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在线》是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的新作。王坚是2008年加盟阿里巴巴,并担任首席架构师一职,主要负责集团技术架构以及基础技术平台的建设。在2009年创立并担任阿里云计算公司总裁,领导团队自主研发了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建立了互联网规模的通用计算平台,完成了云计算公共服务的商业化。同年,他在阿里内部提出并实施了“去IOE”战略。2010年开始,王坚率领团队打造了YunOS商业化操作系统平台,目前主要用于手机、汽车、电视、手表和冰箱等智能硬件上。
  
    《在线》_第1张图片

下面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所感悟的地方,现在摘抄下来:
1.50多万年前的关键词是光明与黑暗,50多年前的关键词是数字和模拟,而今天的关键词是在线与离线。
2.公司的数据再多,倘若不在线,就没有意义。
3.过去的产品,很多功能的重要性超过数据,但接下来,数据才是一个产品最重要的。
4.将互联网定义为基础设施,将数据定义为世界的新财富,将计算视为一种公共服务。
5.手机中的传感器就种类而言,和巡航导弹的传感器差不多,它们能搜集到很多信息,但确没有产生更大的价值。对于数据的搜集已经没有多大创新空间了,但利用搜集的数据做些什么,还没人弄懂。
6.千万别想着利用数据去改进一个现有的业务,那不是大数据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应该去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不是说不能改进现有业务,而是数据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7.与qq不同,在微信的设计逻辑中,用户理所当然是全天24小时在线的,所以它没有在线离线的状态。qq也正在弱化甚至消灭在线与离线的状态。
8.光明是生存的根本,黑暗是恐惧的源头。
9.电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这已经是过去式了,在线才是从今起文明的象征。
10.软件本来算是离线产品,自从微软发布了用户体验改进计划,软件借助互联网才有了在线的概念。但如今的互联网产品天然就具有在线的特征。网页上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都可以被服务器知晓。自此,用户行为数据的搜集更加全面,高效,低成本。
11.现在或者是就在眼前的未来,电脑,手机,电视,空调还有手环等,都可以让你全天地在线。在线是新时代人们的一个本能。
12.原子比特化,比特在线化。互联网是把机器连接起来,超链接是把内容连接起来。物联网则是将更多的物理实物在线化。
13.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的确很重要,但不要过度,因为其本质是区别于线下体验,而不是更好更美观的设计。
14.大数据并不是在于数据量的大,与量相比,数据在线才是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
15.一个国家的真正竞争力,不是金子,而是有能力把所有人都可能拥有的东西变成财富。
16.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怎么样,过去就看它用了多少电。未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还得加上看它有多少计算能力。
17.中国是计算机大国,但不是计算大国。中国要把计算和数据结合,让大数据通过云计算产生价值,才能成为计算强国。
18.我非常有信心,在有生之年可以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计算装置,互联网和大脑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把大脑变成互联网的一部分。
19.到了今天,会写软件的人很多,功能已经不是软件竞争的焦点,它的可替代性太强了。而用户愿意为之买单的是功能所展现的数据。
20.用数据去解决一个今天已知的问题,那不会是数据最大的价值,顶多只是众多价值中的一部分。数据可以让你看到你还不知道的问题,同时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数据最能发挥巨大价值的地方。
21.比别人早知道一些,就没什么东西能阻挡你了,只要早知道几分钟,你就会有更大的机会赢取胜利,而数据会帮助你抢先那几分钟。
22.到饭店吃饭,是先付钱再上菜还是吃完后再付钱就体现了饭店对顾客的一种信任程度。
23.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会导致规则秩序的破坏,而规则秩序的丢失,会让信任荡然无存。
24.事物之间的区别,有时候不是由它的物理形态决定的,而是由它的服务形式决定。同样是云计算,哪怕规模再大,计算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在线,没有进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就算不上云计算。
25.如果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挣的钱,比利用云计算服务开展业务的公司挣的钱还多,那么就走偏了。(这就好比国家电网要从工厂手中抢钱一样。)
26.开放不等于免费。开放的意思是让刚起步的小公司拥有跟大公司一样起点的硬件条件。
27.每多一个步骤,你就要多损失一半的用户。wifi跟3/4G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输入密码,所以即使wifi做到跟3/4G一样的覆盖率,也不会有3/4G一样多的用户。
28.如今,用手机上网也许比找个电源插座还简单。有了3/4G网络,用户第一次体验到永远在线的感觉。
29.手机上网已经是过去的概念,现在是互联网上手机。因为手机硬件可以永远在线,相当于互联网连接了你的手机,而不是手机连接了互联网。
30.人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短处,更难的是看到自己的长处。一步步走过来,找准自己的定位,才是你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31.基础设施和用什么技术无直接关系,但和使用规模使用程度直接相关。基础设施的意义在于,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2.在互联网时代,数据不是搜集起来的,而是沉淀下来的。搜集起来的是信息,沉淀下来的才是数据。搜集和沉淀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需要耗费太大的代价,而且量小。沉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33.在2004年,每年全球晶体管的生产数量和大米的产量是一样的。人类对晶体管的需求就像我们对大米的需求一样普通,只是大家没有感受到而已。
34.我们平时通过互联网产生的行为所需要的计算能力要比你手机,个人电脑的计算能力多成百上千倍。这就是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你不可能去买计算机得到你所需要的计算能力,重要的计算需求只有通过公共服务的方式才能得到满足。
35.当计算变成一种公共服务的时候,所有人的创造力都会被激发出来。创造力是人类最稀缺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36.对我们来说,在线后的互联网,数据和计算有三个基本定律要遵守。第一,每一个比特都在互联网上。定律二,每个比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流动。定律三,比特所代表的每个对象都是在互联网上可计算的。 

《在线》_第2张图片

个人感悟:
  王坚博士的书的确值得大家推荐一起阅读,里面有很多新的概念,在阅读完后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比如“千万别想着利用数据去改进一个现有的业务,那不是大数据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应该去做以前做不了的事情”这个观点,一开始我非常地不理解,利用大数据改进一个现有的业务,提升用户的体验不是很好的事情么?在阅读完本书之后,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大数据不是不能改进现有的业务,它当然可以,但是你这样做所带来的利益却不一定能够得到保证。首先传统业务已经发展成熟,贸然地改进势必会有风险,再者,大数据的分析是给人类一双隐形的的眼睛,用于发现原先没法感知的问题并解决它,这才是数据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
  看完此书并不代表完全地吃透它,有太多的新观念和新的看法需要反复琢磨,比如“在线三定律”,总感觉自己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彻,每一个比特如何在线化?比特的流动是什么意思?比特的可计算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真希望能跟作者或者对作者观点有深刻理解的人交流一下。
  最后,作者的有些观点总感觉是在推销阿里云,别人的云都是私有云,是没有未来的,只有阿里云才是和国家电网一样的存在,才能提供给每个人计算的服务。我想,阿里云是很了不起,但别家的云服务我想存在也是有其道理的。虽然我知道阿里云的安全性很可靠,但像银行核心业务,国家秘密部门的数据总是不愿意迁移过来的。不说安全的透明性有待提升,即使完全透明化了,也不能说别人非用不可。希望阿里云真的有一天能像国家电网一样,把计算服务方便安全地带给每个人。感谢博士的此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读书笔记,云计算,大数据,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