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傳統文化

略論傳統文化_第1张图片
進學天地志


老子、孔子的智慧,那也不是老子孔子发明的,是他们发现了宇宙的妙制,用他们不同的方式讲给人,包括释迦牟尼和耶稣,也是这样,那么也就是说,传统并不是老子主义,或者是孔子主义,或者释加牟尼主义,传统也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过去文化”及其表现,更不是那些不懂装懂的所谓专家学者眼中所列的什么青铜器、瓷器与古代事件本身,那些只是传统文化在过去时代的器术表达,真正的传统,即宇宙的精神识认和表达。我在《统传集》中讲得很清楚,传,过去写作“傅”,那是一脉相承,从未变更的生命正道和美好智慧,统,那是内涵于我们内心和宇宙无所不在的原生智慧,得之则生,失之则死,踣之则败。洞明并同化他,必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同层次规则、方法、智慧之力量和能耐。如果把传统文化解释成过去文化,那我们复兴传统,实际就是复古,这在历史上已经有前辙之鉴,尸古不化,决非复兴文化正道。如果解释成老子主义、释迦牟尼主义或孔子主义、耶稣主义,那么我们实际上承认了这个文化是他们发明的而不是他们证悟的宇宙固有之智慧与文化,那我们表面尊崇他们的结果,恰恰是背弃了他们的善意:他们只是走过生命的觉悟大道,以言传身教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合于道的,是符合我们人类根本利益的。但他们的本意,断非要我们把他们供起来,甚至作为旗帜和招牌,攫取的是自己私心里的荣利,那实际上是在利用他们,只是表面用尊敬的语言、形式。历史过去一直在发生着,而今天那就更是如此。打着他们招牌来惑世自欺的人大有人在,也使传统文化真精神的恢复变得如此复杂和艰难。

我们认为,许多人直到今天也只是概念化地去理解传统文化,其原因就在于他突不破时间和空间对我们观感的局限,加上今天人类自私的基点发心所致,自己都意识不到,总想着利用,总是从那点现实的物利得失狭隘地去衡量取舍,还有就是把它当成一种消遣,排遣生活的低俗化带给自己的烦恼,实际上没有把它在自己生命里的复活当作生命与生活的重心,当成自己作为这个华夏神族一份子的责任。这样就使“传统”二字成了一种装璜,一种类似于化妆的东西,骰子里的东西未变,未能深究传统天人合一的修道意義,不能明白格物致知的方法智慧与道路,更因自己的惰性和小见不能做到知行合一,那文化在生命来说,就是油水分割,根本就体现不出它本然的浩然力量。实际上传统文化的本身,它的真谛是一种浩荡而圆容万端的宇宙精神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生命展现、能量衍用。以“求道”为核心,以炼技为神用,以艺术为展现娱灵。所以孔子当年非常深刻地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真是我们文化和教育的不二正道。

我們复兴和传播中华道统文化、就要帮助人开启生命正见、经营高大人生、建树社会正理、沟通美好未来。為達此目地,必然也就要打开这些条块分割的,贴着标签的伪道学、假传统,纠正文化的偏私小见,复其浩荡本然之道,复其生命文化的本来。

那麼起底生命大道,真正讲清楚生命文化的根本也就是前提。这个文化,不是说老子、孔子、释加牟尼他们出现了,这个文化才存在,它是不变的宇宙精神在人这一层的完整圆容的体现。在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之前,日月在运转,宇宙早就生机勃勃,他们讲出来的,实际上也就是更高维次对宇宙与生命的看法与生命正道,也就是说人类现存的一切文化其实也都是人们对宇宙的观测,对于宇宙真理的领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流传到今天。简单的引用过去觉者讲的话,给予阐释其意這不算什麼,能讲清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讲的原因,从而在文化的根处,从我们内心的深处,植活内藏于每个人性灵深处的先天文化,這才是生命大学习。

(啟嘉春秋《播遠集義(第三卷)》(2009年)節錄)

你可能感兴趣的:(略論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