钟进入状态后,口头语少了,问题明确不重复,进入教师教学状态,沉浸在我和学生共同走进的文学殿堂里;

分析每句话的语气,个别语句解读不充分,导致出现语气分析不恰当的现象;

通过教学实录的分析,我也看到课堂前二十分钟,我讲得过多,问题细碎,有无效文题;

目标达成上,我觉得我讲的时候,觉得有些细碎,但是观看课堂实录的时候,把自己当一个旁观者,看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觉得除了高大上的目标没有达成之外,其他目标还是基本达成。

通过观看微课,整理自己的教学实录,我看出如下问题:

教师方面:

1.讲课的口头语太多,课堂教学语言不够规范;

2.问题提问不够明确,学生回答之后,对答案反复重复过多;

3.前二十分钟与学生的距离很远,游离在课堂之外;

4.目标中设计了辨体,但是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让学生辨体。

学生方面:

1.个别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

2.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答题语言不够规范;

3.没有调动起来全班同学思考;

4.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答题语言规范。

看自己的课,真的是百感交集。评课老师的评价,真的很切中要害,教学语言、辨体教学目标的落实,真的是 我的课 的主要问题。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我现在在课文本解读和赏析上,课堂教学节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不再是评课老师评判的焦点。对于文学的赏析和解读,我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

在教学语言上,是我必须攻克的难题。以前,为了克服这个毛病,我背课,背华美的文辞,把课堂教学的每一句话都背下来,上课像是在演讲了,但是这治标不治本。根本的教学能力没有提升,记不住了?没有书了?没有教案了?没课件了?怎么办?哑口无言吗?

变背课,为讲课,这是我这一学期都在努力实现的。就带一本书去上课。不是不备课,是把教案,课件等等的内容真正的化入我的脑海里。但是要把这个知识直接输出,对于刚上讲台的我,还有点难。但是这是我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就像讲课,我慢热一样。教学,我也一样慢热。但是我愿意为了它努力。

以后上课,录音,听自己的录音,规范自己的语言。这是我必须经历的过程,变背课,为讲课。

非淡泊无以成师——《诫子书》教学反思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师的幸福感,不是来自黄金满屋,家财万贯,而是解读赏析文学艺术的那种成就感,而是那种看到学生恍然大悟的神情的满足感,而是那种学生一点点走向更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感。

宁可少花点精力去挣那微不足道的铜钱,也要去守护你能守护的成长。

成长,比那点铜臭,更有价值。

“亲功德,远功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此为前提,教学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诫子书》除了给我教学上的反思,亦给为做人上的警醒,“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要做的不是非得比孩子的书读得多,学习行为规范得好,字写得必须比孩子好,以此示范学生。而是用正的价值观理念去引领学生,用艺术的审美去感染学生,用善良的心去爱学生,活成你想要他成为的样子,真正成为人师。就像诸葛亮教导他的儿子一样,他也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静以备课,博以读书。非宁静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成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淡泊无以成师——《诫子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