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读后感

《北京折叠》讲述了一位清洁工老刀为了糖糖(捡来的女儿)上一个好一点的幼儿园,从第三空间偷渡到第二空间和第一空间的故事。第一空间的人数为北京人口的十六分之一,他们的时间跨越24个小时,不分白天黑夜,歌舞升平,多为领导,企业家,总之各种光鲜体面的人;第二空间人数为北京人口的十六分之五,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大多是白领上班族;第三空间人数为北京人口的八分之五,从晚上十点到早上六点,和第二空间时间刚好互补,大多是像老刀一样的清洁工人,食物衣服的贩卖人员。关于各个空间的描述都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这部短篇小说获得了雨果文学奖,当之无愧。细读这篇文字,似乎每句话都暗含着言外之意,令人反思。有很多社会现象,我们不能深刻描绘出,而作者做到了。有想象,有虚构,却处处真实,不可思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折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