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经典诗文有效教学研究》理论学习材料精选

课题研究载体:(初中经典诗文63篇)

(1)关雎(2)蒹葭(3)十五从军征(4)观沧海(5)饮酒

(6)木兰诗(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登幽州台歌(9)次北固山下

(10)使至塞上(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2)行路难(其一)

(13)黄鹤楼(14)望岳(15)春望(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9)卖炭翁

(20)钱塘湖春行(21)雁门太守行(22)赤壁(23)泊秦淮

(24)夜雨寄北(25)无题(26)相见欢(27)渔家傲

(28)浣溪沙(29)登飞来峰(30)江城子·密州出猎(31)水调歌头

(32)渔家傲(33)游山西村(3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6)过零丁洋(37)天净沙·秋思

(38)山坡羊·潼关怀古(39)己亥杂诗(40)满江红(41)《论语》12章

(42)曹刿论战(43)鱼我所欲也(44)富贵不能淫(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6)逍遥游(节选)(47)虽有嘉肴(48)伯牙善鼓琴(49)邹忌讽齐王纳谏

(50)出师表(51)桃花源记(52)答谢中书书(53)三峡(54)马说

(55)陋室铭(56)小石潭记(57)岳阳楼记(58)醉翁亭记(59)爱莲说

(60)记承天寺夜游(6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62)湖心亭看雪(63)河中石兽

研究理论基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中华古诗文经典,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综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历史的国家,诗教的思想一脉相承,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有了这样的底本,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无论经受怎样的风浪,都能昂首挺胸地走出来。中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中学阶段进行经典诗文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樊发稼老师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像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老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兴趣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世界本质上是诗的,诗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我们的想像天地广阔。

可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各国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孩子接触的却是许多伪劣的文化。孩子们对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打了敌敌畏,不知死多少。”“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了三千丈,一摸口袋没有钱。”等肆意篡改的顺口溜倒背如流。可是一部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印数却不到10000册,而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古诗更是知之者甚少,或仅能吟诵几首,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喜爱、研究之情却谈不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组织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会在经典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们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为孩子打好人生起步的根基。

少年时代是一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少年时期学习记忆的内容往往是终生不忘的。用经典的古诗文丰富学习内容,这是孩子们学习的需要。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迹。虽然目前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却思想单纯、生活单调,正缺少这种文化底蕴,所以我们依托中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让学生从古典诗文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散发浓郁的芬芳。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七—九年级学生中考必须默写过关古今优秀诗文63篇,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我们开展古诗文诵读研究,正是让学生在诵读、欣赏大量古诗文过程中激发灵感,增强原创力。同时,借助古诗文中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可见,加强古诗文的背诵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5种感官学习中,视觉、听觉的学习最重要,而视、听觉组合对知识的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觉分别记忆之和,可见调动多感官学习意义很大。对人脑功能的研究还表明,单一持续的刺激,会诱导抑制效应,大脑迅速出现疲劳现象;而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充分调动大脑的功能,使之处于兴奋激活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可见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将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只能有积极的促进做用。

心理学理论: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的。一至三岁即有显著发展,三至六岁进展更为迅速,六到十二岁则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三岁达到记忆力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心境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而理解能力的发展与记忆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酝酿,一到十三岁呈缓慢上升态势,十三岁后方有长足发展,十八岁后渐趋成熟,并可因经验及思考的磨炼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根据台湾王财贵博士近年实验:诵读古代经典半年到一年之后,约有50%的儿童可能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而一旦错过13岁以前的良机,则会导致终生遗憾。因此,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去记下那些永恒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首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中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中语文经典诗文有效教学研究》理论学习材料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