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先生,一路走好!

今天早上,得知余老先生辞世,心中顿感无比惋惜。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也许是这信息时代造就了新事物太多,很多事很多人都被埋没在这纷乱的杂事里,即使再喜欢文学,可最熟悉的作家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

唉!这世界上,我熟悉的作家又少了一位!

和很多人一样,我对余老先生的印象源于他那首20世纪后期的《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初遇这首诗,还不能彻底读懂诗中的情意,只觉得前几句很深奥。后来,渐渐地长大,在县城读书,去省城寻梦,几次离家后的惦念,让我对这“乡愁”有了全新的认识,淡淡的忧伤,深深地思念,切切的渴盼。

我查了一些资料,原来,创作《乡愁》时,余光中不过二十余岁。事实上,余先生的乡愁早已贯穿整个人生,整个诗文创作。

[他21岁第一次离开旧大陆去岛屿,30岁第一次离开岛屿去美国求学。第一次离开,思念的是台湾,后来,思念的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

年轻时,余先生因为对外国文化的向往而选择主修外文,又屡次去往美国留学和讲学。美国文学与文化对他影响愈深,乡愁也像魔豆般在心底滋长。他日思夜念的故乡,是再回不去的故土,深邃的中国文化,已逝的美好,精神的栖所。

余先生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让余先生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往返于两岸多国,却依然从未有过“归属感”。他诗文的主题,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

品读这些文字,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触动,很少如此刻这般认真的阅读除文学以外的文字。

[21岁时,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乡愁》。正如在采访中所说,“如果我十二三岁,我的底蕴还不够我写《乡愁》。正因为那时我已经21岁,古典名著、旧小说、地方戏这些我都读过,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虽然幼稚,但已经很深入,印象很深,所以我不会,也不容易抛弃这个东西,再加上,我父母的乡音都一直蛮重的。”

几次逃亡,数次离乡,一如他自己称作的“蒲公英的岁月”。诗人的寂寞,文人的孤独,余先生一人占尽。他孤独着自己的孤独,贯穿时空,延展开来,却在当代无处落脚。他一生思考着生命的始终,明知宿命般的结局,却依然要与永恒拔河。]

其实,我一直认为透过一个人的文字就能看穿一个人的灵魂。我们笔下的文字,是和血液一同贯穿了我们的躯体和灵魂才涌汇而成的。

[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余先生写了《当我死时》。诗中,他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回到最初的自己,踏上当年的故土,“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当触及到生命的终结,任何愿望,都是深入骨髓的。

[1973年,余光中应邀到台湾清华大学给教授们讲演,当他朗诵自己的新诗“星空非常希腊”一句时,一位听众忽地站起来,劈头说:“你这诗不通,希腊是名词,怎么可以当形容词?而且崇洋媚外,中国天空也有蓝的,形容蓝天为什么一定要找外国?”余光中愣住了,缓过神来,锐词相讥,说文学不是方程式,不懂就不要乱说。结果惹怒了更多人,讲演不欢而散。]

最好的读者是和作者心灵相通的!一句“我懂你!”胜过千万句“你真棒”。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1966年2月24日卡拉马如」

细细品读余老先生的诗作,再品一个游子一生的乡愁。

愿余老先生一路走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余老先生,一路走好!)