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读书笔记

本书是根据作者在斯坦福大学所教授的一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整理出来的。讲的是关于如何创建创新公司。作者注意到一个重要的模式是:成功人士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他们遵循基本原则,而非成功秘籍。本书更像是思考札记与经验总结,没有完整的体系,但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第一章讲的是未来的挑战。

书里讲的未来不是时间上的将来,而是指与此刻不同的将来。所以对“现在”最好的思考是让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思考。未来的进步需要两种方式:一种是水平进步,从1到n,比如当今的全球化。一种是垂直进步,从0到1,主要指的是科技进步。作者认为科技进步是影响未来的主要因素。但是科技的进步不会自然发生。近几十年,我们的科技进步主要集中在了电脑和通信领域,还有很多领域的进步是不如人们预期的。所以,人类面临的挑战仍然是创造出新科技。初创公司往往是新科技的诞生地。创业者的小团体很重要。不能是大组织,也不能是单打独斗。初创公司需要人们合作完成工作,但也要控制规模使组织有效运转。作者认为,一个初创公司就是你能说服的最大数量的一群人,一起规划并铸就新的未来。而且一个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是新思想,质疑现有观念,从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业务。


第二章  像1999年那样狂欢

上世纪90年代末发生了很多大事,互联网泡沫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泡沫往往是事后的判断,处于其中的人未必知道互联网的繁荣到底是在创造希望,还是制造泡沫。回顾过往,看看下面四点经验:1、循序渐进;2、保持精简和灵活性;3、改进中竞争;4、专注于产品而不是营销。但是再看看这些表述的反面,可能同样是正确的: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2、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3、竞争型市场很难赚钱;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没有绝对的正确的经验和教条,最重要的是问问自己对企业的认识有多少是基于对以往过错的错误反应形成的。当大家都处于潮流之中,最反潮流的行为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第三章 所有成功企业都是不同的。第四章 竞争意识。

这两张都是关于竞争的话题。与竞争相对的是垄断。作者把垄断区分为经济学意义的垄断和从企业角度看的垄断。在充分竞争行业里的企业倾向于强调自己拥有垄断优势及表明自己很棒。而真正垄断的企业会人为“扩大自己的竞争范围”,从而弱化自己在特定的较小市场的垄断地位,以避免反垄断的监管。作者讲,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就是指这些成功企业都在特定领域内建立了自己的垄断优势,而不会陷入惨烈的竞争。而这种垄断优势是靠可以解决独一无二的问题而获得的。所以建立企业一定要避免竞争,创建一个可以在特定领域垄断的企业。长期以来,我们被教育要有竞争意识,而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别开竞争,另辟蹊径的去创新。同质化的竞争会极大的消耗资源。最终,参与竞争的企业都受到伤害。比如Google与微软的竞争不是打败了对手,而是让苹果有机会壮大。


第五章 后发优势

书中讲的后发优势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后发优势,而是指越往后盈利能力越强的一种状态。硅谷很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初期很多都是亏损的,重要的是未来的利润。一个公司要想有价值,不但必须成长,而且能持续发展。所以只看当前,不能撑起公司高估值,只有看得见未来才是有价值的公司。所以每个初创公司都应想好自己的未来愿景。比如硅谷的Paypal, LinkedIn. 都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可以看见未来。由此可见,能看清什么是真正的未来,什么是幻想的未来,是成功与失败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么建立一个未来有大额现金流的企业,也就是垄断企业,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专利技术,不能是细微改变的专利技术必须是十倍的改进。2、是网络效应,社交软件是典型的网络效应软件,只有用的人多了才有使用的意义。矛盾的是,有网络效应的企业也必须从非常小的市场做起。比如Facebook的初期只在小范围内使用,几乎看不出那是一次商机。3,规模经济,指的是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比如软件开发边际成本几乎为零。4、品牌优势。要靠实力打造品牌儿不能靠以往的品牌来延续公司的发展。建立一个垄断企业的方法,首先是占领一个小的市场,作者称之为“利基”市场,也就是可以保证利润的属于自己掌控的市场。这个概念很重要,利基市场可以是一小群人组成的特定市场可以很小,然后在扩大规模。在利基市场之上,循环渐进地扩大市场。这需要纪律。还有就是破坏性创新,重点是创新,而不是简单的破坏,否则刚开始就面临强大的对手,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用创新去瓦解现有市场主体的根基才是破坏性创新的实质。


第六章 成功不是中彩票

作者认为成功不仅仅是靠运气,因为有些可以人持续的创业成功。如果成功不是靠运气,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未来可以掌控吗?对未来可以由两个维度的看法。未来是否明确?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这两种看法可以有四种组合。明确而乐观的未来,比如1950年到1970年的美国。不明确而乐观的未来,比如1982年至今的美国。明确而悲观的未来,比如现在的中国。不明确而悲观的未来,比如现在的欧洲。关于对中国的判断,其余依据是,中国人喜欢储蓄,以备未来不时之需。有钱人喜欢移民国外,说明中国对未来悲观。这四种组合作者认为未来不明确,但却乐观的现象值得担忧。因为这样无法持续,没有对未来的规划。没有规划的进步叫演化,在自然界或者成立,但在人类社会长期规划很重要。比如乔布斯、扎克伯格都对创业有长远的规划。只有那些没有长远规划的公司才会卖掉。


第七章  向钱看

这里的向钱看,主要意思是向那些最能挣钱的部分集中资金与精力。原因是二八原则或者叫帕累托法则。作者称之为幂次法则。因为幂次法则,我们要重视复利的力量。因为二八原则,我们不能简单的做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而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少数,一般是五六个有巨大潜力的公司。这不但对投资很重要,对个人决策也很重要。选择一份职业一定要选在今后十几年中会变得很有价值的工作。个人能力要着重培养突出的那一点。开公司要做好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事情,因为一个市场会胜过其他所有市场。一种分销策略会优于其他所有策略。个别关键时刻的抉择会比其他大部分决策产生更重要的后果。寻找那些真正可以落在“80-20”曲线上“20”那一部分的公司。做那些可以让自己落在“20”那一部分的事,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第八章  秘密

很容易理解的东西叫做常识。不可能理解的,称之为神秘之物。而那些经过努力可以理解的我们称之为秘密。大部分人认为世界上要么是常识,要么是神秘之物,而作者认为在这之间的地带还有大量的秘密有待挖掘。四种趋势瓦解了人们仍然相信秘密存在的信念。一是渐进主义,让人看重细枝末节的争论,而不是探索新的领域。二是风险规避,因为秘密肯定不是主流的观点。三自满,习惯于自己的舒适区。四是扁平化,认为全球化让世界信息高度共享互联,如果有秘密,全球那么多聪明人,他们早就发现了。作者认为,在科学,医药,工程及技术方面还有很多地方要去探索发现。秘密商业也一样,那些成功的企业是建立在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上,这秘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那么如何去发现秘密呢?探索秘密的最佳处说是无人关注的地方,我的理解是,别在热门领域寻找秘密。作者认为,发现了秘密最好的方法是在谁都不告诉与告诉所有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最好是创造一间公司。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基于鲜为人知的秘密创立的,这句话给我的启示颇多。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选择好公司的方法。寻找一个公司能够打天下的独家秘方——如果她真的有的话。那些声称自己有独特之处,而实际上又是利用平平无奇的常识打天下的公司,一定不是好公司。所以要看一个公司好不好,就找到他赖以存在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基础决定命运。

作者所指的基础指的是创业之初的阶段,几个例子可以说明作者的意思。宇宙大爆炸最初的那几位秒宇宙增加到原来的10的30次方倍。天体演化的新纪元到来的一瞬间,物理法则与今天大相径庭。两百多年前,美国建立之初,其形态与当今差别不大,所有变化都是细节的修改。公司的起步阶段往往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初创企业必须由以下几个特点才算是牢固的基础。合伙人要有深厚的交情,彼此了解,合作默契。所有权,经营权,控制权问题处理妥当。雇员应该是全职的,尽量用股票报酬激励员工。


第十章打造帮派文化

本章讲的主要是关于团队,也可以讲是公司文化,员工应该紧密团结,而不是出于事务关系带在一起,每个员工都应与重不同,专注于一件事情。


第11章顾客不会自动上门

本章主要讲作者对销售的观念,认为技术与销售同等重要。


第12章人类和机器

作者认为,人类和机器互补才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第13章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本章主要分析了为什么大部分美国的新能源公司会倒闭失败。作者分析的几个原因是:技术上并没有十倍的改进。不能垄断局部市场。公司的员工不精于技术,而且不擅长销售,很多就为了政府的补贴。公司没有认真考虑20年后的发展规划。特斯拉能够脱颖而出,主要是因为它的技术先进。而且时机把握的好,获得了政府补贴。特斯拉垄断了高端电动跑车市场,而且他的团队很厉害,有自己的销售链。很重要的一点是。创始人马斯克看清了清洁技术领域,事实上是时尚在激发关注而未必是真正的大众需求。也就是说,特斯拉公司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秘密。


第14章创始人悖论

特立独行的人,领导公司比普通的经理人领导公司更有利但也更危险。

全书主要讲科技初创公司的创业观点,很多观点值得学习思考,但是还有很多非科技领域的创业,比如前几年异军突起的得力文具是靠什么壮大起来的呢?他们公司的秘密是什么呢?在传统行业,比如餐饮,零售创业与科技公司创业有很多的不同吗?显然还有很多秘密就带我们自己去思考、挖掘。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0到1》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